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文运

梁文运

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湛江卫生学校 524000

【摘 要】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180名本校2011级临床外科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平均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其中研究组应用PBL教学法教学,对照组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常规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比较一个学期后两组学生学习成绩。同时对研究组学生就PBL教学法给学生各方面能力带来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调查显示,97.8%的学生均认为自己在合作能力、学习积极性、查阅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等各方面有一定进步,仅2位(2.2%)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提高。结论:经过一个学期的比较,实施PBL教学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优于对照组,同时,学生对此教学法反映良好,认为对自己各方面能力有一定提高,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神经解剖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Q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358-02

[1]神经解剖学是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该学科由于内容复杂精细,传统灌输式教育会使课堂内容更加枯燥,学习过程更加困难。[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情景设计教学方法,也称问题式学习。PBL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本次研究探讨了PBL教学法应用于神经解剖学教学过程的应用效果,反映良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校临床外科专业的180名学生,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研究组男60例,女30例,年龄分布为19~21岁,平均年龄为(19.5±1.0)岁,对照组男62例,女28例,年龄分布19~21岁,平均年龄(19.8±1.2)岁。经统计分析,两组学生从性别、年龄、学习能力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纳入标准:(1)需必修《神经解剖学》;(2)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3)所有学生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认知功能障碍者;(3)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将180名学生按照成绩优良中差平均分为6个班,其中三个班按照PBL教学法教学,另三个班按照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教学,老师按照课本或者教学资料讲课,学生根据老师讲课内容接受学习[3]。研究组每个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6名学生,选择一名负责人、基础知识牢固、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首先老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关的病例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并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贴近实际的问题,如果内容比较抽象,就以模型为载体提问[4]。所有问题在课前一周通知下去,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最后将集体意见进行总结归纳,对未达成一致问题记录下来,课上再与老师和其他小组交流。课上,每个小组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组员补充,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辩论,老师组织引导,最后由老师点评各组学习成果,各小组成员自我反思,总结优点及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比较两组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并在期末后对研究组学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开展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将P < 0.05定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两组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有一定差异。经统计分析,研究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表明PBL法应用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效果更好。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3 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相比,在学习目标、教师地位、学生角色、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5,6]就学习目的而言,PBL教学法强调实用性知识的学习,以培养有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的。就教学角色而言,二种教学方法中角色完全相反,教师是PBL法教学的主导,负责引导、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学生是教学主体,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仅仅记忆并重复前人的经验知识,是被动接受信息。就教学形式来看,PBL教学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较之传统灌输式教学更利于学生接受,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性[7]。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两组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有一定差异。经统计分析,研究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5,表明PBL法应用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效果更好。另外,调查显示,97.8%的学生均认为自己在合作能力、学习积极性、查阅资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等各方面有一定进步,仅2位(2.2%)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提高。可见学生PBL对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一定提高,学生普遍对此教学法反映良好。

综上所述,实施PBL教学的学生在神经解剖学考试成绩上优于对照组,同时,学生对此教学法反映良好,认为对自己各方面能力有一定提高,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丽楠,崔文香,赵娜等.PBL教学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影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8):67-71.

[2]李丽.PBL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786-787.

[3]Srinivasan M,夏颖,顾鸣敏等.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的比较——基于两种教学法的转换在临床课程学习上的效果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88-91.

[4]黄杨,尹文,郝璐等.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8):756-758.

[5]刘星霞,赵春华.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干细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4):512-514.

[6]杨玉梅.PBL教学法对不同层次护生学习策略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69-71..

[7]白冰,杭晓东,钟丽芳等.PBL教学法在全口义齿修复教学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2):230-231.

论文作者:梁文运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PBL教学法在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梁文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