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张春燕

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张春燕

中山市长江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3

摘要: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按照经济、安全以及美观的相关原则进行施工过程分析,需要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遵守的原则和方法。电气工程施工在整个工程当中处于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找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相关问题及改进策略

1导言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土地越来越少,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电气工程的施工的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我们如何在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做到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设计与现场冲突的问题、材料与设计差异的问题、工艺与规范不符的问题等,并采用合理的对策予以针对性的解决。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防雷接地施工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问题频现,例如在搭接避雷带、均压环、接地装置以及引下线时,往往搭接的长度达不到防雷接地施工的规范要求【GB 50057-1994建筑屋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甚至搭接处的搭接缝的焊接工艺水平不够;本应用圆钢作搭接的钢筋却因为施工的随意性,改用螺纹钢,或者直接把对头焊接的主钢筋作为防雷的导引;接闪器的制作采用屋面栏杆,壁厚跟连接方式达不到规范的标准,在进行接地装置的时候,其带出的端头位置不合格,更严重的是还有遗漏;建筑电气系统中的重复接地漏接或接地电阻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2.2建筑电气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经常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问题频现,例如用来固定垂直敷设电缆的固定支架的材料厚度和硬度偏小,导致电缆敷设不稳固;在配电箱、电缆、或电缆管过墙处等其他地方没有做防火隔堵;电缆敷设后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排列整理和悬挂电缆标示牌;电气配线的颜色在建筑物内非常杂乱,零线、相线、接地保护线颜色标或不标准,或不统一;在配电箱、机柜、开关插座里面的接线工艺水平差;以及带有屏蔽的电缆没有做好屏蔽接地,因而造成信号的干扰,引起误动作和控制的精度水平。

2.3建筑电气线管与桥架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线管及桥架施工中,因为线管及桥架加工过程中的不当导致其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在暗敷钢管穿线的时候,管管对焊连接的接口处会经常因为焊接工艺出问题而出现内部烧穿或者结瘤,线管的变形,导致线缆难穿或者破坏绝缘层;埋地线管的敷设深度达不符合规范要求,引起机械损伤;剔槽的深浅对墙体建筑物的质量起着直接作用;进入箱体内线管的管口不整齐、不顺直;在敷设穿线管的时候,强、弱电的距离达不到合格标准;电缆支架跟桥架没有做可靠接地等不符合【GB 50217-2007电力过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建筑配电箱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配电箱安装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问题频现,例如:配电箱没有按照设计的要求来选择,配电箱箱体的钢材太过于薄弱,抗变形能力较差,以至于安装后箱体的后面门和壳体变形;电箱内设备型号,规格都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汇流排没有接零和接地,或是使用了偏小的规格的零件;电箱内应该接地的保护地线和工作零线没有牵引出来接地和接零;在施工的过程中,箱体的油漆保护层或镀锌保护层遭到破坏而未复涂,原因是配电箱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开孔;配电箱的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的安装不平直。

3改进策略

3.1质量管理改进策略

为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根据【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首先应加强电气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进场时应保证出厂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等“三证”齐全,同时重点检查施工材料的出厂试验或检验报告,坚决退换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告知供货商在限定时间内将材料撤离施工现场。验收成套电气设备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业主方均应到场参与开箱验收,检查技术参数、设备性能、型号规格等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清点零配件、合格证及说明书,检查技术文件有无差错或遗漏、是否完备齐全,同时做好检查记录。在施工阶段需全面跟踪与抽查材料、设备使用情况,避免施工时掺入伪劣产品,保证施工使用的材料、设备质量过硬。其次,在管理施工质量时还应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设计、实际施工环境等制定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施工前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厂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等应对技术文件进行会审,审核技术文件时应结合施工图纸、设计规范及现场情况,做好会审记录,及时纠正技术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质量必须实行全过程全覆盖的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3.2安全管理改进策略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讲清楚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让全体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防止出现操作失误、及出现不安全的行为,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要求使用工作票和操作票的要坚决贯彻执行,将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应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完备、齐全和有效。管理人员应按照JQ59标准定期检查评估现场安全保护情况;现场临时供电系统应使用TN-S系统,严格分开保护线与工作零线,施工时不允许切断保护线,同时在供电干线的末端设置防雷接地系统。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时,应遵循一漏一箱、一机一闸、三级保护原则,保护装置性能应达到【GB6829-200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的要求,合理设计分配电箱与总配电箱中的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以实现分级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生产一线的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及时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掌握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在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助推企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子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2013,12:87.

[2]刘振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1:313.

[3]林景权.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4:162-163.

论文作者:张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_张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