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大伟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大伟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庄煤矿安监处 山东省济南市 271122

摘要:众所周知,煤矿开采属于高危行业。随着国家不断推出各种煤炭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煤矿自身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工业化技术的提高,我国煤炭生产安全形势已经逐步好转。但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仍较为落后,远远未达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矿井发生事故隐瞒上报,矿井违法、违规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发生频次高等问题。在2016年,我国煤矿因违法开采导致的事故占到发生的8起重特大事故50%以上。同时一些煤矿躲避惩罚,隐瞒事故或推迟事故上报,延误最佳救援时机。我国的安全生产层次距发达国家已实现的煤矿开采零死亡率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煤炭资源在开采作业中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实施,对于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煤炭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收益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关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则引起的广泛的关注。

1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除了大型煤矿之外,国内在当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小煤矿,该类煤矿的生产特点是员工相对较少,主要由“煤老板”组织开展煤矿施工等各项工作,这就导致其安全管理体制等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许多煤矿生产过程中甚至没有必要的安全管理体系,这将会对其后续的生产工作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大型煤矿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在该问题的作用下,后续的煤矿安全管理等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并不会及时落实,煤矿生产过程中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将会对煤矿生产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2设备老化

煤矿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也会致使设备的使用性能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故而,无法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设备老化会使元件丧失原有活性,会使原有范围内的工作量成倍放大,承载参数会因工作负荷加大而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精准性。如果不及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就会加大工作难度,尤其在故障诊断和故障排查的环节中,仅靠传统工艺无法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会埋下安全隐患。

1.3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员工个人,由于煤矿整体装备水平较低,煤炭资源的开采仍需大量人力,煤矿从业人员众多,达到500万人左右,但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不足50%。而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特殊作业工种技术人才(通风、机电、采矿、地质测量等)的需求与受教育程度低以及流于形式的煤矿安全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小型煤矿基层安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简单,甚至在未开展的安全教育以及生产目标与利益的催动下,使得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淡薄,未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同时直接参与安全管理的人员并未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来掌握完备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其本身对于安全生产规程等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依靠过往经验进行管理。

2煤矿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2.1构建本安化生产体系

浅部资源的枯竭导致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瓦斯积聚,冒顶、煤层自燃等致灾因素愈发的加多,这对矿井通风系统、运煤运料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对于安全生产的操作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灾害易发矿井应当与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准确测量与监测采场岩层运移规律、应力分布、矿压规律、瓦斯运移规律及工作面瓦斯压力和浓度、煤层自然发火危险程度。基于测量与监测值,进一步制定煤矿生产过程中防突、防灭火等预防措施的制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自身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加强矿井通风系统、运煤运料系统等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装备水平。同时企业必须从被动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转变为主动、超前、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给予一线工作人员足够的话语权,使其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工作中。总之,随着矿井采掘的深度加大,致灾因素增多以及开采难度都不断增大,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企业自身构建本质安全化的生产体系已然成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2.2加大经济投入,探索新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模型

所有的模型都有其相应的适用范围,只有将改革深化都技术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技术管理问题,这就要求项目从业人员,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断的引进、创新、开发出更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当前煤炭开采情况的新型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借助信息大数据与网络的发展便利,通过有效的最新的技术支持,为整体的技术整改提出更优质的选择。通过优化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所有的模型都有其相应的使用范围,煤矿开采与生产更要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严格执行行业生产标准,努力深化改革,落实发展,有效的解决技术管理问题。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并借助信息与互联网技术,收集最新数据成果,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力量,激发创新思想,研发新设备新产品,积极试用推广,为煤矿开采与推广推波助力。

2.3落实煤炭采掘,运输设备的维护及检修

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炭采掘,运输中,其作业设备运行质量的稳定性,对于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煤矿安全生产作业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分析在实际发展中,为有效的控制煤炭采掘,运输中相关作业设备的运行质量,煤矿企业应注重落实相关采掘,运输设备的检修及维护。以此保障检修维护质量的合格性,并且减少因采掘,运输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2.4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煤矿生产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必须加强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在明确员工生产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后,及时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推动员工在此基础上实现新发展。为了保证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质量,企业应当加强对专家培训工作的重视,从外部聘请专家来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使得员工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积极学习新理念,对推动员工实现新的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了使员工深入了解企业内矿井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注意事项,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安排资历较深的老员工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了解企业的发展文化和具体操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生产建设等各类活动,对保障员工的生产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懈怠等问题,企业应当及时对员工进行考核检验,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技能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推动员工在此过程中实现新发展。

结语

煤矿生产过程中涉及多方面问题,企业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企业建设发展要求等开展各项生产规范化建设活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动矿井生产等工作合理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奇根,王燕,刘明举,等.2001—2013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技术,2014,33(9):73-75.

[2]王传玲,马凤才,白侠.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与调查———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模式再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4):44-45.

[3]张东,聂百胜,王龙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5):136-140.

[4]胡延伟.浅析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技术与市场,2018,25(7):223

论文作者:王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_王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