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的SWOT分析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的SWOT分析

郑带利

(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摘要]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经济与文化交往的频繁,必然导致语言交流的需要。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也随之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广西高校在推动东盟国家汉语国际化方面,有着天然的文化和地缘优势。文章以SWOT分析法,对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SWOT分析

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国际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向外涵盖亚洲、中东、非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65个国家,向内圈定了浙江、上海、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黑龙江、吉林、西藏、新疆、内蒙古共计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67年,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五国在曼谷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这是东盟的前身。如今,东盟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亿的十国集团,成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东盟国家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员国,与中国进行了广阔的、多元化的交流合作,东盟国家对汉语的需求日益迫切。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是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汉语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建设。为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东盟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广西高校地处东盟的门户要塞,应抓住机遇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促进与东盟国家语言文化交流,培养“一带一路”发展所需的汉语人才,加强汉语国际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一、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的SWOT分析

(一)优势(S)

1.地理优势。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作为与东盟沟通交流的“桥梁”,广西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目前,广西已经形成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等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和新机制。[1]2004年以来,广西每年都组织高校赴东盟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尼)举办国际教育展,着力推动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而广西高校每年都有5000左右的学生到东盟国家进行1~2年的学习。[3]广西高校是最早在东盟国家建立孔子学院、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先行者,目前在东盟十国的孔子学院总数为32个,广西占7个,占21.9%。广西因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在推动东盟国家的汉语教育过程中占据了先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地理的优势推动了广西和东盟各国人民的交流,为广西面向东盟国家的汉语国际化带来了无限的契机。

表1 广西高校东盟孔子学院概况[2]

2.民族文化优势。广西的少数民族与东盟许多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广西的壮族与泰国的傣族、老挝的老龙族、越南的侬族等民族便是同源的民族。这些民族的同根同源使他们在文化交流时,能更好地规避一些文化上的禁忌,同时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也能利用其文化上的共同性来引起文化认同与共鸣,从而促进东盟国家对中华文化的深入认识。在长期友好相处的过程中,广西和东盟各国在生活习惯、语言交流、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许多的相似处,如壮语的许多词汇就与泰语相通。广西是中国第三大侨乡,有华人华侨300多万人,大部分在东盟各国定居。唐宋以来,广西人就开始大规模向国外移居,目前在国外的广西籍华人、华侨有260多万人,其中在东盟各国的广西籍华人、华侨占总数的88.4%,约230万人。[4]广西文化与东南亚文化有着天然的共同性、接近性,广西应该积极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汉语在东盟国家的传播。

3.东盟合作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在东盟国家的对外交流中开始发挥积极作用。广西与东盟各国交流的深入,需要大量既懂中文,又精通东盟国家语言的复合型人才。东盟各国开始逐渐重视中文,不少东盟国家已经将中文纳入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在泰国,汉语已经被纳入中学的必修课程;在越南,汉语在一些高校课程设置中是“第一外语”,其地位超过英语。[5]这意味着东盟国家对汉语国际教学的教师有着极大的需求。目前,广西有3所高校与4个东盟国家成立了7个孔子学院,但优秀的汉语教学的师资依然非常短缺。而目前全世界汉语教师的缺口达到500万人之多,这一问题在东盟各国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等中国周边几个国家,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非常迫切。[6]因此,与东盟各国邻近的广西高校应抓住机会,将对东盟国家的汉语推广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巩固和发展面向东盟各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致力于向东盟国家派遣更多优秀的汉语师资。

3.层次结构不合理。广西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现状是,专科层次规模小,本科层次规模大但质量较低。目前,广西普通高校共74所(本科36所,高职高专38所),但没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本科学校。研究生层次规模偏小,研究生的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

(二)劣势(W)

广西教学质量偏低,这与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与招生生源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广西地处教育落后地区,不能吸引优秀的外地生源,留不住优秀的本地生源,因此招生生源不好也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数量上,也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研究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满足广西本地发展的需要。

重庆市近年新出台了《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规程》《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标准》《重庆市涉河建设项目验收规程》。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重庆市河道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2 专任教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情况(总计) 单位:人

MORPH数据库由12938个人,共52099幅图像,年龄跨度是16~77岁,本文选择其中10000人,每人选择年龄最小和最大的两幅图像作为训练集,测试集分为probe和gallery,分别包含剩余图像中8111人年龄最小和最大的人脸图像。每幅人脸图像均剪裁至,提取的BIF特征为9168维,经过PCA降维至400维。如表3所示,本文方法基本可以实现跨年龄人脸识别,但相比于FG-NET,效果并不明显。由于MORPH数据集的数据分布与FG-NET差异很大,每个人样本的年龄分布不够分散,且训练集和测试集没有交集对于测试的正确率影响较大。

表3 广西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学生数[8]单位:人

1.教育资源缺乏,高等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广西高校地处西部,经济实力较为落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导致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师资力量不够,图书资料欠缺,相较东部、中部发达地区,广西教育不具备竞争优势。广西地方高校从总体上来看综合性大学数量较少,整体竞争力较弱。目前,广西普通高校共74所(本科36所,高职高专38所),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数为零。2018年广西高校招生数约为15万人,截至2018年8月1日,在校生数86.6万人,预计毕业生数22.8万人。[7]广西高校教师总数,以及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等都有待增强提高和升级。

4.有着一定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经验。广西是壮族自治区,聚居着除汉族、壮族以外的11个少数民族,为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保护、传承、发扬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广西地区的高校长期招收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并针对少数民族进行了长期的汉语推广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第二语言的教学经验。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为广西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懂跨文化交流、能从事汉语教学推广的人才,为汉语国际教育在东盟国家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广西高校在东盟地区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能较好地利用其现有的汉语推广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几个月之后,她在香港有个演唱会,我的经纪人去看了。演唱会完了之后,她们一起出去喝东西,她跟我的经纪人讲,你知道吗?我恨死他了。经纪人回来讲给我听,我才知道,原来我这么坏,伤了人家的心,自己却不知道。

(三)机遇(O)

1.“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巨大的发展机遇。广西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对东盟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不可错失的机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因此广西高校应该抓住机遇,有针对性地为东盟国家提供语言、职业技能、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培训,以人文交流推动双边经济、文化、贸易的合作发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在东盟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打造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新名片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和重大历史机遇。

1.“一带一路”其他省份带来的新挑战。“一带一路”沿线的省份中,不乏经济发达、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这些省份都有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及数量和质量都不错的人才资源,这些省份都是广西的竞争对手。

本文案例所使用的是勘察者Ⅲ型无人机航摄系统,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勘察者Ⅲ型无人机长2.2 m,翼展3.2 m,飞行作业时航速为110 km/h,按航向重叠度为75%,旁向重叠度为55%的要求进行航摄。按照1∶2000比例尺的成图要求,采用主距为35 mm的Canon EOS 5D Mark Ⅲ相机,按照15 cm的地面分辨率拍摄了22条航线,共获取197 8幅影像。

(四)挑战(T)

2.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带来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几十个,而国家能够投入的发展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发展时也是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的。东盟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占“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贸易总额的第一位,因此,东盟应为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优先拓展的地区。

2.招生规模小,教学质量偏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受到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等方面的影响。2014年以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依然不能满足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其他地区高校教学成果显著。广西的教育水平整体上仍处于落后水平。广西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高,汉语国家教育的学科基础仍不扎实,目前广西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仅有本科、硕士两个层次的学生,还没有博士点。另外,广西高校在本土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培训上也没有做出特色,与周边的云南省相比,东盟国家的少语种人才比较缺乏,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巩固在东盟地区的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广西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相关地方政府及学校协调下,应该加强同国外院校尤其是东盟国家的高校合作,以汉语传播、文化交流为切入点,扩大广西高校的国际化视野,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汉语国际传播。

(二)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增加区域性特色课程

广西作为东盟在中国的窗口,广西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该在国际化的同时,也应开设具有区域性的特色课程,如面向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课程,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课程,如针对泰国、越南等国家的汉语教学特色课程,在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上也应该体现东盟特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汉语教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中文基础,还应对目的国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广西高校应该立足于广西,面向东盟,让学生对东盟各国的民俗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有效沟通,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教学困难。

(三)增加应用性课程,扩大学生就业领域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文化、商业贸易、广播传播、法律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因此增加相关方面的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也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广西加快推动与东盟各国民族文化领域交流合作[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9/01-30/8743500.shtml.

[2]国家汉办,孔子学院[EB/OL].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3]广西: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9-20/3340987.shtml.

[4]龚维玲.广西华侨在东盟各国的分布情况及对当地和广西的贡献[J].创新,2009(9).

[5]陈红梅.面向东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微探[J].东南亚纵横,2011(9).

[6]杨刚.略论东盟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园,2008(4).

[7]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7/gd/201808/t20180808_344750.html.

[8]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s7567/.

[中图分类号] G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04-0166-03

[项目基金] 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一般A类):“旅游+”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JGA380);桂林旅游学院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校级A类):“旅游+”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6A105)。

[作者简介] 郑带利(1983-),女,湖南永州人,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标签:;  ;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西—东盟汉语国际教育的SWOT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