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诊疗术的麻醉管理论文_王建强

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湘乡 41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无痛胃镜诊疗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无痛胃镜诊疗术的144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15~39岁,n=48),中年组(40~59岁,n=48)和老年组(60~85岁,n=48),所有患者均在胃镜诊疗术的过程中采取咪达唑仑、丙泊酚和氯胺酮等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分别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进行客观的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内镜操作成功率100%,术后10min内均被唤醒。其中,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出现心率减慢、一过性低血压以及窦性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老年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长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结论:老年无痛胃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认知恢复和苏醒均长于(或少于)中、青年患者,提示应加强完善的术前评估、术中有效的麻醉管理,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予以更长时间的观察。

关键词:无痛胃镜;麻醉;认知、苏醒

对消化道疾病检查过程中,胃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通过胃镜检查的方式,能够对患者胃肠道情况进行直观性的观察,从而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大需要注意的是,胃镜检查为侵入性操作,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情况,从而导致诸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近些年来使用短效静脉麻醉的方法,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开始得到了诸多关注。无痛胃镜检查有着无痛苦、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时间较短等优势,因此得到了较好的使用[1]。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往往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麻醉管理,提升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拟行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进行了咪达唑仑、丙泊酚和氯胺酮等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拟行无痛胃镜诊疗术的144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15~39岁,n=48),中年组(40~59岁,n=48)和老年组(60~85岁,n=48)。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同时排除合并严重疾病以及对本研究不配合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准备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吸氧。采取Philips公司生产的监护仪(型号IntelliVue MP50)监护仪,分别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指标进行检测。麻醉诱导采取阿托品0.3mg、咪达唑仑1mg、丙泊酚1.5mg/kg和氯胺酮0.2mg/kg等麻醉药物进行麻醉。至患者平静后,行胃镜操作。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进行客观的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测量结果资料使用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 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内镜操作成功率100%,术后10min内均被唤醒。其中,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出现心率减慢、一过性低血压以及窦性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患者的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老年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见表2

3.讨论

无痛胃镜是临床检查过程中较常见的方法,其弥补了以往胃镜检查操作的侵入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障碍,通过该方法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胃肠道检查效果,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推崇[2]。本研究通过在对行无痛胃镜患者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和氯胺酮进行治疗,所选的药物具备了如下优势:丙泊酚是快速短效镇静安眠药,可以有助于患者快速入睡,停药后苏醒快和苏醒完全[3];咪达唑仑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等效果;而氯胺酮则可以协同镇静镇痛以及平稳心率和血压等效果,其中亚剂量的氯胺酮无头昏和致幻等不良效果。经由上述麻醉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促使患者于无痛苦及熟睡的状态下完成诊疗。

本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均进行了麻醉管理,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最为明显,而青年组则相对两组较轻,另外,老年人患者的完全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这可能是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下降,又合并各种基础病,麻醉风险比较大,致使其术后并发症相对更高。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术后苏醒快无明显不适主诉,然而因丙泊酚对循环和呼吸有抑制作用,可导致患者的血压、呼吸及心率下降,尤以对老年患者更为明显,在本研究中,患者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心率减慢、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等,分析原因,考虑其机制亦和丙泊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直接抑制心肌及心血管神经反射作用相关。

综上所述,老年无痛胃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认知恢复和苏醒均长于(或多于)中、青年患者,提示应加强完善的术前评估、术中有效的麻醉管理,且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过程中,应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通力合作,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加强麻醉中监测,注意循环和呼吸变化,予以对症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予以更长时间的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敖程斌, 黄月红, 胡战兵.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师, 2016, 19(2):306-307.

2. 朱姝, 陈志勇, 朱美华. 不同剂量丙泊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7):705-706.

3. 黄晔. 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应用的探讨[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6, 44(2):200-204.

论文作者:王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无痛胃镜诊疗术的麻醉管理论文_王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