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现状解析论文_黎金旭

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现状解析论文_黎金旭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近年来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因此研究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研究有机污染物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索和建立全面准确的饮用水安全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本文讨论了中国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安全监测技术,从化学检测、遗传毒性、生物监测等方面论述了各技术的优势和研究进展。并用相应的技术来建立全面、准确、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完善饮用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手段。

关键词:饮用水;有机物污染;解决措施

前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饮用水的有机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非常重视的问题。而且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源地有机污染的检测与控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目前中国近年来的环境监测结果来看,一些水资源,如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石油等项目已经超过标准,并出现了其他有机物污染的迹象。

1.关于饮用水水源的一些情况

1.1关于水源的有机物污染现状

对中国水源水中有机物污染状况的调查表明,全国1200条监测河流中有800条以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局势还在继续恶化。在我国南北方,包括新疆西藏的地的多条内流河,外流河等469个国家监测控制区中,水质的I-III、IV-V和V污染等级分别占61%、25.3%和13.7%。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氧化二氮和总磷等物资。其中,西南河流和内河水质良好。华东,东北,蒙新地区的河流也一般都很好。而华中地区的河流污染较轻,海河为中度污染。

1.2关于水源的有机物污染对健康的一些危害

水源中有机物的污染对健康没有好处。目前,有机化学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进行探讨了化学污染物的致突变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利用一系列基于遗传、DNA、染色体和细胞恶性转化的技术进行监测。该系统用于评价有机污染物的长期效应。并对水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癌风险和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此外,采用环境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了人类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的区域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少量水源和自来水外,中国大部分采样点为阳性和阳性突变,甚至表现出较强的正性。来自同一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流的饮用水作为男性胃癌的取水来源,肝癌的标准化死亡率梯度变化与水质的致突变性基本一致,可见有机磷的含量很高。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影响健康。同时,水源水经自来水处理厂处理后即为自来水。其治疗重点是悬浮物和微生物。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不是全面的或完全的。处理后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多种有毒有机污染物。虽然这些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介于0.58 ng/L和0.2 ng/L之间,但它们具有高度毒性,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由此可见,控制有机物污染势在必行。

1.3人为造成的污染

水源通常进入水厂,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一般是卫生的。然而,对氯气消毒后工厂用水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卤水烃的污染不容忽视,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过境水氯仿的合格率低于以地下水为水源。大量研究表明腐殖酸在氯化后能产生致突变化合物,这是导致突变的前体。通过对水样浓缩物的致突变性研究,发现自来水>水源水>过滤水产生的诱变性。所以结果表明,饮用水中部分致突变物质来源于源水,混凝沉淀可去除有机物,降低水的致突变性。然而,由于氯化过程中的卤化反应,致突变活性增加,并且可以产生各种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于饮用水水源的有机物污染的一些解决措施

2.1关于饮用水水源的监测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用LC-MS法对用LC分离的组分进行检测。除了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之外,它还可以获得关于结构的信息代表的是当前的环境污染,它是物质定性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当一些样品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串联测量时,必须进行样品制备而不进行衍生化,并且测量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以通过质谱确定或量化。LC-MS法已成为监测和分析农药、除草剂和多氯联苯的重要方法。而红外光谱法是有机化合物最重要的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每个化合物都具有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测定出有机物带的相应原子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化合物和物理状态,因此化合物或其官能团的存在可以被确定。所以红外光谱技术已发展成为环境监测。

2.2对饮用水进行质量检测

传统的饮用水急性毒性试验主要集中在动物毒性试验上。包括哺乳动物、鱼类和水蛭被用作研究对象。而且试验周期长,操作繁琐,使用的动物数量太大,不能达到快速、灵敏的结果,达到评价要求。可是有一些发光细菌以其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重现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已被应用于水污染预警系统中。通常,用发光强度强的pathogenic Vibrio harveyi和V.fischeri测量环境中的有毒样品,并通过光电倍增管等放大和检测抑制程度,综合判断样品的毒性。1995,中国列出了发光细菌作为环境毒物检测的标准方法(GB/T1544—1995《水质急性毒性细菌细菌测定》)。该方法对污染物进行综合毒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潜在危险性评价,可结合理化检测、Ames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等传统检测方法,使试验结果更加全面、准确、科学。可靠。采用Ames法、发光菌法和GC-MS法分别评价了净水技术对诱变剂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且普遍认为这三种方法相结合将使水质评价结果更加准确。而遗传操纵技术的引入使发光细菌检测具有区分各种毒性的功能。利用该技术构建了能在砷的诱导下发光的重组发光细菌大肠杆菌DH5A,建立了发光细菌法测定水样中的砷。由于光电转换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光细菌的发光特性将使以发光细菌为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对于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的防治对策

由于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监测任务重,单靠一个技术难以全面开展监测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达到快速有效的进行水质监测。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水源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应根据其周边和沿线的实际情况,如企业的增加和企业的生产,确定和增加监控项目。根据造纸废水的特点,在该地区有造纸米尔斯,主要监测指标应为pH值、硫化物和挥发酚。要调整工农业生产宏观环境的变化,定期调整和优化监测点,特别是对大量饮用水的河流,应及时调整和优化监测点,建立自动的观测站进行准确的质量监控系统,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了解并把握高污染的河道水质情况。

3.结语

水是整个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尤其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饮用水资源。而且随着中国饮用水源日益严重的有机污染,导致我国人民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要加深对水源水中有机物污染造成的危害的认识,不断完善和发展水源检测的方法和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污染,维护水源质量的达标,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水源水质检测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宁稳定。

参考文献:

[1]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源中28种挥发性有机物J].聂丹丹,谷翠梅,李亮,代飞飞.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5).

[2]北京市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调查[J].郑磊,周志荣,王红伟,张淼,方建龙,孙琦,林少彬.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05).

论文作者:黎金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现状解析论文_黎金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