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曾晓渝论文_曾晓渝 范才平 李荣 杨亚勇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曾晓渝论文_曾晓渝 范才平 李荣 杨亚勇

泸州市人民医院 曾晓渝 范才平 李荣 杨亚勇【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诊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66.67%,且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治疗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疗效;瑞舒伐他汀;阿托他汀;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ZM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并存在多种并发症,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人员也加强了对冠心病的重视,并应用临床较为有效的常见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托伐他汀,该药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还尚有欠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较易发生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而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药物,对于冠心病治疗,疗效显著[2],故本文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诊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7.34±5.34)岁。观察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03±3.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等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mg/片)口服,10mg/次,1次/天。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0,10mg/片)口服,10mg/次,1次/天。两组患者均经过1年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用显效、有效及无效来表示[3]。即显效:血脂水平恢复到正常数值、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心绞痛次数一个月内出现≤ 3 次。有效:血脂水平有所恢复,患者症状有所改善,1心绞痛次数一个月内出现4-8次。无效:上述效果均未达到,甚至病情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n×100%。(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 ±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甘油三酯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比(n=63,mmol/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甘油三酯 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清总胆固醇 观察组 2.94±0.58 5.94±0.52 1.27±0.28 3.95±0.43 对照组 3.02±0.55 5.89±0.53 1.77±0.57 4.89±0.71 t 0.794 0.534 6.249 8.989 P 0.428 0.594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n=63,%)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26 7 56(88.89) 对照组 17 25 21 42(66.67) χ2 - - - 14.284 P - - - 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目前临床中尚无明确病因,但可能导致疾病出现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包括遗传、吸烟、年龄、肥胖、高血压病、痛风、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多个方面[4]。

目前临床常使用他汀类药物,此类药物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从而阻止心血管病的发生。临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虽可降低脂蛋白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但疗效不明显,因此,需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效果显著。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66.67%,且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为,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选择性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而血清半衰期也明显延长,有较佳的降脂作用。并有研究指出[5],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有关这一结论尚未在本文得出,建议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疗效高于阿托伐他汀,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讯作者:万晓妍

参考文献

[1]谭倩.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8):110.

[2]郑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91-92.

[3]郭维冬.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82.

[4]阮霁诗.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6):54-55.

[5]郭庆.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5):164.

论文作者:曾晓渝 范才平 李荣 杨亚勇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曾晓渝论文_曾晓渝 范才平 李荣 杨亚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