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论文

关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

●陈 丹

摘 要: 乡村文化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使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文章立足濮阳市文化发展现状,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提出来未来实现文化振兴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希望对于今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濮阳市 发展思路 重点任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乡村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乡村文化观。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时期,强调要把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2018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原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文明乡村,通过加强思想阵地建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化更加兴盛。乡村文化振兴是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召唤,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之一,是新时代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开创农业农村新局面的重要支撑。濮阳市应紧抓时代航向标,立足发展实际,拓思路、找举措,加快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一、濮阳市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乡村文化设施加快建设。统筹布局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弥补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目前,全市已建成75个乡镇文化站、178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40个农家书屋,南乐县、濮阳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

1月17日,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水利系统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2014年工作。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标本兼治、惩防并举,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水利改革攻坚和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主持会议,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董力作工作报告,部领导胡四一、刘宁、李国英、蔡其华、周学文,总工程师汪洪出席会议。

2.文化民生工程不断推进。市县文艺院团每年开展的“戏曲进校园”“公益演出下基层”演出2000多场。组织开展乡村艺术大赛、村歌大赛、基层义写春联、文艺晚会展播等各项活动。2018年为全市2940个行政村每月每村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并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特别是为341个贫困村配备安装数字农家书屋。为乡村免费配送乐器、音响、演出服装等。近年来,共服务农村群众10万余人。

目前,新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主动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有利条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的正确引领,促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畅渠道,打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库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进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综合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为重点,推广公共文化机构总分馆制,建立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体系。

由表2试验结果可知,纺制PE/PA6皮芯型复合纤维时,皮层、芯层复合比例一般以40~50/60~50为宜,原因分析如下:PE占复合纤维的比例太少,则皮层太薄,热熔黏合效果不明显[1],且皮层容易破裂,纺丝过程中易产生毛丝,影响产品质量。纤维皮层的破裂,还会导致芯层PA6露出纤维表面,在染色过程中,露出的PA6直接吸附染料,如图4所示,产生染色异常,图5为纤维皮层包裹均匀的染色效果。PE占复合纤维比例太多,则PA6含量太少,最终纤维产品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影响下游织造应用。在纺丝过程中,由于纤维强度不足,纤维可纺性会有所下降,影响到纺丝的稳定性。

3.建机制,切实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资源的统筹,实现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

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思路

1.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推进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弥补基层尤其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实现全市各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达到国家颁布的三级以上标准,积极探索以市、县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上下联动,解决乡村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每年市、县开展的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书画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乡村,在活动场次、数量上予以倾斜。每年为全市2932个行政村每月每村免费放映1场公益电影,为乡村免费配送乐器、音响、演出服装等设备,把村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先进文化阵地。重点推进乡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全面建立覆盖各县区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向乡村及时传送各种信息等。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动市、县政府出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办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加大购买力度,争取把面向社会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5.促发展,积极推动乡村群众脱贫致富。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建立文化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等。按照中央、省、市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将推动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创造致富有利条件、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和发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鼓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等措施,充分发挥“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积极作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濮阳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旧存在设施不完备、文化服务文化宣传不到位、文化产业发展薄弱、传统文化保护不够和挖掘不深、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

2.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参照自治区外部分旅游区(开发区)和南宁高新区管委的模式,允许涠管委、涠洲镇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探索实行全员聘任制。除涠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涠洲镇领导班子正职外,其他所有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按岗履职,按岗设酬。原在编人员实行身份挂档(挂档期间正常办理晋升职务、年度考核和工资调档,调动时仍按原身份进行)。

3.文化市场执法持续加强。市县组织开展乡镇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乡镇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出版市场经营场所等进行检查,对各项演出活动进行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2.5 PGD术前单倍型构建 选取其中8个ACE基因上下游SNP位点进行单倍型图绘制(图3,其余SNP位点未显示),红色(GCCTCTGT)和紫色(GCCTCTGT)分别代表来自父亲和母亲的致病单倍型。选取不含GCCTCTGT单倍型的胚胎植入(胚胎单倍型未画出)。

2.保基本,切实保障乡村人民群众权益。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为依据,结合“舞台艺术送农民”“公益演出下基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惠民工程,制定服务供给目录。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加大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任务

1.补短板,进一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在村级层面,重点是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实施无线数字化覆盖网络建设,保证覆盖服务区用户的良好收听收看效果;按时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文化、广播器材的配备工作。

2.加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一是鼓励艺术精品创作。力争每年打造1至2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地域特色,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影响深远的艺术精品。可以通过举办各项活动,组织创作一批展现濮阳人民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二是鼓励群众自办文艺活动。积极组织基层文化单位通过定点定人挂帮等方式指导民间文艺团队,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群众自发与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文艺创作活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文明创建、法制教育、科技科普等融入其中,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一是加强大遗址、纪念地保护和利用。稳步推进西水坡考古遗址公园及中华龙文化博物馆等项目保护开发利用,改善、提升子路博物馆陈列布展,筹建澶渊之盟历史博物馆,完成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周边环境整治及综合提升等。二是加强对文保单位的维护修缮。加大对王家大院、魏氏墓碑、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地、濮阳县五代城墙、台前县汪洋故居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保护。三是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在整合农村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龙文化”“杂技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价值,要加强文化旅游线路设计相结合,根据不同内容串联成不同的文化旅游线。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手工艺产业。积极推介通草浮雕、麦秆画、面塑、刀书画、黑陶、草编等特色民间工艺品,推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4.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一是重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建立保护名录,编制保护规划,逐步实行挂牌保护,使我市众多传统村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树立文化生态保存良好典型。二是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建立农村户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体系,对乡村住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过程中确实有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评审认定予以优先考虑。推进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展示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非物质文化宣传交流范围,树立濮阳文化符号。推动聂氏麦秆画、员氏古沉木木雕、通草浮雕、陈氏绢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境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

5.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振兴主体。一是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民间文化组织和农民自办文化,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主体。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面向农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二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配备专职人员。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专兼职从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制定培训和人才引培制度。建立培训上岗制度,每年组织市级培训,制定实施民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分批次举办市级培训活动。制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引进、保护政策,通过选调、聘用、兼职和项目合作等方式,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培养、师承制等方法,积极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制定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

四、结语

文章聚焦濮阳市乡村文化建设现状,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补短板、保基本、建机制、畅渠道、促发展的五大发展思路,以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振兴主体等五大重点任务,旨在为相关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羽翀.复兴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J] .新农村,2018(11):12-13

[2] 邵晨.乡村振兴不可忽视乡村文化力量[J] .人民论坛.2018(26):78-79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914(2019)07-147-03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濮阳 457000)

(责编:玉山)

标签:;  ;  ;  ;  ;  

关于濮阳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