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邓林

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邓林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尿量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酐水平、尿量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重症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62-02

在临床上,重症急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一些感染反应和风湿性疾病。重症急性心肌炎发病时较易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1]。为了探究分析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0年5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选取的60例患者均符合相关临床指标,且在研究前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已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合并症以及心理障碍的患者。实验组30例患者中,13例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0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43.1±21.4)岁,病程时间范围为1到7年,平均病程为(4.1±2.3)年。对照组组30例患者中,14例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1岁到66岁,平均年龄为(40.3±23.5)岁,病程时间范围为1到8年,平均病程为(4.5±2.1)年。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情况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为给予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给予利尿剂以及抗生素等,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吸氧等[2]。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尿量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相关检验,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平均数±算数平方),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P>0.05即代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酐水平、尿量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中感到水肿、胸痛、呼吸困难的患者为26例次,对照组感到水肿、胸痛、呼吸困难的患者为65例次。由此可得,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为病毒性心肌炎。重症急性心肌炎发病时较易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3]。目前治疗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主要方法为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心力衰竭治疗。常规的治疗内容主要有给予患者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患者相关指标,给予利尿剂以及抗生素等,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吸氧、抗病毒治疗、营养心肌以及对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行调解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致死率仍较高[4]。

重组人脑利钠肽利用了重组DNA技术,主要有32个氨基酸。相关资料显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主要作用机理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模仿机体内心室肌分泌的多肽功能,结合特定的受体,从而使缓和体内的血管扩张,平滑肌得到松弛[5]。另外,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大大提高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起到利尿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进行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酐水平、尿量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中感到水肿、胸痛、呼吸困难的患者为26例次,对照组感到水肿、胸痛、呼吸困难的患者为65例次。由此可得,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晓丽,邓仁生,申源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24):250-251.

[2]赵鑫峰,刘佳云,张美兰.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4):2922-2924.

[3] Ayelet S,Israel G,Andre K,et al.Acute viral my ocardi-tis:current concep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The Israel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IMAJ,2013(3): 180-185.

[4]张燕,陈志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3):23-25.

[5]王敬萍,张月安,王慧仙,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期的疗效对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634-636.

论文作者:邓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心肌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邓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