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汤红静1 江菲菲2

汤红静1 江菲菲21.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一科 山东威海 264200;2.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二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应用疗效,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 例脑梗塞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患者为93.4%,比较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常规护理;脑梗塞;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变化,脑梗塞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提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致残率却未见明显下降,这与患者治疗后遗留下的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并发症相关[1]。

因此,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服务质量,相关医护人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提升医疗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2 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差异明显,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 年1 月到2014 年6 月接收并治疗的122 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 年第4 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入院经CT 扫描证实为脑梗塞,且均为初次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视力障碍、严重头疼等临床症状[2]。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1 例。对照组:男性33 例,女性28 例;年龄范围45~69 岁,平均年龄(55.0±4.8)岁;病程范围5~60d,平均病程(12.4±5.8)d;其中左侧偏瘫35 例,右侧偏瘫26 例。实验组:男性34例,女性27 例;年龄范围45~70 岁,平均年龄(54.8±4.6)岁;病程范围6~60d,平均病程(12.1±5.5)d;其中左侧偏瘫34 例,右侧偏瘫27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镇静、补液、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性护理。

常规护理:具体护理项目包括患者资料收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

综合性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实施①安全护理:提醒患者穿宽松的衣服,穿舒适防滑的平底鞋,以预防跌倒、坠床等危险事件发生;②褥疮预防: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极容易出现局部皮肤肿胀、溃烂等并发症,进而形成褥疮,在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每2 小时帮其变换体位一次,若褥疮已形成,则应用酒精涂抹患处,并对症治疗;③感染预防:脑梗塞患者极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因此应嘱其预防感冒,若已感冒,则应让其排痰,以确保呼吸道顺畅;④口腔护理:每天为患者进行2 次口腔护理,叮嘱患者缓慢进食;⑤排便护理:对便秘患者给予开塞露治疗,以预防因排便用力而诱发脑出血;⑥肢体功能训练: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施加针灸、按摩等辅助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快速恢复;⑦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单字—单词—句子的语言训练,对记忆力衰退的患者,应耐心教导,循序渐进[3]。

1.3 观察指标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参照Barthel 指数评定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4]。

1.4 疗效判定①显效:患者身体各项功能完全恢复,生活能自理;②有效: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恢复良好,可进行简单的活动;③无效: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未恢复,病情无变化或更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有效病例)/总病例*100。

1.5 数据处理采用SPPS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显效19 例,有效30 例,无效12 例,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显效28例,有效29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为93.4%;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n(%)]

3 讨论脑梗塞的发病率非常高,致残率与复发率约为30%[5]。在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当下,脑梗塞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渐递增的发展趋势。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等症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在该疾病的治疗上,除了对症治疗与常规护理外,还应该从口腔护理、排便护理、并发症预防、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方面着手,以综合性改善患者病情,帮其快速恢复健康。

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护理,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轻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好。由此可知,在脑梗塞护理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黄瑜.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9):101-102.[2]谭霞.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9):194-195.[3]侯婷婷.老年脑梗塞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特别健康:下,2014(10):446-447.[4]蒋蓓华.综合性社区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现代养生,2014(10):200-200.[5]朱晓霞.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7):1350-1351.

论文作者:汤红静1 江菲菲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综合性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_汤红静1 江菲菲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