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基础教育20年调查报告_基础教育论文

安徽省基础教育20年调查报告_基础教育论文

安徽省基础教育二十年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省论文,二十年论文,基础教育论文,调查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7年5 月就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 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光阴荏冉,转眼20年过去了,回眸20年来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程,已大见成效,又步履维艰,既令人振奋,也发人深省。

从共和国之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的30年,安徽省基础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文革”前17年,经历了恢复、发展、调整几个时期。到1965年,全省中等学校达到3.43千所,在校学生达到41.8万人,分别比解放前最高年份(1946年)增长12.2倍和4.6倍;小学在校学生达到490.4万人,增长3.7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9.9%,比1953年增长44.9 个百分点,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正当安徽省教育事业刚出现稳定发展的局面时,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首先从教育开刀,以至走到取消教育的极端,使安徽省教育事业遭到空前浩劫。从1966年至1969年,全省中、 小学中断招生达4年之久。在砍掉8所高等学校、占领11所高等学校校舍的同时, 又砍掉了全部半工(农)半读中学,停办了188所中等专业学校。 城市和县城200多所完全中学分散下迁农村后无法办学,240多所中小学校舍被占,教师横遭摧残,使安徽省增加了近400万的新文盲。“文革”后期, 即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自取灭亡后,教育事业虽有所恢复,但是畸形发展,至1976年,普通中学在校生达222.5万人,小学在校生达到823.7万人,学生成数倍增长,教育经费却大大减少,校舍、设备、师资严重短缺,基础教育尤其是普通中学呈现严重“虚肿”现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省教育战线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拨乱反正,调动了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办学积极性。1977年后,先后恢复大学、 中学招生考试制度。 1978年,省、地(市)首批创办重点中、小学80所,大大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教学秩序迅速恢复正常,中小学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79年,中等学校达到4122所,比1976年增加了851所, 在校生达到278.7万人,增长25.2%,小学在校生达到811.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0%。三年的恢复整顿,实现了“小见成效”。

80年代,是安徽省大力普及初等教育,改变基础教育落后面貌的转折时期。

第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80年作出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作为80年代的历史任务。“文革”中,片面追求学校办在家门口,小学校数达到5.2万所,布点过散, 条件太差,质量很低,效益很小。经过对小学的合理撤并、 调整, 到1990年,小学校数为3.5万所,在校学生达633.2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巩固率为97.9%,毕业率为97.1 %, 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6.4%。从1984年开始逐县对普及初等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省级检查验收,到1993年,所有县、市、区的普及初等教育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省全面实现普及小学教育。

第二,大力调整中学布局,提高规模效益,避免学校过于分散,教师不配套,人、财、物浪费。“文革”中出现小学附设初中班,1975年时多达4.5千所,1.05万个班,学生达47.17万人,占用小学教室和教职工2.55万人,使小学和初中两败俱伤。1978年以后,采取了撤并小学附设初中,增加单设初中,扩大单设初中规模等措施予以调整。到1990年,单设初中由1978年的2.9千所发展到3.75千所,在校学生达到218.1万人,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由1981年的60.8%上升到68.5%,城市和县级城镇基本普及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由于“文革”中砍掉、停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而单一地、盲目地发展普通高中,高峰时是1977年,多达1536所,在校生38.9万人,校均规模很小,办学条件极差,合格教师奇缺,基本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为此,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各地、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逐县对普通高中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普通高中学制年限由两年改为三年的机遇,用了四五年时间对普通高中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大力改革中等教育结构,550 多所普通高中改为农职业中学,到1990年保留了普通完中、高中619所, 减少的校数占59.7%,在校生为27.45万人,校均规模由 253 人扩大到443人,高中阶段学生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流,中师、中专、 职高在校学生达到16.7万人。

第三,增加基础教育设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该省中小学由于“文革”后期学校数和在校学生猛增,经费投入大减,大多数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到1979年,生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小学生为1.5平方米, 中学生为2.2平方米,危房面积很大,小学占14%,中学占10.5%; 教学仪器设备奇缺,全省校均教学仪器资金,小学不到1千元,中学不到2千元。为加强办学物质条件,全省从1978年至1990年,12年跨出四大步:第一步是“三结合(政府、集体、个人)建校,解决缺校舍的问题;第二步是“一无两有”,使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木制课桌凳;第三步是“六配套”,即学校的校舍、旗杆、课桌凳、道路、绿化、大门围墙配套;第四步是“标准化”,按义务教育的办学基本要求逐步规范。1990年同1978年相比,全省中小学校舍增加650万平方米, 危房减少173万平方米;平均校舍面积,小学生达到2.4平方米,中学生达到4.4平方米,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第四,发展和加强师范教育,大力培养和培训教师,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1978年,安徽省中小学民办教师达到26.5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0.63%;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的占49%,仅初中肄业、 小学毕业及其以下水平的就占10%,初中教师学历不合格率为85%。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民办教师待遇低,不安心,大部分学历不适应教学要求,影响教学质量,也增加了集体和农民负担。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断然决定,1978年以后各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吸纳新民办教师,并对现有民办教师进行考核,区别情况,一部分清退,一部分转为公办教师,一部分分年送中师培养,从而减少了10万民办教师。现在,全省仍然有民办教师9万多人,小学占32.49%,初中占2.68%,本世纪内将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10年中,先后恢复和新办中等师范学校或教师进修学校60所,共计毕业生9.36万人,充实了小学教师队伍。新办师院3所、 师专8所,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本科1.97万人、大专2.98万人, 充实和提高了中学教师队伍。到1990年,小学教师中具备中师、高中以上学历的提高到68.18%,初中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47.4%。

第五,小学和初中教育有步骤、分阶段地转入依法实施义务教育轨道。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87年,安徽省人大通过并颁行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要在本世纪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此,省政府依法颁布了有关法规,根据情况几次调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省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对各地《义务教育法》、省《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省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标准要求和检查验收办法,多种形式培训了主管义务教育的业务干部。省、地(市)、县(市、区)三级建立了督导机构,对县、乡(镇)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督政督学,促使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1990年,安徽省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和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等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数,义务教育达到全国的中等水平,初步改变了安徽省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落后的地位。这表明该省到80年代末,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达到邓小平提出的“中见成效”的目标。

90年代,是安徽省基础教育事业蓬勃振兴时期。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推动下,安徽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和优先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对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全体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了较深切的体会,把在本世纪内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摆上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这使安徽省从8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到9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

该省自1984年分别对各县、市、 区普及初等教育进行检查验收, 1986年后凡通过初等教育验收的都要创造条件,不间歇地进入依法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轨道,从小学向初中阶段推进。先是以乡、镇为单位规划、实施。1992年绩溪县华阳镇经省组织80多人参加的验收组进行示范性检查验收,成为安徽省实现“两基”第一镇。1993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均通过普及初等教育的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乘势改为以县、市、区为单位规划、实施。1994年开始“全面启动”,并根据规划的普及进度分类指导督促,以不同地区树立不同样板带动同类地区。1993年,通过省级评估检查合肥市中市区,成为安徽省城市“普九”第一区,宁国县成为发达地区中“普九”第一县,绩溪县成为省级贫困县中“普九”第一县。1994年,霍山县成为国家级贫困县中“普九”第一县。1995年,怀远县成为“普九”第一个人口上百万的大县。到1997年,通过省级评估检查验收实现了“两基”的县级单位已达90个,占全省县级单位总数的85.7%,人口覆盖率为75.3%。全省平均适龄人口的入学率,小学达到99.72%,初中达到96.67%。适龄人口小学、初中教育的完成率,15周岁小学达到98.8%,17周岁初中达到91.5%。毕业生升学率,小学毕业升初中的达到97.92%,比1980年的68.5%提高29.4个百分点, 初中毕业升高中的达到30.59%,比1980年的22.96%提高7.6个百分点。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有较大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83%, 比1990年提高27.65个百分点,初中教师达到81.66%,比1990年提高34.9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教育(含普通初中和农职业初中)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在校生突破300万人,比1990年的198.45万人增加101.56万人, 增长51.17%。初中教师总数达到13.37万人,比1990年的11.12 万人增加2.24万人,增长20.17%。

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该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最快、最大的时期。到1997年,全省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3738.28万平方米, 比1990年增加1260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建设面积,小学生达到3.33平方米,初中生达到5.14平方米。特别是广大农村,可以说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校舍。通过“两基”验收的90个县、市、区,小学、初中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课桌凳、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等,基本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积极进行中小学布局的合理调整,学校规模效益进一步提高,校均学生,小学为234人,初中为701人,比1990年分别增加53.4人和251人。随着“普九”的发展, 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也有了适度发展,到1997年,普通高中校数为634所,在校生36.2万人,校均规模达到570人。

预计1999年即本世纪最后一年该省最后3个县实现“两基”, 全省将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这是积20年来,安徽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大见成效”的突出表现,是该省教育史和社会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

20年来,安徽省基础教育事业改变了落后面貌,开始走上蓬勃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巨大成绩,这是坚持对基础教育进行了系统改革的结果。

改革教育体制,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安徽省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省份。80年代初,财政体制改革后,省级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状况开始改变,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有余力安排发展本地教育事业。80年代中期,中央先后作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省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制度、计划,具体政策、计划、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教育经费的筹措,以及对中小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分别交给地(市)、县(市、区)、乡(镇)。在体制改革中,省政府责成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于1987年颁布了城市、农村中小学分级管理职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县(市、区)和乡(镇)的职权和义务。基础教育管理权交给地方以后,有效地调动了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办学积极性。1979年全省中小学仅有18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且基本上是危旧房屋,到1990年不但基本上得到了改造,而且新增校舍650 多万平方米。为此,12年间,普通教育的基建投资将近8亿元, 其中省级基建投资仅1.06亿元,建校舍不到百万平方米,主要是地方政府、教育附加和社会捐资、农民集资助学所作出的贡献。殊料,1991年,历史上罕见的全省性特大洪涝灾害,使8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毁于一旦,校舍、 设备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在灾后重建、修复学校时,国家财政投资微乎其微,社会捐助杯水车薪,又主要是靠地方和广大老百姓,不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恢复和新建校舍共2千多万平方米, 而且购置了内部配套设备,重灾区也确保在大灾之后,实施义务教育的力度不减,速度不降。这都显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强大活力。

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也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批中学先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各地逐步推广,形成校长负责制、教职员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到1994年,全省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学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独立的办学主体,依据法律,学校具有法人资格,学校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实行全面管理。这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校内部党政不分、责权不清的局面,基本理顺了学校党、政、群、工等方面的关系,对于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不仅不适应学生毕业后升学和就业两方面需要,而且也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中、初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后备力量的需求。从80年代初开始,安徽省率先在城市开始改革中等教育机构,试办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逐步把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中学。同时积极恢复中等技术教育,在农村试办农职业中学。按国家要求,到1990年,使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大体相当。安徽省落实情况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达到873所,在校生24.97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1.09,其中城乡农职业中学发展较快, 计有农职业高中333所,初中226所,在校生为高中8.5万人,初中7.72 万人。90年代后期,继续大力发展农职业技术教育,到1997年,农职业高中达到388所,在校学生达到19.44万人,农职业初中作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继续发展,学校数达364所,在校生25.97万人。中等教育结构趋向合理,中等教育阶段学生适当分流,使普通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得到健康发展。

改革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招生考试制度。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疾”。改革升学、招生考试制度,就是中小学教育领域改革中牵住了“牛鼻子”。该省部分城市率先于80年代中期取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入学考试,实行划片就近入学。这首先使小学从应付初中招生考试中得到解脱,改变了学校不执行教学计划,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忽视德育、体育等现象。其次使初中招生明确服务范围,不搞“择优录取”,新生质量大体平衡,有利于初中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平等竞争,同时还有利于促使当地政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90年代初,安徽省城市基本普及初中教育,以后普及了初等教育的县、市、区均先后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制度。

普通中学长期存在着不执行国家教学计划,对口中专、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课程,过早文理分科等现象。 为改变这种状况, 安徽省从198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行省级高中毕业会考,以会考促使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计划。1991年正式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全省初中、小学从1993年开始全面执行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同时规定初中、小学取消期中考试,取消留级制度。从1996年开始,在部分地市试行初中毕业和结业的必修学科两级统考,坚持水平考试原则,克服不执行教育计划、频繁考试、追求大难度,把考试当作教学目的的弊端。

改革中小学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为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根据实现教育目标、执行教育计划的需要,须及时把搞乱的教育制度纠正过来。该省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先是把入学时间由春季改为秋季,然后分期分批地把城市小学学制年限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普通高中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在恢复高考制度以后,中学招生也由“推荐”入学改为通过入学考试择优录取的制度,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鼓励中小学生求知求学和立志成才,学生不读书的风气大变,引起社会风气大变。

8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领域宏观上经过调整和整顿,学校元气得到恢复,教育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后,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逐步开始。第一,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任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大讨论。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对于基础教育的方向、性质、道路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要求。

第二,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和改善中小学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安徽省中小学对新时期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党风和社会风气对学校干部、教师、学生的影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逐步明确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形成德育管理体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明确主要渠道,进行了整体化、系列化、网络化实验,出现了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广大中小学生朝气蓬勃、勤奋好学、健康向上。

第三,在教育教学领域,经历了从单项、单科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到综合、整体的改革,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安徽省较早地提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全程负责”(简称为“四全”)。几年来,大多数地市政府纠正了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的作法,使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有了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各地从教师中选拔德才兼备、懂教育规律、有管理经验的人担任校长,各地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为一些本来没有条件开设的艺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创造了教学条件,使这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办学模式逐渐多样化,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有的侧重升学预备教育,有的侧重就业预备教育,也有兼有升学和就业两方面综合性或独具特色的模式,使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都在各自基础上提高、发展。

第四,改革课堂教学。不论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是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都是主渠道。该省中小学多年来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做了很大努力,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学科,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学科,逐步改变“三脱离”现象,加强了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了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80%以上。20年来,该省对农村基础教育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并使两者互相推动。80年代初开始的普及初等教育,继而在80年代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所以工作的重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农村教育成败的关键,把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和权利交给县和乡(镇)两级政府分工管理,职权清晰,义务明确,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责任感,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近10年来,在农村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子女的升学愿望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中等教育一部分为普通基础教育,一部分改为农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阶段的教育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同步发展,将有70%到80%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必须回农村就业。为此,农村中等教育改革一是在农村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主要任务是为全面提高农村新一代劳动者素质,主要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经过多年讨论,联系农村实际,这一点基本形成共识。二是树立“大教育”观念,教育内部实行“三教”(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外部实行“农、科、教”结合,相互推动,协调发展。三是教育制度改革实验,如小学、初中“五·四”学制,初中阶段“3+1”或“3+X”制,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四是多种模式办学,适当阶段分流,农村初中除普通初中外,较早地开始试办农职业初中,现有农职业初中364所, 在校生9.6万人,为全国农职业初中较多的省份之一。 有的四年制初中是在初三后分流,分别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五是整体改革实验,农村中学教育教学除基本文化课程外,一部分课程、课时是根据农村生产、农民生活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实际,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技术、社区服务教育,农村中学逐渐成为乡镇的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安徽省有优良的民办教育传统。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仍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80—1990年10年间,厂矿企事业部门办的中小学布局有所调整,规模效益有所提高,担负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在校小学生占全省总数的2.7%左右,在校中学生占全省总数的3.7%左右,至今大多数厂矿企事业单位仍然坚持办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民办学校包括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和公民个人办学悄然兴起,这些学校分别经市、县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法办学,成为政府办学的补充。到1997年,全省已有民办小学12所、在校生500人, 民办初中55所、在校生2.1万人,民办高中22所、在校生7千人。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使其健康发展,国家包办基础教育的状况开始改变。

安徽省基础教育事业近20年发展与改革的历程,是同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是健康、顺利和稳妥的。因此,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如要以逐步深入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为思想先导;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全面依法治教;要按照不平衡发展规律,实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增加教育投入等。

标签:;  ;  ;  ;  ;  ;  

安徽省基础教育20年调查报告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