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麦高产原因论文_武福平

影响小麦高产原因论文_武福平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农林管理所 150000

摘要:小麦早衰、倒伏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能否争取小麦高产,抓好预防管理是关键,针对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 高产 栽培

一、小麦倒伏原因

1、播种密度(播种量)过大,高杆品种亩播种量超过35万粒,冬前总茎数在80万茎以上的麦田,一般易发生倒伏;二是当麦田抽穗后,水肥充足,遇有大风雨影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

小麦倒伏有两种类型:一是根倒伏。即在土壤不踏实的情况下播种出苗,根在疏松的土层中扎得不牢,一经风吹雨打,就会使土沉根歪而倒伏。或者因根系发育不良,根扎得过浅,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导致头重脚轻,遇到风雨,发生倒伏。

2、茎倒伏。由于氮肥施用过多,叶片生长繁茂,基部节间承受不起上部的重量,就会弯曲倒伏。

发生倒伏的小麦茎叶受到损伤,倒伏后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因而会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据试验表明,倒伏越早,减产幅度越大,一般减产可达三成左右。

3、防治措施

预防小麦倒伏,品种选择是关健。一般应选择中矮杆、抗倒伏品种。此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控肥控水 对株高110公分左右的麦田应少施氮肥,追施磷、钾肥,促使麦苗健壮生长,防止徒长。对长势一般的麦田,拔节至抽穗期实行“一喷三防”,即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治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综合效果;也可用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3次。

3.2适量深锄 对旺长的麦田,采取深锄的办法切断部分根系,以减少部分分蘖对肥水的吸收量,加速分蘖的两极分化,并控制有效分蘖的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

3.3疏密去弱 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横耙耙1~2次,疏掉一部分弱苗,疏苗后浇一次稀粪水。

3.4合理化控 化学控制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可叶面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在此期内,施药越早,对基部第一、二节间的抑制效果越好,对穗分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返青起身期是最佳施药时间,应选择无风晴天的上午进行,避免正午高温喷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拔节后喷施,会使上部节间变短,引起贪青晚熟。施药浓度:按照苗情长势而定,长势旺的麦田亩用药40~50克,兑水30~40公斤,一般的麦田每亩用30~40克,兑水30~40公斤。

二、小麦早衰原因

小麦早衰是指植株不能正常成熟,提早衰亡的现象。早衰会使小麦的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从而造成产量大大降低。造成小麦早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干旱胁迫、营养缺乏、盐碱为害、土壤渍水、管理不当(主要是肥水运筹不当)及病虫害等。

1、干旱胁迫:土壤干旱或大气干旱易造成植株根系吸水困难或体内失水过多,使水分平衡遭到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受抑制。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土壤蒸发及植株

蒸腾量很大,若土壤严重干旱,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造成植株萎蔫,籽粒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灌浆速度下降,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小麦死亡,灌浆期大大缩短,产量大幅度下降。

2、营养缺乏:在旱薄地,因土壤营养缺乏,小麦光合等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营养更加匮乏,造成植株因供应养分不足早衰,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

3、盐碱为害:其特点就是旱、碱、薄、板,使小麦发育晚,长势弱。到小麦生育后期,盐碱地小麦往往受旱,碱胁迫,绿叶面积急剧下降,一般花后25天,茎生叶片大部分枯黄,导致不正常成熟,灌浆骤然停止。籽粒灌浆期比一般麦田约缩短5~7天左右。

4、土壤渍水:渍水导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吸收功能衰退,地上部叶绿素降解,光合能力下降,物质合成与积累减少。不仅如此,不同时期小麦对渍水的反应差异很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小麦耐渍能力逐渐下降,故农谚有“寸麦不怕尺水,尺麦怕寸水”之说。后期渍水极易造成根系早衰,叶片失绿早死。这就是百姓说的“撑死了”。

5、管理不当:如肥水运筹不当,造成前期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后期土壤养分耗竭,上部叶片功能期缩短,植株早衰。

6.预防小麦早衰,要针对发生早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6.1合理运筹肥水,促苗早发,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同时控制春季无效分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小麦生长壮而不旺,也是预防后期脱肥、早衰的重要措施。

6.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田间水利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是预防干旱、雨涝、盐碱等导致小麦早衰的根本途径。

6.3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不断培肥地力,同时结合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是保证小麦稳健生长、防止早衰的物质基础。

论文作者:武福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影响小麦高产原因论文_武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