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_农民论文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_农民论文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顺利实现小康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农民收入论文,顺利论文,努力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到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100元(按1990年价格),绝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达到小康。实现全国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实现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

一、“八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按照“八五”计划的要求,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3.5%以上。经过5年的努力,1995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现价收入达到1578元,比1990年增加892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4.5%,超额完成计划。“八五”农民收入增长有以下特点:

1、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从1980年到1995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经历了高速增长、平稳增长、 低速徘徊和恢复性增长四个阶段。 1980年—1984年,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农民收入迅速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15.1%;1985—1988年,受粮棉购销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年均增长5%,比上期回落10 多个百分点; 1989 —1993年,由于城乡改革政策不配套,导致工农商品交换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长期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年均增长3.2%, 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199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农民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农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恢复到5%。

2、农民收入分配差距有扩大趋向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要政策。这一政策对鼓励农村“能人”涌现,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经济增长相对应,无论是农民个人、农户家庭,还是区域经济都明显地走向分化。个人之间、农民家庭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重新得到调整,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在坚持不懈地贯彻“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针政策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农村收入差距存在着扩大化的倾向。一是农村东中西三个地带收入差距扩大。1994年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17元,中部为1087元,西部地区856元。 若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地带收入比为1.89:1.27:1,比1993年的1.85:1.21:1进一步扩大,并表现出东西部差距扩大, 东中部地区差距缩小的新现象。二是贫困面减少,农户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比重为11%, 比上年减少近两个百分点。全国低收入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54%以上。高收入人口比重继续上升,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24%以上,比上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 接近农村人口的1/4。高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高收入人口的65% 左右。三是城乡差距明显扩大。如果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逐年扩大,目前已远远超过了农村改革前的水平。1980年城乡消费水平之比为2.7:1,经过农村改革,到1985年缩小到2.2:1,其后差距重新扩大,到1994年已扩大到3.6:1,比合理比值2.5 :1高出44%。在这可度量的消费差距背后, 还有来自于城乡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隐形差距,它客观上决定了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生存能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决定性的影响。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

目前,距2000年实现农村小康还不到5年, 保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元,就必须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5.5%以上, 实现这一要求,还有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

1、资源约束加剧,人增地减矛盾突出。我国80 年代每年耕地净减少550万亩,90年代前3年净减少840万亩,1994年一年就净减少600多万亩,人口却以年均1400多万的数量增加,我国人均现有耕地已不足1.2亩。特别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城市,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形成巨大障碍。初步测算,到2000年,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农民纯收入总量将达到11077亿元,比1994 年增加3700 多亿元, 其中因人口增加占用1100多亿元,即近1/4的农民纯收入被新增人口所噬。 从改革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总量上,还是增量上,农民收入主要来源都是农业。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和增量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都在60%以上。因此,人地矛盾的加剧将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

2、农业比较效益低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障碍。近年来, 由于农业生产上存在着两个市场,致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十分低下。一是主要农产品在计划管理下的购销市场。这个市场的根本特征在于,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棉花实行国家定价,在没有完成国家任务之前,不开放国内市场;二是农业生产资料在国家专营政策基础上的流通市场。前者价格定得偏低,后者价格管得过高,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或少增收。如果农产品价格提高的激励作用逐步减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又缺乏有效控制,将使农民利益受到进一步的侵蚀。

3、受粮棉供求双约束,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余地不大。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只能依靠自己解决,进口粮食只能是品种调剂,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种植面积作保证,粮食必须稳定在16.5亿亩以上,棉花不少于9000万亩。今后通过压缩粮棉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的余地不大。从长期来看,由于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依靠粮食转化发展养殖业和粮食加工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余地也很有限。

4、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脆弱,缺乏发展后劲, 是增加农民收入不可忽视的限制因素。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资金中,农业投入与其他产业投入的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长期过于向工业倾斜,农业投入不足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在全国国有单位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基建投资(包括国家预算内投资及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自筹等)比重明显下降。据统计,“二五”到“五五”期间农业投资比重均高于10%,而“六五”时期下降为6.3 %,“七五”时期降为3.6%,“八五”时期平均为2.96%。 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90年为6.4%,1992年下降为6.2%,1993年降为6%。农业利用银行贷款、外资等有偿资金难度大、 比重小,全国农业贷款占全国贷款总量不到10%。其他支农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投入水平也呈下降趋势。近两年农业生产性投入总量虽有所增加,但扣除投资品物价上涨因素(特别是一些重要农资如尿素、农药等价格上涨幅度高达40—50%),实际投入仍然下降。

农业投入不足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一是农业的发展不及工业增长的1/5,造成了国民经济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失调。 如不着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农业的滞后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农业基础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越来越多。不少大中型水利工程由于投入力度不够,拖长工期,不能配套,不仅不能及时发挥效益,还要因为物价上涨、国际信贷风险等进一步增大投入,致使有的成为“胡子工程”、“包袱项目”。目前在建大中型水利项目调整概算需要增加的投资已达1000多亿元,这更增加了“九五”拟增加投入上新项目的困难。曾经发挥作用的中小型水利设施大多老化失修,全国1/3 水库带病运行,60%的排灌工程设施急需维修,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障碍之一。三是投入不足直接削弱了农业抗灾能力,这已成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降低;不少地方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问题突出。90年代以来,气候异常,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七五”期间,全国水旱灾害成灾率为48.8%,“八五”期间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到49.3%,增加数百亿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减少百亿斤粮食产量。四是投入不足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要素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较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增大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力度,投入不足将严重制约各种农业资源的开发,影响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小康目标的实现。

5、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交易环境不利, 农民在经营活动中利益损失严重。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家庭成为广大农村最普遍、最基本的市场经济主体。这些农户家庭,依靠手工工具,个别的也使用现代农机具,在户均10亩左右的耕地上从事小规模的、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市场交易条件的恶化,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以致农民交易成本过高,市场风险大,难以形成公平稳定的交换渠道。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和主要农产品的交换上,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农资供应不畅,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泛滥,农产品收购大战,“打白条”、压等限级、不收购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减少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应得利益。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重。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加上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乡镇企业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向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非常困难。1995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紧缩的影响,农民外出就业机会与往年相比限制因素增加,特别是第四季度调整火车客运价格,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的难度。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量呈减少趋势。预计全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25亿人, 比上年增加不到500 万人, 比1994年增量少200万人。按劳均负担8—10亩耕地计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2—1.5亿人,到2000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65亿人左右,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小康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7、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国目前还有592个县,8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些人和县绝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到2000年即使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小康目标,但中西部还有大量人口没有脱贫,也不能算是达到了小康。这不仅是扶贫政策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局的政治问题,是实现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农民收入的小康目标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证。

1、全国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牧渔业、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要依托现有的农村集镇,抓紧做好小城镇发展的规划,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国家不仅要规划乡镇企业的产业,同时要规划它的投入。要继续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进农村二、三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在促进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途径。以效益为中心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90年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农民在面向市场,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三高”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增收门路少、担心市场风险大的现象。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即使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调控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都是相当完备的。政府应当成为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路人和护卫者,以实现农村市场经济的顺利转轨。

3、努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此,要大力发展科教兴农,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农业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点保证“种子工程”的投入。科技兴农是农业上新台阶的第一保证条件。要对农业重大科研项目联合集中攻关,力争在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农产品加工贮藏和保鲜方面快出成果。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2000年占50%左右。要把“种子产业化工程”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投入,组织实施。主要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县进行建设,形成种子综合生产能力,使全国良种率达到33%。其中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还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农业对外开放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这方面潜力很大。农业开发建设也要象二、三产业那样,科学论证,逐个立项,对内对外招商引资,招标投标。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变化,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开发农业,利用他们的资金、品种、加工技术和国际贸易渠道,在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4、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要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投资重点是建立粮棉的良种繁育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大江大河大湖整治和地方中小河流的治理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巩固的、稳定的农业基础设施环境,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5、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出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计划能否落实,也关系到农村小康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就业空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载体,是乡镇企业集中的必然结果。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农村小城镇发展规划,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地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要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这是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80年代的乡镇企业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中心展开的。90年代,乡镇企业要走向二、三产业并重的发展轨道。第三产业因其经营特点,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强,其发展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市场。因此,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能力,促使其高效、快速发展。

6、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制度,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 农产品“卖难”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制约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其实质是在农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流通组织发育不健全。要彻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首先要加快农村流通组织的健全发育。供销社是农村的基本流通组织,是农村流通的主渠道。近几年供销社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要在继续发挥农村供销社职能作用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农民个人,以多种方式兴办农村流通组织,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其次,进一步完善国家储备、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地要根据本省、区的实际,建立关系本地全局的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平抑市场,稳定社会,减少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盲目性。

7、加快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是实现全国农村小康的重点。 中西部地区包括了大部分粮食、棉花主产区。中西部农民收入能否达到农村小康线,也就是农业大省能否实现小康。发展中西部经济,首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扶持粮、棉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提高当地粮食供给能力。其次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安排和落实好中西部发展专项贷款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在发展种养业的基础上搞好加工、转化,支持他们走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道路。第三是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确保“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的实现。继续保留和执行“八五”期间制定的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现行的各项财政、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延续到2000年。中央和地方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不低于“八五”期间的规模,并要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增加。除国家采取措施外,还应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加强沿海和经济实力强的省市和中央部门对中西部省区的扶持。

8、减轻农民负担。关于减轻农民负担, 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当前关键是要抓落实。农民负担水平要立法,要加强领导和监督。减轻农民负担,要作为90年代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须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常抓不懈。

标签:;  ;  ;  ;  ;  ;  ;  ;  ;  ;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顺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