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安全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工程施工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要想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施工单位就必须要重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并不理想,管理有效性较差,不能有效发挥安全管理职能。从近几年市政道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来看,对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人为的管理因素与操作因素都会对工程的顺利施工产生重要的影响。工程管理者工作不到位,做出错误的决策以及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都会导致道路施工过程发生错误,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个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1.2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在当前混乱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部分厂家为牟取暴利而生产一些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的材料,施工单位若是忽视工程建设的质量购买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加上缺乏配套的保养措施,必然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1.3环境因素
市政道路施工多数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如果对天气的预测工作不到位,并且缺乏充分的应对各种天气的解决办法,就很容易给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造成财力、人力的损失,影响施工的进度。
2.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2.1缺乏对安全管理认识
现如今,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工程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做实做细,没有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没有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这就更谈不上落实安全组织措施了,可以说,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从总体来说,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进行安全生产,然而,施工的管理者往往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在乎安全工作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却没有意识到做好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是对安全工作的片面认识。
2.2对内在危险警惕性不高
对内在危险警惕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职工缺乏安全意识;②与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有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施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因此,会消耗员工大量的生理机能,有些安全事故的出现并不完全因为缺少较强的安全意识,而是因身体不适导致的,例如:过渡劳累,使警惕心理大大下降。
2.3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
从整体上来看,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并没有结合实际去考虑问题。另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有浮躁思想,没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检查,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信息。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防范措施实施情况、是否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等进行深入探讨。上述这些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3.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首先,要遵守我国有关的法律以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等相关内容,监理其严格的质量管理的机制,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将有序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也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以及规范化;另外,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程序来进行施工作业,从而确保每一个结构层次与每一道工序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及监控,不能出现粗心大意,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要在施工场地上设置独立的实验室,来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并且对相关的检测数据进行抽查与复查。
3.2强化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由于道路工程的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较多,所以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对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只有将成本控制在最少,建筑企业才能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降低成本的目标,就要将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做好。在施工当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质量将决定了路基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的好坏,因此,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规范,并且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问题,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标准来对施工材料进行验收的工作,并与相关的单位加大检验的强度,来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
3.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想要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就要从提高施工人员的总体素质,要想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要在施工人员上岗前期要对其进行有关的岗位技术上的培训,这将有助于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将让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这种培训要进行不定期举行,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施工人员掌握有关的更好的技能。与此同时可以实行奖励的机制,对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人员一定要有有关的证件才能上岗工作,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员的薪资要比其他岗位的薪资要高。
3.4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大量质量检测是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有关的制度与规范来对道路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关于质量上的问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修复工作,并且要做到道路的整体质量要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以将较为先进的质量管理措施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例如建筑信息模型的运用,主要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来对建筑模型进行相关的建造工作,通过数字信息来模拟建筑物将具有较为真实的相关信息,其技术的运用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将会有着很好的成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是市政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在实际工程中,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保障市政道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永乐.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J].居舍,2018(12):140.
[2]王世民.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居舍,2018(01):134.
[3]李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及安全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7(50):255-256.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