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分析论文_沈滨滨

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分析论文_沈滨滨

(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全体患者均为男性,所有患者均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给予抗癫痫药物、情感稳定剂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均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全程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涵盖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等。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癫痫发作已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基本稳定。经全程护理后,全体患者的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可适应集体生活。结论:科学的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务必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保障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211-02

发育迟滞并发精神障碍属于特殊型精神行为障碍,临床较为罕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并伴有不同程度精神行为障碍[1]。针对这一类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是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展开了临床研究,分析总结了护理经验,详情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样本均取自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全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5~58岁,平均(31.6±5.7)岁。全体入选病例均符合CCMD-3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其中轻度26例,中度12例,重度8例。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其中,精神分裂症样障碍24例,情感障碍10例,癫痫8例,攻击、自残行为4例。所有患者均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酌情给予抗癫痫药物、情感稳定剂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均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全程护理,护理内容主要涵盖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等。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

1.2 结果

本组所有46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癫痫发作已得到良好控制,病情基本稳定。经全程护理后,全体患者的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可适应集体生活。

2.护理

2.1 专科护理

遵医嘱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正确服用药物,以避免漏服、乱服药物的现象发生[2]。密切监测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有莫名躁动、急性肌张力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向主治医生反馈,以征求意见安排救治,并调整治疗方案[3]。并发癫痫的患者,为避免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受伤或窒息,护理人员应加强防护,及时固定患者,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存在攻击、自残行为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避免患者伤害自己或他人,可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限制其行动,并将其隔离,密切巡视。

2.2 生活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智力障碍,其生活自主能力差,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生活护理,包括控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进食速度,以免发生误食或进食速度太快导致哽噎、食物呛入气管。注意教育患者切勿乱捡乱拿东西吃,以免发生中毒或胃肠受损[4]。针对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应耐心却说,逗他们开心,获取他们的信任,教育他们争吵和打架都是不良行为。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勤洗澡,勤换衣,定期修剪指甲。叮嘱患者洗澡后应即时穿衣,预防感冒,衣服湿了脏了要及时更换,注意保暖,预防细菌滋生。部分患者生活模式机械、固执。护理人员应适当放宽管理要求,切勿强行更改其生活习惯,禁止与其发生冲突。

2.3 生活技能

在教导患者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给予患者诚挚的关怀,以减轻患者抵触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5]。应督促患者制定作息计划,督促其按时起床,自主完成穿衣、大小便、吃饭、休息等活动。部分病情程度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其自主整理床铺,打扫自己的房间,并对患者的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以增强患者信心,激发其生活自理的主动性。叮嘱患者按时服药,饭前便后要洗手,鼓励患者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训练内容应贴合实际,尽可能简化步骤和程序,使患者逐渐习惯成自然,越做越顺手。

2.4 心理护理

鉴于这一类患者的特殊性,很多患者由于患病因素,与亲人之间长期缺乏情感沟通,甚至由于长时间缺乏亲人的照顾,所以多半带有焦虑、孤僻的心理特点,甚至对人有抵触情绪。所以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更应富有同情心,给予患者诚挚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言行举止应保持亲切友好,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获取患者信任,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病区集体生活中,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尤其是要帮助患者在治疗病症后逐渐融入这个社会。同时也对其家庭成员开展一定的指导工作,让家人可以合理的接受患者,并对患者开展家庭治疗与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病情在家庭中能够获得专业的护理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与治疗专业度,减轻患者忧虑。

3.讨论

3.1 在护理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一下几方面内容:(1)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差,不同程度失语,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走路、吃饭、洗澡等基本日常生活均无法独立完成。(2)患者普遍存在行为障碍,容易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生活模式机械、固执,一旦对其进行干预甚至会出现抵触、反抗情绪与行为。(3)因患者认知功能手术,社会文化水平低,纪律观念淡薄,故无法与他人和谐共处,患者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管理难度高。

3.2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除了对症治疗,给予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是很有必要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及生活技能训练等,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作息习惯。在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3.3 经对症治疗与全程护理,本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了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升,精神症状明显缓解,病情基本稳定,冲动行为减少,并能适应集体生活,治疗依从性也有所改善。该研究结论与现有相关报道内容基本吻合,均提示全程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科学的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鉴于患者的特殊性,临床务必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保障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树,刘跃琴,刘筱英,阳伟红,刘丽君.家长参与对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1:52-53.

[2]张海丛,许家成,方平,等.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与认知评估系统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测试的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2):19-23.

[3]陈建民,黄恩,李美园.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障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38-1539.

[4]晏丽娟,王健,范宏振,等.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韦氏智力测试结果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7):691-693.

[5]金慧玉,史巍,郑晓燕,陈燕.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05:440-442.

论文作者:沈滨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精神发育迟滞并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分析论文_沈滨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