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肾结核CT诊断的分析论文_孙友

关于肾结核CT诊断的分析论文_孙友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符合率,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肾结核患者的相应CT表现。结果:肾结核的CT表现随着病程以及病理的改变而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灶、形态变化以及钙化,并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膀胱、肾周变化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结论:采用CT检查能够发现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输尿管以及膀胱壁的增厚等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方式,而且还能够明确患肾功能、附近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肾结核;CT表现;鉴别诊断

肾结核是临床上中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属于肺外结核最常见类型[1]。近几年,结核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再加上肾结核病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因此非常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结核扩散[2]。所以如何提高肾结核的诊断率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目前其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CT影像图像清晰,费用低,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72例肾结核患者的相应CT表现,探讨172例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其诊断符合率,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通过临床以及CT确诊的172例肾结核患者,其中男80例,女9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4.6+2.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潮热、乏力、腰酸痛、膀胱刺激征、无痛性血尿等症状,其中100例患者出现尿常规检查异常,72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所有患者均进行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其中22例患者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多次1d尿集菌找结核分枝杆菌阳性53例,97例患者有静脉肾盂造影结果。经抗痨等措施治疗后,其他脏器及肾脏病变吸收缓解患者102例,尿蛋白转阴73例。通过病史、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肾CT等方式诊断为肾结核。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从肾上极扫描至肾下极,部分扫描至下腹部,平扫层厚为5~8mm、层距为5~8mm,增强扫描层厚为5~8mm,层距为5~8mm,100例患者进行层距1~2mm重建,72例患者采用增强扫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CT影像表现分析研究(1)肾实质内低密度灶 单发71例,多发101例,主要表现为分布不均的囊状低密度灶,呈“花瓣样”变化,边缘不清晰,病灶发现边缘有环状强化;(2)形态变化 肾影增大97例,正常40例,肾影缩小35例。肾影增大一般表现为无规则形态,边缘可发现局限性隆起以及肾包膜下积液;(3)钙化 共计64例,其中大块状钙化24例,结节状钙化12例,小点状钙化16例,壳状钙化8例,4例呈“自截肾”;(4)肾积水变化 临床表现为肾积水分布无规律,肾盂、肾盏扩张积水129例,肾盂管壁变厚,肾盏不对称性扩张79例;(5)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壁变化 共88例,主要表现为肾盂肾盏壁、输尿管壁以及膀胱壁增厚,输尿管僵直,边缘毛糙;(6)肾周变化 主要表现为肾筋膜增厚、肾周脓肿以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增强后环行钙化;(7)肾功能变化 通过CT增强扫描、延迟扫描发现56例患者肾功能变弱,发现20例患肾无功能。

3.讨论

肾结核一般属于血行感染。以往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疾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24h尿沉渣检查以及尿培养结核菌[3]。两种方法虽然能够诊断泌尿系统结核,但无法诊断病变具体位置、病变形态、范围以及分型,且两种方法往往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肾结核的CT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肾外表形态无显著改变,肾实质内能够发现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边缘不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内无显著强化。进展期肾结核能够发现多发囊状低密度影,绕肾盂排列,附近肾实质变薄,有扩张积水,输尿管壁变厚,边缘有点线或者不规则形钙化。患者肾脏实质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提示肾功能降低。晚期肾结核肾外形显著变小,肾实质萎缩加剧,钙化范围较广,即“肾自截”。CT征象的病理学基础是大部分肾结核属于干酪空洞或溃疡空洞型。肾实质破坏产生空洞;空洞能够进入肾盏,破坏肾盏、肾盂,往往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肾盏根部变小,引起肾盂肾盏积水。纤维化使空洞呈“花瓣”状排列,该征象十分具有特征性。所以该征象表现了肾结核的病理基础,即肾实质干酪样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产生的肾盂、肾盏积水。

本研究发现,肾结核的CT表现随着病程以及病理的改变而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实质内低密度灶、形态变化以及钙化,并可合并肾积水、输尿管膀胱、肾周变化以及肾功能损害等。

综上所述,采用CT检查能够发现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内的病灶,对肾结核的典型表现如花瓣征、钙化、输尿管以及膀胱壁的增厚等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方式,而且还能够明确患肾功能、附近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结核,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双玺.静脉肾盂造影与CT 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3):18—19.

[2]许家刚.CR 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 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23—24.

[3]刘贤奎,张延辉,董潇,等以输尿管狭窄为首要表现的肾结核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23-3724.

论文作者:孙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关于肾结核CT诊断的分析论文_孙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