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对中技语文教学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思考论文_尹雄娟

浅谈网络语言对中技语文教学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思考论文_尹雄娟

广东省中山市技师学院 528400 

摘 要:在互联网+的生活工作环境中,不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人被视为落后,老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感觉到了网络语言对规范语言的冲击,也引发了我对网络语言环境下中技语文教学策略的一些思考,要如何做才能让网络语言避害趋利为语文教学作贡献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和做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冲击 挑战 策略

时代发展至今日,一切都以欣欣向荣的态势向世人展示着它们的魅力。特别是互联网+与大数据,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它的网络文化。网络语言也逐渐从线上走到线下,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平常交流使用的工具。而当网络语言走进语文课堂的时候,它与传统的语言,规范的语言教学发生着不可忽视的碰撞和冲击。

一、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的传统语言。而网络语言以它全新的语言组合或赋予旧词以新义出现在人们面前,确实给传统语言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1.网络语言打乱了传统语言的组织方式。为在线上表达方便快捷,意思又明了,网络语言会以简洁的方式组织词语,有时候是几个英文字母,有时候是几个数字,有时候是特别的字组织在一起,如“ 酱紫”代替了“这样子”。有时候是一句话中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表达整句话的意思,如“人艰不拆”就是“因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写。有时候是旧词新用,如“蛋白质”是表示笨蛋+白痴+神经质,“白骨精”就是指“白领+骨干+精英”, “恐龙”指代“丑女人”。有些组合还让人很难理解,例如,“蓝瘦香菇”,出来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难受想哭”的意思。而更多时候,就是由一串符号组成一个表情来表达意思。这些组织方式在传统语言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网络语言破坏了传统语言的语法规则等。传统语言的语法规则很严密,主谓宾定状补,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使用规则。但网络语言基本不遵守这些规则,有时候是中英文混用,如“I服了U”。有时候是几个字全新的搭配,如“十动然拒”(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从传统的语言表达上看,这些字搭配在一起是不伦不类的,它完全改变了汉语固有的语法结构。有时候突破了常规的语法规则,如“他的长相很中国”,“她很阳光”,按传统的语法规则,汉语的副词是不能修饰名词的,所以句中的“很”字不能修饰“中国”、“阳光”。

3.网络语言几乎失去了传统语言的含蓄美和意境美等。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具有不可比拟的内涵和美感,如《诗经·秦风》中前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只短短十六个字,却是描绘了一幅渲染诗人凄婉心境的秋凉之景,也可以看到一个痴情人对女子的苦苦相思与追求,字字皆景,句句皆情。而这是网络语言很难达到的。它的快速高效让人们没有时间再去为一字一句推敲,它的简便明了只是方便人们能快速看懂,而很少再去思考这种表达是否有思想性、艺术性,是否有文化底蕴和内涵。

二、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给中技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

语文课堂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对语文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认为应该要从中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引导学生既做到不忘传统规范语言的表达,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

1.勇敢地接受挑战。网络语言总是伴随着网络新生事物而出现,从十年前的QQ、微博、开心农场、虚拟社区、网上论坛、网络游戏等,到现在的微信、手游、微商、云端、支付宝等,就出现了“偷菜”、“网红”、“人网搜索”、“网络暴力”、“网瘾”、“暴走”、“微信红包”、“灌水”、“水军”等网络热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必会有一些新生事物出现,也会有些旧事物消亡,相对应的有些语言也会随之出现或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存在都是合理,所以我们无需惧怕网络语言的出现,而是要坦然接受这些变化和挑战,并慢慢去适应。

2.不能盲目跟潮流。网络语言带有一定的特性,如大众化、口语化、简易化、通俗化、生活化等,有时也带有一点调皮可爱的特点,挑战了死板单调的规则,有一定的反权威性,比较合适年轻一代的口味。特别是我们中技的学生,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多,接受能力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重视自我,他们很容易接受这种张显个性,标新立异的表达方式。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语言,不能认为流行的就都是好的,而盲目地跟潮流。

3.取其精华去糟粕。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就会被留存下来。同样,网络语言也是在不断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更新速度快,同时也容易“短命”,最后留存下来的就是真金。选择性地使用生命力强的、规范的网络用语,也是丰富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

三、应对网络语言对中技语文教学冲击的策略

1.课堂上可以灵活运用能保持正常语法结构的网络用语,丰富课堂,活跃气氛。我们中技的学生都是热血沸腾的青少年,要想让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他们生活的语言环境也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规范的网络语言,还可以让师生拉近距离。有些网络语言生动活泼,描形摹状,惟妙惟肖,表情达意,言简意赅,是完全可以用到语文课堂上的。如把没有恋爱或结婚的人称做“单身狗”,把恋人或情侣秀恩爱称做“撒狗粮”,非常诙谐幽默。如把不发言只围观的网民称做“吃瓜群众”,非常形象。 还有如“你的父母知道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点赞”等流行的网络语言都是有正常的语法结构的,使用起来也非常风趣。

2.写作教学中一定要教学生规范使用汉语,不能将太口语化的或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带入写作中。现在有些网络新闻中也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如“太燃了”,其实是“太令人激情燃烧了”的省写,这里的“燃”是动词当作形容词用了。再如“有事短我”,意思是有事情给我短信息,这里的“短”是形容词充当动词用了。还有“我行先”,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广东方言。这些都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违背了汉语正常的构词规律和语言规则,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传统认知。同时,要教会学生坚决不用有错别字的、谐音的网络语言。如杯具(悲剧)、神马(什么)、有木有(有没有)、大虾(大侠)、餐具(惨剧),这些网络语言有大量的错字、别字,写在作文中容易给人们带来误解,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是不能用的。

3.教会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用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坚决不用粗俗的网络语言。作为语文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教学智慧,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选用网络用语,坚决不用令人生厌的、带有赤裸裸的侮辱和谩骂的词汇,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一种向上的正能量,打造纯洁健康、积极向善的网络语言空间。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比较好的公众号,如“读者”、“为你读诗”、“罗辑思维”等,这些公众号里的内容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用语非常规范。另一方面多学习古诗词和现代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课上的讲解,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美丑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方面,广东省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文言文已是很少,但学生还不太喜欢学,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此类课文讲生动了,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比较好的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多看这些视频,能让人长知识,长见识,也提升人的文学修养。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她既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存在,也会有紧跟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教会学生规范使用汉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审视网络语言。

参考文献

[1]刘娟 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分析.内江科技,2009, 30,(10),111-111。

[2]宋煜 网络语言的语法特点.大家,2010,(12),129-130。

[3]吴秀今 关于网络语言的分析研究.延边大学,2011。

[4]马真真 胡珺 浅析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不规范现象.北方文学旬刊,2013。

论文作者:尹雄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浅谈网络语言对中技语文教学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思考论文_尹雄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