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革命时期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_何昊阳

论大革命时期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_何昊阳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在中国革命时期,因为毛泽东始终是在战斗中的第一线,所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从而实际的情况出发,不可以墨守成规,反对本本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得其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键字: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内容。所以在系统理论进行建设和完善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在大革命的时期,中国的革命还主要是在早期的实践革命家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依靠全党的共同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同时也就其中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认识和探索

在中共四大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进行了明确的确定,指出应该有无产阶级进行领导。毛泽东也在这个时期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的运动中是主要力量。但是在过程中,因为全党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视程度不够,放弃了领导权,最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这让毛泽东认识到了其领导权的重要性,所以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对大革命的失败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原因,道出了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无产阶级没有掌握领导权,造成革命的失败。在这样的基础上,他还总结了该如何建立起无产阶级的领导,最终总结出了要通过政党来实现领导。在农民小资产阶级浓重的环境下,要如何保证党的积极性和先锋带头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全党在当时遇到的最难的问题。而在全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没有对外国相关的共产主义思想照抄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中国发展的现状,在古田会议上提出了要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武装起党员,通过这样的特点不断克服各种困难,从而为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提供了非常好的保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主要就是通过农民进行领导,主要是依靠群众、联合中农等有效的消除剥削阶级和地主阶级。土地革命后期,毛泽东又重新区分了资产阶级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发现了其在革命的时候,存在这非常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从而让民族资产阶级跟上无产阶级一起去参加革命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明确中国革命的性质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来说,党主要就是在召开中共二大的时候,分析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同时还分析了我国现在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党对革命性质做出了非常清晰的认识,但是党对其相关的理论还没有有分析清楚。所以在四·一二和汪精卫等人相继叛变革命的时候,这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同时还影响到了党内对革命性质的认识。而在国际上,国际共产主义和斯大林的指导错误更是加剧全党对革命认识的错误。在对革命进行分析的时候,斯大林认为中国革命将会进入到更加高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将要建立起有工人和农民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而像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对革命的叛变,表示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对革命的叛变,他们从本来是革命的动力和力量变成了革命斗争的敌人和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就一年的形式来看,中国那时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资产阶级,主要革命的对象应该是买办和乡绅阶级,其主要的特点是各种军阀占据一方势力进行混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革命的发展,所以说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完成,只是暂时的失败。毛泽东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总结,他指出现在的革命任务主要还是反帝反封建,所以依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而不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

三、对资产阶级进行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党在对新民主主义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革命的对象、力量、性质和任务都做了充分的分析和认识。因为党对革命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党的成败和革命的成功与否,同时在有效的避免党在决策中的“左”倾或者“右”倾错误。

在党的创立时期,党对资产阶级的认识就有着非常大的转变,其起初把资产阶级当作革命的对象慢慢的转变为革命同盟一同的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当中,在这样的斗争中,共产党也在一步步的成长当中。党对资产阶级的特点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特别是毛泽东对其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资产阶级可以分成大资产阶级和中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属,完全的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 是彻底的反革命派,而中资产阶级则存在这一定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受到了多方面的压迫,比如像外资和军阀的压迫之类,同时因为其是资产阶级的一员,有对革命充满了怀疑,所以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这一部分的革命力量最终会分化出去。这是党在对资产阶级性质进行分析的时候做出了最初的认识,也为后面的理论发展做出了有效的指导。到了后期党对资产阶级性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在1935年的年底,毛泽东对斗争中的各种认识和实践都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对民族资产阶级有了更加深刻和细致的认识,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地主阶级的那么多封建性,同时也没有买办阶级那么多的封建性,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又害怕革命会太过彻底,最终危害到自己的生存,从而造成了他们在进行革命的时候的软弱性。这种认识无疑是非常大的进步,他不但区别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区别,道出了其两面性,而且对这两面的性质和形成的原因做出了有效的分析,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进步。

四、探索了中国革命的转变问题

在党的不断壮大当中,党也对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做出了有效的分析。这里主要就是革命的转变问题,即从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共二大的时候,党就对革命的转变做出了两种设想,但是都是照搬西方和俄国的革命方式,其不能很好的对我国革命的现状做出很好的指导。所以在党的早期发展中,没有对资产阶级做出充分的认识,所以在革命转变当中存在这很大的错误认识。毛泽东在革命的发展中,不断的认识到在革命的发展中,革命是不可以超越革命的阶段,就是在进行革命发展的时候,每个革命阶段都是需要经历和慢慢过渡的,通过这样思想的分析,党才做出了正确的革命转变的指导方针。

总结:

综上所述,经过党的奋斗与努力,对民主主义不断的探索和分析,党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而在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全体智慧得出的革命理论,它既对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思想做到了很好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之后抗日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出的努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储峰.民主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03:64-68.

[2]周树辉.农民问题——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05:55-59.

[3]魏正山.中共土地策略中富农政策调整的历史考察——以新民主主义时期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4:87-90.

论文作者:何昊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  ;  ;  ;  ;  ;  ;  ;  

论大革命时期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论文_何昊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