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成本的确定、计量及其可行性分析_人力资源成本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定、计量及其可行性分析_人力资源成本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及其可行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行性分析论文,成本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外延不确切

人力资源成本的外延不确切,不能进行明确分类,增大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随意性。人们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概念大多停留在工资成本方面,实际上工资仅是人力资源成本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很多人把它看成了成本的全部,不能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而这是成功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前提,所以使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增大,管理趋于紊乱。

(二)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意识差

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意识差,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不能准确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情况。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应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和科学的规范性,它通过运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规划和控制,同时也要和传统的会计进行结合,避免出现重复计量或不计量的错误,我们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内容的确认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赚取利润,管理的核心是员工,在当今日益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决策者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对人力资源成本及其价值的研究。员工不再被视为简单的成本,而是和资金一样被看做企业的重要“资本”和宝贵“资源”。但是,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本,必然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所谓对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确认,就是确定有关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每个项目的范围。按照人们赋予人力资源会计的任务,凡是涉及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和替代等投入成本的交易或事项,都应加以反映。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反映对象,具体应分别确认为以下四个项目:

1.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募录用职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它主要包括招聘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和安置成本。

招聘成本是为确定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的内外来源、发布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信息、吸引所需的内外人力资源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招聘人员的工资、招聘过程中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广告费等与招聘活动相关的各项费用。招聘成本既包括在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人员的费用,又包括吸引未来可能成为企业成员的人选的费用,如为吸引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所预先支付的委托代培费。

选拔成本是企业对应聘人员进行挑选、评价、考核等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通过初试或处理应聘人员的申请材料进行初选的费用、对初试合格者进行复试、测试的费用、对合格者组织答辩、进行调查的费用和体检费用等。

录用成本是企业从应聘人员中选拔出合格者后,将其正式录用为企业的成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有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但是在企业内部录用职工仅是工作调动,一般不再发生录用成本,而且录用成本一般是直接成本。

安置成本是企业将录用的人员安排到确定的工作岗位上时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企业为安置录用人员发生的相关的行政管理费用、临时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和向某些特殊人才支付的一次性补贴等。在企业大批录用人员时,这种成本会比较高,安置成本一般为间接成本。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指使员工达到符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和提高其工作技能而支付的费用。从本质上来看,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

岗前教育成本也称为定向成本,是企业对上岗前的职工进行有关企业历史、文化、规章制度、业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时所发生的成本。包括: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工资、教育管理费、学习资料费和教学设备的折旧费等。

岗位培训成本是对在岗人员在不脱岗的情况下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培训人员的人工费、学习资料费和受训者的学费等。

脱产培训成本是对职工脱岗进行正规学习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培训费、生活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与其相关的费用。在职工离岗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被培训人员的离岗损失费用。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使用成本中不包括企业向与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有关的人员支付的这类费用,因为他们都已分别计入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从本质上看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人力资源的产权主体因企业运用人力资源的使用权而从企业获得的补偿。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属于收益性支出,应在发生的当期直接费用化。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和调剂成本。

维持成本是维持劳动力生产或再生产所需的费用,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和各种福利费用等。

奖励成本是指企业为激励职工,使人力资源更好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其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支付的奖金,这些奖金包括各种超额奖励、革新奖励和建议奖励等。

调剂成本是指为里调剂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满足职工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稳定职工队伍并影响和吸引外部人员进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职工娱乐费用、疗养费用和定期休假费用等。

4.人力资源的替代成本。人力资源的替代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或开发替代者来替代在既定职位上的人员或所雇用的人员时所发生的成本。替代成本根据对象可分为个人替代成本和职务替代成本。其中个人替代成本是指用一个能提供一组同等服务的人来代替目前雇佣的人而要付出的代价。职务替代成本是指用一个能在既定职务上提供一组同的功能服务的人来代替该职务上的人员所要付出的代价。一般来说,个人替代成本要高于职务替代成本。

替代成本按照流程可分为取得成本、开发成本和遣散成本,其中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与企业招聘人员时所发生的取得和开发成本相同,遣散成本指因职工离开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包括遣散补偿成本、遣散前业绩差别成本和空职成本。

遣散补偿成本是指企业向离职人员支付的各类补偿费用。遣散前业绩成本是指离职者离开企业因各种原因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而带来的损失。空职成本是制职工离职后因该职位空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具体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具体方法是指每一种人力资源成本项目计量的特定方法。在人力资源成本的研究中,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只是对有根据地用货币计量的项目进行确认。

1.人力资源原始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原始成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

取得成本=招聘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

其中,招聘成本=直接劳务费+职业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

选拔成本=选拔者面谈的时间费用+汇总申请资料的费用+选拔者考试的费用+测试评审费用+体检费用

录用成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用+被录用人员搬迁费用+报到的旅途补助费用

安置成本=各种安置行政管理费+被录用人员必要的装备费+安置人员时间损失成本

开发成本=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其中,岗前教育成本=(负责指导工作者的平均工资率×指导工作者人数+新职工的工资率×职工人数)×培训天数+教育管理费+资料费+教育设施的折旧费

岗位培训成本=上岗培训直接工资成本+上岗培训间接成本+再培训成本

脱产培训成本=培训费+资料费+接受培训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接受培训人员离岗的损失费

使用成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

其中,维持成本=职工计时或计件工资+劳动报酬性津贴+各种福利费用+年终分红等

奖励成本=各种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革新奖励+建议奖励+其他表彰奖励

调剂成本=职工人数×调剂成本率

2.人力资源保障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劳动事故保障成本+健康保障成本+退休养老保障成本

其中,劳动事故保障成本=∑职工劳动事故人员工资等级×事故补贴率

健康保障成本=∑职工病假人员工资等级×病假补贴率

退休养老保障成本=∑退休养老人员工资等级×养老补贴率

3.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离职成本=支付给离职人员的工资和离职补偿金+离职管理费+离职前对于工作的效率损失+空职成本

(三)可行性分析

1.与传统会计的联系和修正。就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方式和范围而言,仍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虽然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计量有其自己的方法体系,但它还是传统财务会计方法体系的延伸。它不但没有脱离传统会计,而且在整个核算过程中,广泛运用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各种记录、核算、摊销和报告等一系列方法。从生产要素核算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产,从其自身的投资形成、成本摊销和价值转移的过程看,不能不说它更具有财务会计的特点,与传统财务会计一脉相承。

修正了传统会计费用的界限。传统财务会计将人力投资成本费用化,不反映在企业组织的对外报告中,无法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控制所必需的信息,也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困难,可能使企业花费大量货币支出而获得的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修正了传统会计的核算体系。从表面上看,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模式只是将传统会计中作为当期费用处理的与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替代等有关的支出单独设立会计账户进行核算,同时将其中的资本性支出进行资本化,似乎每一什么新意,但这其实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正是由于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与企业发展的不适应,才会出现这种新的模式。

2.人力资源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可行性分析。人力资源成本模式核算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外部投资人、债权人、相关的报表阅读者进行投资决策服务的,它是根据企业外部投资人、债权人等的需求而建立模型进行核算的,而且人力资源成本数据与传统会计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数据收集方式基本相同,因此比较容易纳入传统会计核算,管理者获取相应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相对容易,从而易于被企业所接受。而且,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都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行事后核算,符合财务会计对计量的要求。

在财务会计中对计量的精确程度有很高的要求,本文所提及的各种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进行的都是事后核算,所以各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完整和准确,计量的精确程度符合财务会计的要求,而且账户的设置对会计等式没有大的影响,通过相关账务的处理,都可以达到账面的平衡。

标签:;  ;  ;  ;  ;  ;  ;  ;  ;  ;  

人力资源成本的确定、计量及其可行性分析_人力资源成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