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应用自然辨证法论文_杨江鹏

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应用自然辨证法论文_杨江鹏

杨江鹏

昆明营造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自然辩证法也被称为科技技术哲学,对学科理论及应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中运用自然辨证法,使其能辨证的看待规划及工程设计,并让我们对规划及工程设计认识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高度。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规划设计;应用

自然辩证法也被称为科学技术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一、自然辨证法概述

1.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

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康德于1755年(乙亥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丙辰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与此同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著名代表人物黑格尔从其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批判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和经验主义倾向[2]。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2、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提出18世纪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等著名论断。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辨证法对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

自然辨证法是在人类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从而为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创造了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这点出发,规划设计的发展也和自然辨证法极其相似,自然辨证法指导我们认识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高度,将对对规划学科的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指导作用:

1、指导如何建立学科理论的发展

自然辨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这要求每一门科学必须超越传统经验的积累,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亦如此,人们从最初城市功能的单一和规划的随意(或过于规整),逐步发展为功能更加完善和复杂的人工区域,随之建立了功能分区的思想,现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规划也从有限区域逐步扩大,出现了大都市带。如此大区域范围的规划单靠传统经验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建立相应的理论支撑,这就需要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并有相应的技术支撑,自然辨证法为其理论发展提供了哲学指导。

2、指导学科体系的建设

规划在发展和实践中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内容,如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地理等,这些都发展成为规划领域的一门科学,并随着精确测量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有纸质的表现转变为信息化技术,在规划中还进行了相应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自然辩证法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这也将更好的促进规划学科体系的建设。

三、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应用自然辨证法

如何在规划中应用自然辨证法,其实质是应辨证看待“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是地理上的一个个点,但这些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通过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每个城市依托其所在区域的区域特点及资源禀赋在城市的网络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这就要求在城市的规划中辨证看待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通过区域了了解城市,并通过城市的建设促进区域的发展。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与人的关系极其密切,城市环境是一个人工建设的环境与自然环境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运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更好的控制城市环境对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所造成的隔离。

比如,我们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需要了解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找到城市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通过规划的加强和拓展所具备的发展潜力和目标。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具体的地块时,需要了解人在这个区域中的感受及所处的自然环境,需要了解城市对这个区域的定位及规划控制,从而通过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加强绿地环境的建设,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

四、从自然辨证法看城市未来的发展。

从自然辨证法的观点出发不妨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其中科学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城市发展并没有解决好“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城市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人类所处的环境是一个非健康的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规划将会进入到一个多维发展的模式,通过技术可以在规划过程中模拟城市或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甚至可以模拟人在环境中的感受,这将建设和环境控制较好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刘里远,中西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古典自然科学思想与西方现代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大地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子辰,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

[4]吴国盛,自然哲学的复兴--一个历史的考察,《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吴彤,《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究》清华大学科技哲学丛书(2008/1)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论文作者:杨江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应用自然辨证法论文_杨江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