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探讨论文_高书东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探讨论文_高书东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烟台 264001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下,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开展沉降观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施工环节和运营工作中的安全进行掌握,通过这种方式避免沉降问题带来的经济问题。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稳定的提升,但是当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问题并没有受到必要的关注,所以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工作经验详细分析建筑工程沉降观测问题,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大的帮助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研究

根据当前相关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建筑物和构筑物也需要展开相应的沉降观测,比如我们常见的高层建筑物、重要厂房、连续性生产和高大的构筑物等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但是经过实际研究,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在沉降观测环节上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严重的还将对工程建设带来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更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进行有效研究,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一、沉降观测工作的主要要求

(一)仪器设备的主要要求

沉降观测中对于精准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开展观测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精密水准仪和高精度铟瓦水准标尺[1]。

(二)人员素质的主要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作业人员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环节中,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稳定提升。

(三)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针对当前工作要求和结合设计也要对精度等级进行准确划分。如果在建筑工程中没有提出特殊工作要求,在一般性建筑工程来说,采用国家二级精密水准测量即可。

(四)沉降观测成果和相关计算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相关的数据要保持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这种方式对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环节进行更准确的计算和记录。

二、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合理布设

在建筑工程中,应该选择能更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点和有利于观测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横纵向之间的对称性,同时相邻的两个点距离要在10-15米左右。如果建筑物的宽度超过十五米,就需要再其内部进行横纵向布设[2]。

在对观察点位进行布设的环节中应该确保能对观测要求的满足,在此环节中减少对装饰过程中造成的破坏或是掩盖。对此,针对有地下室或是车库的建筑物而言,就可以适当将观测点布置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封顶后沉降观测周期表

封顶后沉降观测周期表

日平均沉降量(mm/d)观测周期

>0.3半个月

0.1-0.3一个月

0.04-0.13-6个月

0.01-0.046个月

<0.01停止

三、施测要求

沉降观测工作的主要要求就是借助水准点的位置进行精密水准仪的定点测量,从而实现对建筑物观测点的科学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下沉量的计算[3]。

在对观测工作开展前需要对仪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验,确保其准确性得到稳定提升,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计量单位进行鉴定。特别是对于连续使用超过三个月的仪器和设备更需要进行相应校验,提升测量工作的精准度。针对施工组织对工程方案的明确和观测周期的研究,首次观测工作应该在观测点稳定后开展。

四、沉降观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1.在实际施工环节中,经常出现沉降观测点的破坏问题,在此环节中就可以适当调整或是增加沉降观测点,对于比较重要的地方或是建筑物也可以实现双点布设。此外,广大观测工作人员也需要时常对观测点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和掌握,一旦在工作中发现受损问题就需要及时调整和安排新的观测点[4]。

2.在建筑工程开展中,很多工程项目观测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就会用工地上的钢筋角料或是膨胀螺栓简单的在墙上对观测点进行标记。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很容易出现钢筋松动或是变形,甚至移位。或者观测的标志没有经过有效加工,直接用半球形的材料进行观测,这对于观测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当前很多测绘单位或是相关机构都有出售相应的观测标志,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观测标志的有效统一,并且在开展工作的环节中也将更为规范化,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相关沉降施测单位也要尽可能对此类观测标志进行购买和应用[5]。

3.在工程竣工之后,由于施工单位和相关监理单位就会相继退出工程现场,沉降观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造成的工程真空管理也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即便是在施工期间,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就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工作人员也会出现较强的流动性问题,这种情况也很难实现对观测人员稳定性的保障。并且当前施工单位中并不一定都是专业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所以也很容易对沉降观测工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我们也需要在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工作的实际情况下出发,也就是在工程的实施环节中直接委托一家专业资质优异的测绘单位进行工程测量和沉降观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实现对观测质量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对观测人员工作稳定性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涉及面也比较广泛,有着较长的持续时间,在当前工程施工环节和使用阶段也很容易对问题进行忽略。如果工作中出现质量问题或是事故问题,沉降观测记录也会出现缺少数据的问题,不能将这种问题进行解决,必然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在当前工程施工和使用环节中,相关的参建单位也要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度的全面提升。为此,希望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和指导作用,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伍明浪.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测量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8,15(15):91.

[2]隋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及结果分析[J].门窗,2015,47(10):43-45.

[3]石峰,傅先平.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J].四川水泥,2015,39(05):112.

[4]王联宇.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33):243.

[5]李德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61(07):276.

论文作者:高书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探讨论文_高书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