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热敏腧穴分布部位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兴琼

李兴琼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推拿科 重庆 402100

【摘 要】目的:阐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高发区域,观察热敏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以提高临床寻找热敏腧穴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参照辨证取穴的方法选择经穴和阿是穴,在其附近检测寻找热敏腧穴,观察热敏腧穴与经穴和阿是穴的重合率。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热敏腧穴出现组和未出现组临床疗效,两组临床有效患者显效时间。结果:热敏腧穴与经穴、阿是穴定位重合高;热敏灸起效时间更短。结论:辨证取经穴结合阿是穴,有助于提高寻找热敏腧穴的成功率;临床尽早找出热敏腧穴,能够更早地起效。

【关键词】热敏灸;刺络放血;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效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13-01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和劳力劳动者,初期多见于下肢小关节红肿热痛,常发复发作。我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热敏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但对热敏腧穴的确定普遍耗时过久。为了缩短临床医生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寻找热敏腧穴的时间,笔者自2013年7月~2014年12月对该病患者热敏腧穴分布区域与局部病变部位、经穴的关系及热敏现象出现组和未出现组显效时间进行临床观察,为提高热敏灸的临床操作效率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来源于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1~69岁;病程2小时~140小时,平均(52.18±49.68)小时,采用热敏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方法。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多以多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品,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四周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洁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1.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6]

(1)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

(2)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murexide试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条中6条者:

A、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B、炎症表现在1日内达到高峰

C、单关节炎发作

D、观察到关节发红

E、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F、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G、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H、可疑的痛风石

I、高尿酸血症

J、关节内非对称性肿胀(X线片)。

K、不伴骨质腐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片)。

L、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上述(1)(2)(3)项中,具备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选择纯艾条作为腧穴热敏探查的灸材。保持诊室安静,可适当运用轻柔的音乐,适温,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体会艾灸时的感觉。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灸的手法与位置。寻找热敏腧穴,以清热、利湿、通络为治疗原则,参照经穴的定位,综合文献报道[3],取双侧的脾俞、胃俞、肝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共20个腧穴,同时取受累关节局部阿是穴。在上述经穴与阿是穴附近,按照热敏穴判定标准[4]对探查部位进行定性检测寻找热敏腧穴,并进行对比。

刺络放血治疗:在痛点处取一点常规消毒,先用左手固定患肢,右手持华佗牌0.35×40 mm毫针向痛点肿大中心直刺0.5~0.8寸,然后提插捻转2~3次,快速拔针,患处即少量出血,用消毒干棉球将血擦净,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调节(忌辛辣肥腻之品和高嘌呤饮食),多休息,进针部位保持干净以防感染。每天治疗一次,5天为一疗程。

2.2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表达,经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具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热敏腧穴与经穴、阿是穴的定位比较。以经穴定位为中心,热敏腧穴中心点落在其半径2.0 cm范围内重合,落在半径2.0 cm范围外的区域为不重合。观察组60例疗程共找到146个热敏腧穴。分别得出热敏腧穴与经穴和阿是穴的重合率。见表1。

3.2热敏现象出现组和未出现组临床疗效及百分比比较。在5次治疗过程中,出现1次或以上热敏现象者即为热敏现象出现组,共;无热敏现象者即为未出现组。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评定,见表2

4 讨论:

4.1 热敏腧穴与常规辨证所取经穴的重合率为67.81%,敏腧穴与阿是穴的重合率为22.60%,二者之和达90.41%。由此可知,在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下,辨证所取经穴和阿是穴所在区域为热敏腧穴发布的主要区域,临床应该在这些区域中寻找,提高寻找的成功率。

4.2 热敏现象出现组和未出现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有效率大致相同。但是两组在显效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热敏灸能够更早地起效。

参考文献

[1] 康明非,陈日新.论“反应点”与腧穴[J].江西中医学院学2006,18(3):37—38.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 (6): 410—413.

[3] 徐西林,杨裙,张晓峰.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17—18.

[4] 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

论文作者:李兴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热敏腧穴分布部位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兴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