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李宏伟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李宏伟

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

摘要:电梯属于建筑工程上下运输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电梯运行故障,不仅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人员的伤亡。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做好电梯检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电梯检验的时候,需要对危险源进行明确和分析,根据危险源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其目就是保证电梯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产生,为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安全防护;策略

1 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

电梯检验的基本内容:加强安全要点的警示以防意外的发生;在检验过程中,关于作业的位置、姿势及动作方面要做到安全、规范和到位;安全检验过程中的作业顺序要严格规范,以免造成因秩序混乱导致的人员伤亡,如出底坑和出轿顶的作业顺序不能混淆;电梯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验的环境、佩戴的安全防护用品、电梯的维保单位、被检验的电梯、检验电梯的机械设备或检验人员等;检验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之间要协作配合,电梯或检验设备的使用准确恰当。总结电梯安全检验行为规范主要有:事先对被检电梯进行全面了解,检验过程中穿戴各种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安全的设备进行检测,检验人员的检验作业要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保证卫生条件,做好与其他维保单位和管理单位的配合工作等。

2 常见危险源分析

2.1 电气伤害

(1)在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不符合相关要求,进而导致漏电现象的产生,为电梯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带来了安全隐患。

(2)电梯长期运行,电梯线路很容易出现磨损、破损等现象,工作人员若不小心碰触到线路,就会引发触电安全事故,这样不仅无法保证电梯检验的效果,还会导致人员伤亡。

(3)由于电梯井内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温度、湿度等现象经常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样很容易导致原本较为安全的电气线路变的相对危险,进而产生危险源。

2.2 机械伤害

在电梯运行的时候,存在很多转动的零件,只有保证这些转动部分没有发生任何的异常现象,才能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电梯检验的时候,这些机械转动部分很容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主要是检验流程不合理,使用的检验设备不达标,或者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等,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另外,在电梯检验的时候,一般都会展开盘车操作,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失误的现象,就会导致电梯轿厢移动过快或者过慢,这样也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源。

2.3 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作为一项极容易产生危险源,不管是在电梯正常运行,还是电梯检验中,都是非常容易产生的。高空做坠落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展开电梯检验的时候,经常需要在电梯井内利用爬梯进行攀爬,若是安全防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坠落的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另外,在电梯检验的时候,需要对电梯轿顶展开检验,但是若是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轿厢是否在该层就直接进入,就会因失足而跌落电梯井,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产生人员伤亡。另外,在轿厢检验的时候,往往就因为轿厢颤抖,导致轿厢急速坠楼,产生高空伤害危险源。

3 检验中对危险源的控制

3.1 参检人员资格

1)确认参检人员资格。电梯检验人员:由于电梯检验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需要两个以上有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参与检验才能保证检验报告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检验报告的编制,参与检验的人员中不具备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不得参与到检验报告的编制工作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不具备资格证书的检验员,需要在参检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和安全培训,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参见经验的人员进行监督指导,方可允许此类人员参与到实际检验工作中;对于电梯安装维护人员来说,其自身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能力。对于各种电梯的运行性能和特点进行全面掌握,进而保证在对电梯进行安装维护时,能够采取有效地维护措施和规范作业行为;对于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来说,在开展电梯检验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只能在现场作出一定的引导,不得进入井道和底坑的实际检验区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管理人员的安全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对电梯检验的进程造成严重影响。

2)实施现场检验前检验组长或检验项目负责人应在了解完工程情况后对所有参检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提示,对所有参检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3.2 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在开展实际检验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规范执行,不得出现违规作业情况。对于计量器具的精确度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选择计量精确度与实际检验需求相符的检验设备进行实际检验工作。

3.3 紧急救援操作应注意剪切、挤压、坠落等危险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时,要求至少2人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对手动盘车进行有效控制。一般而言,需要在找准轿厢位置之后,断开主电源,再启动手动盘车装置。其中1人控制盘车手轮,另1人操作打开闸门装置。在实际救援工作中,对运行空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空间不足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使得盘车操作能够有效执行。

3.4 安全空间不足造成的危险

井道顶层安全空间和底坑安全空间不足在该区域检验时会对参检人员造成剪切、挤压、碰撞等危险。为了避免检验工作中,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需要在实际检验前期,对井道的布置图进行全面分析,确认相关的空间满足人员进入检验的需求之后,方能进入井道和底坑进行实际检验操作。对于不符合人员进入空间需求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于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严谨检验人员进入井道和底坑进行检验工作。

3.5 进入井道前的安全措施

进入井道、底坑检验应注意剪切、挤压、碰撞、坠落等危险,进入井道、底坑前的安全措施,应先确认门锁回路,急停开关,检修装置的可靠性和可接近性,轿顶急停开关应安装在厅门侧,打开厅门后伸手即可触及,贯通门在两侧均应安装急停开关,进入轿顶、底坑前任意打开一层厅门电梯外呼内选机房检修装置均不应使电梯运行证明门锁回路正常。

3.6 短接操作时应注意剪切、挤压、碰撞、坠落等危险

短接线操作是电梯检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对于一些部件的运行状态需要通过短接线的方式进行检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短接线的操作要在检验组长的命令要求之下执行。检验结束之后还需要对短接线进行有效拆除,避免对后期的运行稳定性带来影响。

3.7 对电梯使用情况进行了解

电梯检验全部结束之后,相应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部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检查是否存在短接线遗漏的现象。对于旋转部件来说,外部设置的保护网是否全部安装。在对电梯进行试运行之后无异常现象的情况下,便可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在电梯检验的时候,由于各项环节相对较多,危险源很容易产生,并且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安全事故产生。因此,需要针对电梯检验危险源,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证电梯检验的效果,降低危险源的产生,促使电梯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有效提升电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左一凡,宋帆.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南方农机,2018,49(8):216.

[2]韩胜军.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建材与装饰,2017(45):74–175.

[3]李明阳.电梯检验中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护[J].科技与创新,2017(8):139–140.

论文作者:李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和安全防护策略论文_李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