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工作发展之我见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工作发展之我见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工作发展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审计工作论文,条件下论文,我见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在未来十五年内在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将引起整个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诸多变化。虽然我国社会各方面在开放改革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配套设施和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中的不足,我们难以在市场经济中强化自我约束。

一、市场经济的特点使得加强宏观调控成为必然,而审计监督是建立健全经济监督系统的重要一环。

我们处于市场之中,耳闻目睹着市场中各要素的流动,的确领略到了市场经济的许多优点:它使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平等的姿态进入市场,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实现产品的价值,满足自己的消费;它的竞争机制和破产法则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优胜劣汰;它的利率机制、价格机制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使社会有限资源在市场上合理流动和配置。市场经济的所有这些特点,使其区别于计划经济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市场经济必然有其不尽人意之处: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的引导和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自发盲目的,它很可能因为不能达到资源宏观配置的最优化而导致两极分化,激起社会矛盾,引起“市场失灵”。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这种缺陷,须建立起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而建立健全经济监督系统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市场经济中越发体现出其重要性,并逐步形成了由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机构组成的审计监督体系。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成效是显著的,分别在1995年和1996年为国家增收节支150多亿元和280多亿元。尽管如此,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好多问题:国有企业普遍亏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内部由于人员冗余,规模过大,效益低下;广大民众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在彷徨不定中涌入股票投机生意,而市场上的违法乱纪现象困扰着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都要求发挥经济监督体系的作用。审计,则更应在这一体制转变中勇挑重担,发挥其公正、监督职能。

二、我国的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发展取向。

(一)国有资产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为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提供有用信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政府审计的重点。

“产权界定与明晰”是市场经济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只有将国家财产所有权和其经营权区分开,并分清楚哪些是国有财产,才能根治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表现为多种方式,是由于各种形态资产的数量变动引起,也可能是因资产经营收益不实甚至经营亏损引起,在会计上表现为帐实不符,帐帐不符,帐外资产多,这样就为单位、个人侵占国有资产开了方便之门。作为审计部门,就应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具体操作起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帐目入手,应用检查、监督、观察等方法,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存量进行审查,针对帐实不符、帐帐不符等现象予以查明。

2.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进行审计。包括对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等基础工作进行审查。资产管理各部门组织上的独立性是搞好管理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各个环节才能相互约束、相互监督,从而保障资产的完整。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别对这些工作的实施者、实施过程、实施结果进行审计,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的重要一步。

3.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重点审计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例如对于那些由于固定资产变动和长期投资引起的资产流失,可以从建设项目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报批程序等方面进行审计。

4.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中,应使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参考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指标。这些指标是:

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

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0%

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亏损企业以减亏额作为保值增值指标)

税后净利

②净资产收益率=─────×100%

所有者权益

税后净利

③总资产收益率=────×100%

资产总额

(二)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承担者,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活力的有无直接关系到市场的繁荣和国家的经济振兴。在市场经济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而且由市场以其风险机制和竞争机制等的相互作用来评判企业经营的好坏,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要在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从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运用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来评价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为企业的决策部门和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审查。现代经营者日益注重成本效益原则,十分重视成本核算、收入及支出的监管,因而经济效益的审计,应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放在首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企业为维护本单位资产完整性,保障经营业务的正常有效运行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性而形成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的控制系统,它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步骤。内部审计中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审查,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据此向管理当局提出改进建议。因为管理的高效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内部控制的审查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另外,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查,决定着审计后续工作的进行。如果内控是有效的,那么控制风险的降低可使审计人员考虑减少后续实质性测试的内容,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这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2.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应将建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定量分析的工具。这样,一方面可通过指标的高低评判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另一方面通过对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从而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建设性建议。这正是经济效益审计区别于财务会计审计的独特之处。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生产、流通等领域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它不仅以一定的综合值显示出该企业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以一定的数值显示出它在生产、管理和流通领域的经营状况。因此,作为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是包含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的指标体系,而且应该以一定的综合指标为中心,辅之以若干分项指标。作者认为,该指标体系应以收益性指标——净资产贡献率(又称净资产收益率)为中心,辅之以流动性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和应收帐款周转率,安全性指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以及利润指标——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等,构成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当然,使用这些指标时,应符合企业的经营性质和行业状况,选取恰当的指标及标准值。这样,就便于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来控制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三)积极建设我国民间审计队伍,搞好搞活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

在发达国家,审计发展的水平和程序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为标志,还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为特色,这是我国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值得借鉴的地方。市场经济要求在全国建立起信息市场,而审计信息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上行为人据以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来源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注册会计师审计无论从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上讲,还是从适应市场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程度上讲,是最适合市场经济的审计形式。因此,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刚刚兴起的我国,应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适应市场的要求,积极建设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队伍,促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另外,目前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国有企业的改组,企业的分立、终止和清算,以及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等工作,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的参与。

标签:;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工作发展之我见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