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辅导对策研究论文_陈才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辅导对策研究论文_陈才

陈才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知识点较为繁杂,不等式、三角函数、集合、数列等是数学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我们高中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使得我们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抗拒的心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所以,我们应对自己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认真剖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成绩,从而快乐、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36-02

由于近年来中学的不断扩招,致使生源的素质有所下降,学习的困难生的比例大幅度增长,其中数学学习困难生增长比例最大。而学习困难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在课堂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班级角色,兴趣发展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故使学习困难学生走出困境,也成了当前素质教育中优先决的问题,近而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生的问题也就成了家长和教育者的焦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必须了解学困生的成因

1.在课堂上的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磕睡等,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看书少

课前课后根本不会看书,看书也只是敷衍了事,对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只是看到一个表面,而看不到其内涵,导致对概念和定理模糊不清,没法做到真正的应用.

3.缺乏自学能力

如:在看书时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基本的问题,说不清楚自己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十分被动,没有自觉性.

4.课堂上缺乏积极性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5.不配合老师的教学

对于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只是应付,胡做乱做,更有甚者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语言不规范.

二、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课堂教学,适当降低教材难度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比较差的,上课时多注意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一时转不过弯时.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尽可能地采用教具、模型、多举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例子、多打一些比方等.如讲“实数的比较大小”时,可举“上课前叫2名学生上黑板把自己体重写下来(注:这两名的体重有差异性较大的情况)”等直观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讲课时,教师对学困生可适当降低一些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习信心.等到学困生的学习步入正轨后,再提高教学要求.帮助学困生,不仅要注意课堂的教学,而且必须在课后多了解和熟悉学困生学习数学存在困难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克服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也要转变,偏见也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等等;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甚至放弃学习而踏入社会.对于这些学困生,我们要引起注意,随时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我们要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

(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

(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

(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

(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他打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要让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人为导致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为避免学生回答不出而感到尴尬,可把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多设几个台阶,深入浅出,使他们经过思考后能回答正确,从而让学困生尝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信心.

3.加强课外辅导,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地辅导;由于学困生个性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转化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往往教师付出了许多辛勤努力,却收效甚微.即便收到一些效果,但不多时日又旧病复发.于是教师往往会失去信心,甚至放弃.教师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不能有急躁情绪,要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要满怀耐心,做到“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以心教心,以心育心,直到学困生的思想、学业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为了使学困生能对新授内容有所适应,教师可对他们进行课前辅导,并对辅导中用到的旧知识及时补充,以减少因旧知识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增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困生,新授结束后,教师要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分别点拨难点、弄清道理,安排一些他们能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同样尝到成功的喜悦.学困生是课堂学习的暂时落伍者,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已降低了要求,减少了梯度,但由于基础的原因他们有的还是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全部,这就要求教师抓好课外辅导,使学困生既能理解当堂所学,又能把握前后联系,巩固所学知识.对一些学困生我注意对课前预习的辅导,主要是辅导新课所需涉及的旧知识,使学困生领先一步将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基础知识领会掌握,帮他们铺平道路,使他们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新课,以防止新课中的“夹生饭”现象.课后我在批改作业时进行面批,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及时解决,避免了重新跌入“恶性循环”的深渊.在课外辅导方面要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优秀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内容,在课后要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结对互帮小组,让优秀生做学困生学习上的小老师.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利用家访、电访等方法争取他们的合作,利用亲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学困生在家时也能认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思想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因势利导,使学困生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以期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红星.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5):45-45.

[2]王婉琦.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6-46.

[3]王登万.浅析高中数学重难点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00028-00028.

论文作者:陈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辅导对策研究论文_陈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