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论文_周铁波

试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论文_周铁波

汉寿县坡头电力排灌管理站 湖南汉寿 415915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利民、惠民的基础性工程,因此,保障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显得很有必要。水利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技术之间联系紧密。基于此,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义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做了介绍,并对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提高途径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社会基础设施,能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国家工程,工程较为庞大,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旱、涝等自然灾害,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水利水电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都具有深远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在现代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传统的技术措施出于标准化要求的提高而需要进行技术改进;而一些传统的技术措施,考虑到工艺的演变和施工难度的增加,也会有很多新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施工人员多加注意。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的规范化要求来灵活制定各项施工技术的标准也很重要,要讲究合理合规范前提下的技术优化改良。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常见技术

2.1 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理运输混凝土,科学浇筑两边的跳仓,以中心条作为基点,将无轨道滑模合理在其中应用,还要将面板混凝土厚度控制在25-30厘米之内,保证混凝土中的物料分布均匀,保证卸料口与滑模之间的距离,其中插点间距要保持在十厘米之内,上口要小于一米,且振捣深度最少低于混凝土地层5厘米,面板混凝土厚度是极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要保证其操作规范。

在滑升模板中,一定要保证模板处于“均匀、平衡”的状态,禁止将混凝土堆在模板的上口。混凝土浇完一层后要及时滑升模板,控制模板滑升的速度,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滑升一到两米之间,还要控制模板滑升的高度,保证滑升高度小于每层混凝土的具体高度。在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中极易出现混凝土表层不平整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在脱模之后,必须根据混凝土表层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抹平、修正、压面处理,另外,二次抹面后,要对混凝土进行早期保湿、中期洒水、后期流水等养护工作,提高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

2.2 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也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建立在偏远地区,交通极其不便利,在施工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水利水电工程属于政府工程,因此对于工期的控制较为严格,所有水利水电工程都是按照计划展开的。锚固技术能够在施工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保质、按时完成施工,这也是锚固技术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原因。锚固技术主要运用锚具、承压板、台座、预应力钢筋和圆柱形锚固体。应用锚固技术进行施工,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提高其质量。

2.3 软土处理技术

软土处理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部分,如果软土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会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软土的处理一般采用挖出置换法,即挖出软土后,换上稳定的材料。软土处理技术还包括排水結固法和重锤夯实法,排水结固法需要人工处理软土表面,并将软土内部的水排除,重锤夯实法主要利用履带式起重吊起重锤,对软土进行夯实。这种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能够控制水流、调节水位,水闸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闸一般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包括闸门、闸墩、底板、启闭机这几部分,其中闸门能够控制过闸的水流量,防止洪涝灾害,底板是闸室最基础的部分,其能够传递闸室的重量,还能够起到冲刷以及防渗漏的作用;上游连接段的组成部分很多,例如河床上的铺盖、护底、防冲槽,两岸的护坡和保护墙等,上游连接段不仅能够把水引入闸室的同时保护水利工程两岸和河岸,还能与闸室配合,使渗透的水流沿着岸边流动;下游连接段包括防水槽、护坡等,这些结构能够有效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进而保护河床不受损坏。

2.5 土石坝施工技术

大坝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单元,其主要应用的是土石坝施工技术。土石坝技术应用极为广泛,目前正在朝着多样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尤其在大型工程中,土石坝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土建行业的发展。土石坝技术主要采用混凝土和心墙土石坝来进行施工,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在今后的发展中土石坝技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6 防渗漏技术

渗漏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防渗漏技术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上截下排”是渗漏处理的总原则,上截就是在坝轴线以上部分堵截渗流,减少渗漏水量流入坝基和坝体,下排主要是在下游做好排水工作,使坝体、坝基中的水流入下游。渗漏处理要求控制渗流量和下游剩余水头,保证坝体和坝基渗流稳定,防治坝体因渗漏而变形,尽量减少因渗漏造成的损失。通过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能够有效防止坝基渗漏问题。

3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途径

3.1 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制度。首先,要以施工技术与问题为中心,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技术交流会,多角度分析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施工单位还要划分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技术人员的职责,促进技术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最后,施工单位还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动态网络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3.2 做好施工前各项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应对技术方案、技术指标等严格考核。首先要注重施工企业的员工数量及技术技能,并针对他们提出相关的要求,其次要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审核,从而掌握各种建设中的问题,从而对难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方便以后问题的解决。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单位必须优化施工技术,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为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社会基础设施,能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应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坝坡混凝土面板技术、锚固技术、软土处理技术、水闸施工技术、土石坝施工技术、防渗漏技术等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前各项工作,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促使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迈入国际先列。

参考文献:

[1] 张会.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43.

[2] 吴蕾.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01):208.

论文作者:周铁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试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常见技术论文_周铁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