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阅读校本教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思路——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灵活运用论文_张佳琦

新课改下阅读校本教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思路——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灵活运用论文_张佳琦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且对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也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将阐述,如何将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灵活运用到校本教材“剑湖之语”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思路中去。

关键词:叶圣陶 阅读 校本教材 低年级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空间封闭、缺乏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总量偏低、阅读评价缺失等现象。而阅读对启蒙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生字词,培养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以过程的优化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简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的目的,即养成阅读的习惯应该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何为养成阅读的习惯?叶圣陶说:“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们以为首先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简言之,则为“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名言。所谓“不教”指“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生活与学习中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在阅读教学中的“不教”就是指学生已获得阅读的知识,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二、低年级校本教材阅读教学任务

在以叶圣陶老先生“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老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训练理解的能力;二传播固有的文化;三提出写作的范本。关于这三项任务,均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平衡。

“剑湖之语”校本教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的设定根据这三项任务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识读

借助文本,运用工具确认读1800个汉字,奠定文本阅读的基础。

(二)朗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不破句、不指读、不唱读”,读出声音。

(三)阅读

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不读出声音,边读边思考,学会体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四)诵读

在文本阅读中丰富情感积累,并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读是循序渐进地,不可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所有的“读”都需要内在动力的推动,逐步培养学生“愿读”到“乐读”,“乐读”到“好读”,“好读”到“勤读”,最后直至“独立读”。阅读任务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养成习惯的。先记、大声读、默读会思考、最后能够背诵并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也这是低年级阅读的最终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低年级校本教材阅读教学过程

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和《<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两篇文章中集中体现了阅读教学过程的思想,以此为据,我们可以把他的阅读教学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预习、讨论和整理、练习和运用。

如何讲这三个阶段运用到我们低年级教学教材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呢?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阶段的阅读教学。

(一)预习

叶老认为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预习提示、注释、参考资料、字典等对课文进行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不同的文章,预习的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因此,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低年级学习的预习单(以二年级为例):

【单元预习】

给本单元所有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标页码。

括四会词(()),圈二会字(○),画难读词(—)。(括号中的是标注符号)

所有课文读1遍,对本单元课文有大概了解。

【《练习》】

根据拼音读题目要求和内容,读懂意思。“读读背背”重点朗读,根据图片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

“口语交际试”、“说说做做”根据要求试着说一说,做一做。

【课文预习】(教师设计好表格:包含如下内容——课文 读3-5遍,做到正确、通顺,争取流利。四会字:按笔顺书空、描红,组词。二会字:组词。课后练习:按要求读读说说。签字)

表格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

朗读:正确(☆),通顺(☆☆),流利(☆☆☆)

预习生字、课后练习:依照孩子完成情况和态度评价,最多为☆☆☆。

评价后,家长进行督促反馈。

在二年级语文学习中,课标要求学生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因此在预习中,学生势必会发现一些读不懂的地方,那里想必也就有学生不认识的字,因此在预习中,学生用音序查字法,不但能够查到字的读音,还可以简单地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正符合叶圣陶老先生预习的思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对文本进行了初步阅读,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孩子们会能和老师产生许多共鸣,从而达到提升课堂阅读能力的目的,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好预习单的指引,相信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讨论和整理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教学环节“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而这个教学环节却也让我们的老师往往在课堂中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就呼啦啦两两一组,围成一圈,自动组队开始“讨论”。这里为什么我要用引号呢?在我们的课堂当中,学生是否真的进行讨论了?讨论是对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而我们的孩子似乎只是聚在一起“说话”。为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校本教材中,我们提出三步走方针:1.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巡视。2.讨论结束,请小组两人分别演示你们讨论的过程与结果。3.归纳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在能力上再次提升。

练习与运用

练习和运用是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它是知识巩固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讨论和整理,孩子们只是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整体的把握。如果缺少了练习与灵活运用,知识点容易遗忘,且能力也难以形成。所以叶圣陶先生说:“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练习重于知识的巩固,运用则重于能力的培养,但练习和运用是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练习之中除了巩固知识外,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运用之中除了培养能力外,还巩固了知识。

低年级学生积累巩固知识的能力相对容易培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积累许多词语、积累许多好的句型。比如学生都知道用一些四字词语,ABB形式的词语等;比喻句、拟人句能让句读起来更加地有趣,但是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地自然与灵活了。

以上便是我对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深入到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操研究,可能还不够成熟,相信在不断地实践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郑杭妃.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变革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3(1):6.

论文作者:张佳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阅读校本教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思路——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灵活运用论文_张佳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