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以北京市老年交通协管员为例论文

城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
——以北京市老年交通协管员为例

◆ 彭求实 张 畅 曾庆森

摘要: 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将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压力,如何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成为新的时代命题。项目组抽样选择北京市46个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的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城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研究发现老年人低龄退休后仍有较强的工作意愿。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现状的因素,并探索改善城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 老年人力资源;老年交通协管员;工作意愿

一、项目背景

2015年12月2日,《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中指出:中国目前存在大量低龄退休人员,开发其潜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5)》,截至2015年,城市60岁以上退休老年人再就业比例为9.18%,2005年的比例是9.7%,而同时期日本的老年人再就业比例高达60%以上。这说明中国退休人员的再就业比例不高,造成严重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老年人退休后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异质性,单纯为获取工资回报亦或是志愿服务工作都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调研的120位受访者的身份均为交通协管员,特点为具有北京市户籍,男性为60~69周岁,女性为55~69周岁,已经退休。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老年交通协管员是指通过社区或者街道办报名注册,在公交车站站点和地铁站站点引导乘客文明候车、有序上车的老年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京籍退休人员,对年龄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一般在70岁以下,同时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二)研究方法。在前期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心开展调研,共走访46个公交车站和地铁站站点以及2个低龄老年人群占比较大的社区居委会,主要采用问卷法并辅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来收集资料。问卷分为个人问卷和社区问卷两种,由于项目组使用的是访问问卷,确保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性。本调查共发放个人问卷123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深度访谈的对象为4人(个案编号:1-4)。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5日至1月25日。调查数据运用STATA、EXCEL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了频数分析、交互分析等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证分析结果

(一)相关描述性统计

1.老年交通协管员女性居多,我们采访的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中,29位为男性,91位为女性,男女比近似为1:3。

2.在年龄构成上,最小年龄为52岁,女性;最大年龄为65岁,男性。整体而言,老年交通协管员的年龄相对偏低,考虑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要稍迟于女性,因此在老年交通协管员中,男性年龄也普遍稍大。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徐州市中心城区(指西至泉山区边界,东含大庙镇,南至连霍高速公路以南(含铜山城区)和云龙区边界,北抵云龙区和鼓楼区的边界)。徐州中心城区的面积为573.19平方公里。本文所研究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指面积大于15000平方米(《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中有关商店建筑规模的规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截止到2017年年底整理出徐州市主城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包括在建)共计51,其中在建有14个,已建有37个。

3.婚姻状况方面,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中有22位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配偶一起生活,最直观的数据表现就是:相比于有配偶的老年交通协管员,无配偶的老年交通协管员家庭年收入较低,见图1。由于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受访者已经与子女分家,因此没有将子女的收入计入家庭总收入,可以得知老年交通协管员这一群体家庭总收入总体上是偏低的,其家庭总收入卡方分位数图见图2。

图1 老年交通协管员有无配偶情况下家庭总收入统计

图2 老年交通协管员家庭总收入卡方分位数图

这说明,再就业对闲暇替代的负面效应在老年交通协管员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也正是因为退休后老年人有大把的时间,闲暇的边际收益过低,才会选择继续工作。同时可以发现,低龄老年人退休后尚有余力,但是娱乐活动种类太少,集中于看电视、棋牌等,也不利于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社区2:社区退休人员将近2000人,社区常住人口10000人左右,占比1/5。现在我们逐渐注重老年志愿者的培育,都在志愿北京平台注册,目前注册老年志愿者达到200余人。还有“三八女子志愿队”,多为离退休女性老年人, 关于再就业,我们也没有宣传和调查,不了解具体情况。

经网络与文献检索目前查到有用到半枫荷的中成药约有10种,主要功能为祛风、解毒、祛痰、除湿、活血、舒盘、通络、消肿止痛、补气养血等,均与半枫荷的功能相关。相关中成药名及其功能见表2。

(二)再就业现状

项目组在对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的问卷调查期间,还对4位典型受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还进行了2个社区的调研。对城市低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的原因及其现状有了基本了解,归纳分析如下:

1.以交通协管员为例,多数老年人认为再就业的工资收入比较重要,但重要程度并不高。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阅读时要安静,没有打扰,家长要带领孩子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阅读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想象的空间,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阅读。

对受访者的访谈表明,个案1:“其实我们不算宽裕,对,我现在这么跟你说吧,我们这样的就算社会最底层的,我觉得这个(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收入对我来说有点帮助,但主要不是为了这个钱,就是平时能散散心。”

个案2:“这个一个月两千,但主要不是为了钱,也有退休金,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不闲着,工作的公交车站台离家也不远,出来工作还能顺道遛遛弯,感觉越在家待着身体越麻烦。”

上述访谈表明,目前在促进“老有所为”方面,各级政府及社区还是多把低龄老年人当做帮扶对象,主要以发动低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主,但为什么老年人参与度不是那么高呢?我们访谈发现,多数志愿活动还是流于形式,并且基于前面的调研可以得知,工作带来的经济收入虽然不是第一重要的,但也是老年人晚年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离异、丧偶等原因独居的老年人,因此泛泛地开展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也许并不合适。

个案4:“这么说吧,第一,是为了锻炼身体;第二,是为人民服务;第三,是增加收入。这就是我自己的体会,因为我出来以后先是锻炼身体,我不会24小时待在家里,因为退休以后老年人就不能在家呆着,要不就上公园,要不就干点其他事,那我还不如上这儿来为人民服务,然后还可以增加我一部分收入,这不是三层利得嘛。”

这说明,从整体上来看,这些低龄老年人“退而不休”,选择交通协管员这份工作,其目的首先不在于经济收入层面,更多的是认为退休后继续工作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可以起到锻炼身体、规律作息的作用。而且绝对大部分老年人认为退休后就“赋闲在家”,实际上并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的调研印证了目前低龄退休老年人需要“老有所为”的迫切性。

2.绝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交通协管员这份工作不会影响自己的闲暇,占用时间不多,这也是他们选择交通协管员工作的另一个原因。

方案一将16号线车站设置于十字路口南侧,以尽量避免对既有上林大桥产生影响。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分别位于沣泾大道东西两侧,以满足沣泾大道两侧人流过街需求。车站设置两组风亭,位于车站西侧的绿化带内。

对受访者的访谈表明,个案1:“这个(工作)也占用不了什么啊,下班买菜做饭吃饭睡觉,接着上班回家吃饭,吃了饭看电视看完电视收拾收拾睡觉,第二天早晨再起来,就是这样的循环。”

个案4:“不会(过多占用闲暇),因为我们就是图它的时间充裕,才来干的这个。也没有什么娱乐,我们本来都是没有什么温度的人了,还有啥娱乐不娱乐的,就想干点力所能及的呗。”

6.在社会保障项目方面,我们对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的社会保障情况做了基本的调查,发现仅约两成的受访者拥有商业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仅一位受访者同时拥有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但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有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

个案3:“时间方面倒不会占用什么,上班主要引导车站进站,按线排队,下班就吃饭看电视睡觉没干别的,没什么娱乐爱好。”

个案2:“就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中午家里什么活也不耽误,下班之后就看电视,有时候打麻将。”

4.在最高受教育程度方面,老年交通协管员的学历集中度很高,要么是初中,要么高中,其中在120位受访者中,初中学历为65位,高中学历为55位,几乎各占一半。

3.社区层面,我们调研了2个社区,以下是通过负责人了解到的社区离退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质量风险还源于验收方面,物资采购验收工作在整个物资采购管理中非常重要。但是,部分企业未真正重视验收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以及企业内部制度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采购审核以及验收,进而引发质量问题以及质量风险。具体来讲,在物资采购的工程中,没有在质量要求方面进行协商与管理,没有采取科学化工作方式对整个采购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不仅出现质量的问题,甚至存在数量少的问题,这些都是引发企业物资采购质量风险的主要原因,不利于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社区1:社区792户,户籍人口1400余人,总人口不到2000,其中离退休老年人550人左右,现在社区退休人员占比较大,约为1/3。社区在促进离退休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方面,主要还是志愿服务项目上,老年人参与度不是很高,有些并不适合老年人,又弄了一个志愿者的群,不定期发布志愿活动信息,有些老年人不用微信,但即使发布,参与人也不多。

5.在健康状态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身体健康良好,因为交通协管员职业要求老年人必须有较为健康的身体和充足的精力来应对工作日期间上午下午各两小时的工作任务。

个案3:“这个工资,平时买点菜什么都够了,一个月两千,刚干的时候600,已经干了9年了,我55岁退休,干到现在64岁,我还挺热爱这份工作的,干这个主要可以锻炼身体,强制起床,作息时间也可以规律一些。”

自从常爱兰嫁给驮子后,周小羽发现自己的妈妈对自己越来越凶了,对驮子却是越来越轻声细语了。而之前对麻糍,她是母老虎。

四、研究总结

(一)调研总结

1.通过我们的调研分析,大多数低龄退休老年人“尚有余力”,不光体现在身体状况方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他们往往不愿“赋闲在家”,大都希望能继续在岗位上多工作几年,但是不能如意,于是选择交通协管员这一工作来达到锻炼身体、补贴家用、打发时间等目的。

在我国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人工造林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林木种苗培育技术也随着人工造林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生物育种技术是在传统育种技术之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育种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等。通过生物育种技术进行林木的种苗培育,可以更好的培育出目标特性的品种,从而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通过我们的社区调研,发现对于促进低龄老年人“老有所为”,多是围绕社区建设进行的老年人志愿活动,我们分析认为,很多志愿活动流于形式,使得老年人参与意愿不高,社区对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和困境缺乏基本的了解。

3.1 实验结果表明用乙醇作为鲜切荸荠的保鲜剂,其保鲜效果与乙醇浓度有关。当乙醇浓度大于35%时,才能显著抑制鲜切荸荠的黄化现象的发生,结合微生物指标知所用乙醇浓度最佳范围为35%~55%。

(二)政策建议

1.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已有研究表明,我国现有8000万企业退休职工领取退休待遇,他们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4岁左右。60岁及以上人口中,健康状况较差的仅占26.9%,弹性退休制度使得退休年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退休方式具有弹性、退休收入具有某种伸缩性,避免了“一刀切”退休模式的弊病。

2.保障离异、丧偶等原因独居的低龄退休老年人的工作机会。基于120位老年交通协管员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目前无配偶的老年交通协管员年收入平均数约为42545元,有配偶的老年交通协管员年收入平均数则约为70530元,前者比后者每年少27985元每年。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工作带来经济收入的重要程度一项,无配偶的受访者要明显高于有配偶的受访者。因此对于无配偶且又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低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希望在退休后拥有一份工作,因此必须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工作机会。

3.立法保护低龄老年人正当工作的权利,开发城市低龄老年人力资源。要使低龄老年人重返劳动力市场,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低龄老年人得到企业聘用并且聘用关系得到法律的保障,但是目前法律和制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支持和保障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激励机制和实施方案。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政策性强的工程,有必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解决低龄老年人在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收入福利、竞争激励、年龄歧视等问题。同时,社区在推广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之外,可以积极与社会企业对接,为本社区需要工作的低龄老年人谋求合适的工作机会。

孙主任提醒,说起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心血管病就是脑血管病。其实,下肢血管病也很常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按照病情的轻重可分别表现为下肢的间歇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像陈祥平这样的症状就是典型的下肢间歇跛行。微创介入术改善了下肢血供,不仅使的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有了提高,还避免了下肢缺血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经济研究,2015,50(12):196.

[2]王树新. (1990). 中国老年人口就业分析. 人口与经济, (3), 35-39.

[3]李国丰.中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及改革设想[J].经济师 ,2019(02):54-55.

[4]王红燕,项莹,杨华.基于老年人口红利理论的城市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路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60-61.

[5]许杰. 城镇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D].江西财经大学,2018.

[6]单良,罗翔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退休人员再就业问题[J].改革与开放 ,2017(20):77-78.

项目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基金(编号:31131000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标签:;  ;  ;  ;  

城市低龄退休老年人再就业现状-以北京市老年交通协管员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