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论文_夏丽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肾脏损害;血尿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尤其是男性患者,该病属于一类多系统受连累的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若是12个月不治疗,死亡率高达80%。因为ANCA被诱导激发而引起的炎性反应,使得小血管壁出现炎症,从而引发疾病,主要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最近几年,伴随着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该病的死亡率开始下降,但是合并肾损害者大多数都发展成为了终末期肾脏病,影响了治疗效果[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5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都符合2012年提出的AAV的描述,属于一种免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症。本次研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55-78岁,平均年龄64.32±5.89岁。

1.2方法

50例AAV患者根据肌酐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组,Scr≤450μmol/L组,Scr>450μmol/L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

1.3观察指标

收集50例AAV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肌痛、呼吸困难、咳嗽、骨关节病变、消化系统病变、咳血、痰中带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情况

结果显示,Scr≤450μmol/L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消化道病变和胸水方面的发生率与Scr>450μmol/L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表现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遂得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讨论

ANCA是一种自身抗体,主要针对单核细胞溶酶体和中性粒细胞颗粒。结合文献上提出间接免疫荧光在不同部位上色差,可以将其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使用ELISA测定法检测ANCA,其中胞浆型阳性者检测后会呈现PR3抗体阳性,也称为PR3-ANCA阳性,其中PR3抗体是韦格纳肉芽肿;核周型阳性者在ELISA测定时却呈现出MPO抗体阳性,也就是MPO-ANCA阳性,这种情况主要是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多动脉炎以及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有关系。研究ANCA发现,非欧洲人群中大多是MPA,而欧洲人中常见GPA[2]。系统性血管诊断常使用的工具是ANCA,其抗原的特异性是为了反映出病情变化和诊断预后情况,这种诊断方式在AAV中占有很大地位。其中和患者死亡率相关的是PR3-ANCA,和MPO-ANCA相比较,其的复发率更高,肾功能衰变的程度也越加严重[3]。目前我国AAV的特点是血清ANCA多识别MPO,尤其是MPA,就算医生将患者诊断为GPA,ANCA识别数目也会高达一半以上。ANCA相关性血管炎在各个年龄段中都可以见到,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这和当前研究结果较为符合。AAV发病较为隐秘,当诊断发现时已经累及了各个身体器官,尤其是肾脏器官。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中50例AAV患者肾脏都受到了损伤,但是临床表现不一样。根据临床研究表现将肾脏受累称为AAV相关性肾炎,典型病理为免疫复合物受到损伤,病情程度加重时为新月体性肾炎,出现该症状时,肾功能会快速下降,若是不治疗则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因此AAV累及肾脏时,一定要及早诊断治疗。

肺脏也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经常遇到的受累器官,肺部受累一般出现在早期MPA,而且还会发展成为MPA的首要表现,其中抗MPO相关的MPA在临床期肺部方面受累率是最高的,容易出现出血性肺泡炎,这也是肺间质纤维化的结果,治疗效果很差,使用环磷酰胺治疗会改变当前这种情况。随着肾功能的进展,低蛋白血症逐渐加重,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也会慢慢降低,使得胸腔出现多余液体,如此一来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也会提高;其次,随着肾功能进展,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等[4]。除此之外,AAV的症状还会表现为无力、肌肉疼痛、皮肤病变和神经病变等非特异性症状,以上这些症状都应该引起重视,切不可忽视。

由上可得,AAV经常发病于中老年人当中,而且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尤为复杂,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病,从而忽视该病。合并肾损害者逐渐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差。因此对于此类病的患者一定要考虑到该病日后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以此改变患者日后的预防情况。

参考文献

[1]朱彬,朱晴,李南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自身抗体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l(10):703-706.

[2]吕远帆,帅宗文,张铭明,等.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32例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5):308-312.

[3]张娟,胡大伟,王丽萍,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11):762.

[4]周磊,吴波,段艳红,等.以肺部病变为主要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1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6):1101-1105.

论文作者: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论文_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