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论文_仲婷

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

仲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接受奥卡西平以及卡马西平治疗的价值。方法 以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60例,通过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实施奥卡西平治疗,分析2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PSE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10.00%)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33.33%)低,P<0.05。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接受奥卡西平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卡马西平。

【关键词】:奥卡西平;卡马西平;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00-01

PSE(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经研究显示,在癫痫患者中,其中10%左右为PSE[1]。PSE会将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加重,且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的疾病[2]。药物是目前治疗PSE的主要方式,但是不同治疗药物,其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3]。本文主要对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接受奥卡西平以及卡马西平治疗的价值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60例,通过远程随机化法分组。

实验组中,3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岁-82岁,年龄均值为(60.23±6.35)岁,其病程范围为1年-11年,病程均值为(5.12±1.58)年,其中男16例,女14例。

对照组中,3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3岁-81岁,年龄均值为(59.85±7.02)岁,其病程范围为1年-9年,病程均值为(4.96±1.43)年,其中男17例,女13例。

2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卡马西平治疗,药物口服,每次剂量为0.20g,每天用药2次。

实验组实施奥卡西平治疗,药物口服,每次剂量为0.15g,每天用药3次。

2组PSE患者经以上治疗4周后,按照其癫痫发作的次数合理调整剂量,最大剂量控制为1.20g/d。用药3个月后,若患者存在癫痫发作频率增高、症状未缓解、脑电图背景持续恶化、出现新类型癫痫发作等情况,则同时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为患者实施治疗。在创伤、药物中毒、感染等因素排除的情况下,若患者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则停止给药或控制给药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

对2组PSE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作观察分析。

疗效:基本治愈:患者未出现癫痫发作的情况;显效: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减少范围为75%-90%;有效: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减少,减少范围为50%-74%;无效: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不明显,在50%以下;以基本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作为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皮疹、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1.4 数据分析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实验组PSE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高,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10.00%)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33.33%)低,P<0.05。如表2:

3讨论

继发性癫痫是一种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患者的大脑神经元出现放电异常的情况,影响其大脑功能,表现出脑部神经元群异常,如感觉异常、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等[4-5],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出现早发性癫痫,与血液、血肿直接对皮层运动区刺激、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弥漫性血管痉挛、应激因素所致癫痫性放电等有关[6-7]。

卡马西平是抗癫痫药物的一种,其对于部分性癫痫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不良反应几率较高,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剥脱性皮炎等症状[8]。

奥卡西平是一种卡马西平10-酮基衍生物,其不存在药物活性,可通过芳香酮的降解酶进行代谢,即代谢为10-单羟基衍生物,其则存在活性,可对抗癫痫的作用发挥[9]。奥卡西平不会对Na+通道抑制,可抑制Cl-通道以及Ca2+通道,其与卡马西平相比,不存在肝酶诱导的相关作用,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相关影响作用较小,因此,其对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较低[10]。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相比,其肝酶诱导作用小、蛋白结合率低、生物利用度高,疗效更好。

综上所述,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应用于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奥卡西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吴思凡,谭长宇,樊红彬等.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4):373-378.

[2]张兰.奥卡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及对脑电图、血清NSE、TNF-α水平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4):2107-2109.

[3]郭毅.中国西部地区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D].西南医科大学,2016.

[4]李军强,刘鹏鹏,令调文等.癫痫住院患者抗癫痫药物和病因及发作形式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5):266-271.

[5]王艳,赵新利,吴新艳等.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4):312-314.

[6]徐丽丽,王云甫,王娜等.卡马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治疗初发癫痫患者的长期保留率对比[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3):276-279.[7]马刚.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24-25.

[8]杨丹.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对比和康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49-50.

[9]王芳.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8):46-48.

[10]孟清,覃娜,饶家敏等.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5):48-50.

论文作者:仲婷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比较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论文_仲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