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论文_杨延照

巧用多媒体论文_杨延照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东岳乡初级中学校 杨延照 629222

摘要: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文言文 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学生传承这些文化知识呢?巧用多媒体,上“活”文言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切实可行的便捷途径。

一.利用视听 导入新课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学生能很快的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怎样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注意的问题

例如;教读《醉翁亭记》时,(1)首先收集欧阳修和醉翁亭的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然后将它保存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2)上课时,由学生打开电子白板中的资源库,展示给学生看,播放了醉翁亭图(照片、古画)集成的小视频,学生边看边连连赞叹。通过创设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 视频范读 激发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范读必不可少,视频范读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融入作品中,更重要的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能迅速找出生字注音,在难句停顿处标上“/”。这是多媒体运用的一大妙处。

例如:教读《桃花源记》利用电子白板的“窗口播放器”功能打开范读视频,这一素材有背景音乐,有对应的画面,朗读抑扬顿挫,对学生的朗读能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而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设情境 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课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阔奇景呢?这时我适时播放了一段洞庭湖的录像片,那湖面的广阔,水势的浩淼……这一切都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争先恐 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柔美的音乐,唯美的画面,配上绝美的文字,学生陶醉其中,这是教师无论用多少语言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整合资源 拓展思维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拓展,比较整合

等。

例如:教学《与朱元思书》可用多媒体显示郦道元《三峡》中的片段,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片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来体会奇山异水的美妙,达到整合的目的。

教读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诗都表达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不同之处是韩愈的诗“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而刘禹锡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五.知识积累 事半功倍

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生字注音,一字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等大量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制成课件页面,有些需课外拓展的注释在屏幕上打出来。既积累了知识,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的优势,文言文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活跃、有趣、高效,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论文作者:杨延照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巧用多媒体论文_杨延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