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的内化_道德素质论文

论“治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的内化_道德素质论文

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化论文,道德素质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治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2)05-0107-07

依据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需要经过两次转化,即“治道”内化与实践外化。所谓“治道”内化,是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大学生将社会要求的“道”(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融入自身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显然,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方式,是现代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科学规律,大力探索和准确把握“治道”内化的教育思想及其操作模式,形成特色的“治道”理念,开辟高效的内化途径,建构规范的运行机制。

一、理念:以为人之道为核 以为学之道为本

“治道”内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在素养的基石与根本。“道”包含“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两个方面。“治道”内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整合高校的教育资源,按照当代社会的主流道德要求,注重方式途径的内化,着力大学生精神品质的打造。这就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为人之道为核、以为学之道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为人之道:思想灵魂的内化

中国古代哲学对为人之道的讨论非常丰富,孔孟的学说中可见一斑。孔子的为人之道是仁与礼的统一,孟子的为人之道张扬“仁义礼智”。[1](P1213)为人之道是为人的准则,是大学生如何为人处世的方法原则。毫无疑问,正确的为人之道,可以指导大学生洞悉人生真谛,净化心灵,提升自我。“治道”内化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将社会要求的“人道”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显然,其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建树正确的为人之道,实现思想灵魂的内化。

为人之道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理念,具有自身内在的本质内涵和特定要求。应当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从“核心价值观”、“党团政治观”、“民主法治观”、“人文和谐理念”和“感恩奉献精神”五个方面,在大学生的灵魂深处建树起正确的为人之道体系。其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学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中坚力量,只有建树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自觉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认同和运用核心价值观分析和处理问题。“党团政治观”是指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助手共青团的宗旨、政治主张与其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观察、分析党团现象与问题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P389)大学生党团政治观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理想追求和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同,也关系到我党的前途与命运。“民主法治观”是对国家民主法治思想、模式及建设成果的看法,是对国家政体的态度。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治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全的民主法治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民族文明的必备要件。“人文和谐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解读。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建设人文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对人文和谐理念的认识和实践,不仅决定了人文和谐理念的品质,也决定了人文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感恩奉献教育”是知恩、施恩、服务、奉献的人文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只有通过感恩奉献教育,才能强化大学生的感恩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升华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感。

(二)为学之道:精神基础的内化

“为学之道”是为学的行为准则,是大学生求学、治学活动的方法原则。中国古代对为学之道的讨论全面鞭辟,从荀子的学说中可窥见一斑。《荀子·劝学》推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P2)就是强调学识对行为指导的重要性。事实上,正确的为学之道,可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学术态度,提升学术精神,增强学术品格和创新能力。“治道”内化另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将人类凝结的“学道”内化为自己学习行为的准则和精神追求,核心是要帮助大学生遵循科学的求学、治学之“道”,实现精神基础的内化。

“为学之道”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样具有自身内在的本质内涵和特定要求。应当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从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学术品格三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建树起正确的“为学之道”体系。其中,正确的学术态度,应该以诚实为本,以求真原创为质。学术活动中讲证据、合理性,反对弄虚作假与华而不实,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客观的原则。正确的学术态度可以指导大学生认真地投入学术研究,遵循学术规范,矢志学术创新。学术精神是学术活动中学者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是学术界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奉献科学的思想境界。良好的学术精神推动学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良的学术精神则会消极阻滞学术的进步。大学生的学术精神是大学生人生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观的标志之一,是其在学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高等教育的治学水平。学术品格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界及社会共同认可的学术研究品格,诸如谦虚、勤奋、严谨、求实的等。学术研究品格是学者们学习的典范,高尚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潜心钻研,形成虚怀若谷、儒雅倜傥的科学人格。总之,“为学之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基础,是大学生应该内化的学术灵魂。其中,学术态度倡导刻苦好学、博学笃行,学术精神推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学术品格强化谦谨诚信、严谨治学。只有将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和学术品格三者和谐统一,才能把大学生的“为学之道”推向至上境界。

二、途径:主导定向 渗透拓展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治道”内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方式。其具体实施必须沿着科学的途径运行。高等教育学的方法理论告诉我们,德育的途径众多,诸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通过党团活动和日常思想工作进行德育等;[4](P289-29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坚持方向原则和渗透原则,遵循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5](P205-218)到底应该如何主导、如何定向,怎样渗透、怎样拓展,都是必须深化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主导: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向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内化中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主导功能是指教育主体对大学生的疏通引导,启发开导,教习传导以及选择导向。[6](P96-97))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内化的主导方式多样,其中,最核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7]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8]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内化中的主导功能主要有:一是作为大学课程的灵魂,它是大学生所有课程政治方向的决定因素。二是作为大学生育德的关键,它是一种专门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三是作为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的摇篮,它通过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教学,不仅让大学生在概念辩证法与社会-历史辩证法的互动中,锻炼思维的概括性、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融为有机的整体,转化为大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把握历史与人生发展的理论眼光与实践智慧。

增强思政理论课的主导功能要瞄准三个着力点: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一以贯之地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要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9](P382)的原则,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与精神实质。二要注重改进教学内容,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向的针对性。要注重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加“大学生生活导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咨询”等内容,注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导向的实效性。三要加强在社会实践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向功能的深度和广度。

(二)定向: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功能

导师是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化修养的第一人,肩负着学业指导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双重责任。导师既能塑造出一个大学生,同时也能毁掉一个大学生。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使那些最好的导师也不会否认在指导学生时犯过一些错误。[10]因而,导师应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强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导引力。

导师指导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内化修养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导大学生的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11](P150)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传道”是导师的首要任务,这里的“道”,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的思想道德准则。二是指导大学生的为学。导师在传授学生学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指导学生建树高尚的学术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包括优良的学风学态、崇高的学术品德等为学之道。其影响不仅延续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更会渗透到大学生终生的学术生涯。三是指导大学生的事业。导师能帮助大学生增强直面竞争的胆魄,建树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指导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兼顾国家与集体的长远利益,在奉献社会的同时成就自己的辉煌。

导师导引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化修养的途径很多:一是导师的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P136)导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学生的表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自然就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修养起着无形地导向作用。二是在与学生的密切交往中加强导向。导师应该以人为本,积极地在思想上关怀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经常与之交流,充分发挥自身良师益友的角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思想道德内化修养的点拨和制导。三是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导向。要善于将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化修养的指导融入教学、科研活动中,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具体培养环节的全过程。

(三)渗透:不断挖掘专业课的育人功能

专业课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也是“治道”内化的主要载体,它的重要特色是渗透育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8]专业课的渗透育人,是指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培训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教书育人活动,达到促进大学生“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潜隐的教育目的,可以使人们消除逆反心理。”[13](P103)专业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这些课程所蕴含的精神与态度,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截了当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言,专业课则把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潜隐起来,以巧妙的方式,在学生无反感、甚至积极的参与中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围绕同一目的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4](P287)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灌输,能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耳熟能详;通过专业课的隐性渗透,能让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变得生动有趣。

大力挖掘高校专业课的渗透育人功能,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治道”内化之需,更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其一,专业课的渗透育人是专业课教师的光荣职责。“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5](P108)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同时,都有义务同时负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其二,专业课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列宁就曾深刻地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16](P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是学校各科教学的首要目标,也即无论教授何种课程,都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17](P134)其三,专业课教师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优势。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曾指出:“教师是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人物’”、“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人物”[18](P289-290),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有决定作用的因素”[18](P58)。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辅导过程中,容易发现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中潜隐的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四)拓展:努力提升学术沙龙的互补功能

学术沙龙是大学生们自发组织或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的系统专门的小型学术研讨活动,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讨论学术、交流思想、各抒己见的小型聚会,是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术沙龙是大学生课外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治道”内化互补功能的主要形式,更是保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沙龙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兴盛于17世纪的法国,是小型的非正式的社交场所,志趣相投的名人,尤其是学者或者艺术家,相聚在那里,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地传播信息,从高谈阔论中吸取智慧。学术沙龙一般定期举行,以营造学术思想交流平台、引领时代学术风范为宗旨,注重提倡优秀学术品味和思想创新。学术沙龙兼具沙龙的特点与学术的主题,同时还能弥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过程中沟通途径的不足,在学术和思想的交互影响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平等、互动、并以学术为基础的氛围中渗透着思想道德观念的交流,特别是在思想交锋中相互促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治道”内化。

学术沙龙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内化中的互补功能主要有:一是自主意识的培养。学术沙龙的主题一般都是精心组织安排的,目的明确,但表现形式生动,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使大学生动之于心,见之于行。学术沙龙为大学生自由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大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才提供了阵地。学术沙龙以非正式化的民主讨论为主要形式,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因而学术沙龙能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使志同道合且趣味相投的大学生能够交流思想,既互相挑剔又取长补短。沙龙是个平台、是个载体,其自由的风气使得参与者自愿结合,自由谈论,各抒己见,能够激起参与者的情趣,激发其灵感。其自由的学风能够引导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内化。二是创新精神的开拓。学术沙龙一般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学术领袖,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出并引导讨论前沿的学术问题。参与者一般都有一定的学术爱好并初具一定的学术修养。学术沙龙一般不以解决某个学科的具体问题为目标,而以创新为灵魂,探讨如何创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学术沙龙营造的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和交流,敢于竞争,大胆创新。学术沙龙一般规模较小,议题简单,人数不多,不同于大型的社交活动,其探讨的话题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启迪性。三是实践问题的落实。学术沙龙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方式。其形式主要是围绕中心思想,开展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多取向的对话和辩论,步步深入,诱发灵感,开拓思路,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引起联想,是很好的集体思考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沙龙承载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术研讨交流之中,使大学生在参与学术活动的体验和交流过程中深入探讨实际问题,感受、领悟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机制:道律固本 激励联动

所谓“治道”内化机制,是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作用方式的总和。“治道”内化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客观要求构建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保障。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伦理学方法论中的基本方法和综合方式,“治道”内化应该是一个道律固本、激励联动的动态运行机制,具体可展示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学道”为内核的道德基础机制

“学道”即为学之道,核心是严谨治学。其基本要求是追求真理、科学诚信、实事求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锲而不舍。学生以学为主,学习生活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载体,所以,学道是大学生为人、修身、处事的基础与凭借。

做学问与做人是相统一的,“为人治学,其道一也”。[19](P75)《大学》中的“格物明德”[20](P4),“格物”意为修身的起点要从格物致知开始,而“明德”是大学之中最高的为学之道,意为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学道是人道的基础,人道是学道的发展方向。因而,学道是大学生道德基础机制的内核。

以“学道”为内核的道德基础机制不仅要求从理论上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应用方面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抓教师队伍建设,以“教道”促“学道”。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注意在岗教师的培训和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有人的使命感,提高教书育人意识。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促进优良氛围的形成。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各项工作,形成良好氛围。三是抓思想教育,促学道发展。要注重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学生思想状况的专项调研,正确引导,促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四是将学道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学涯发展相结合。从学生入校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着力点在于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和成果。五是以文化建设和专业实践活动促学道发展。大力宣传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优秀学生典型,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肯定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以此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

(二)以“人道”为内核的道德升华机制

“人道”即为人之道。为人之道,以德为先。其基本要求是躬身践行,从善如流;砥砺品质,励精图治;涵养心智,德才兼备;达观笃定,理想远大;明理守操,平衡心态。学生也是社会人,为人处世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载体,所以,人道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升华。

人道的作用非常关键。能否提供一流的氛围,将大学生导向正确的人道方向,决定了大学生能否深入科学前沿并开展一流的工作,决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水平,最终也必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而,人道是大学生道德升华机制的内核。

要建立以“人道”为内核的道德升华机制,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开创良好的思想道德之风,主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导引,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实时的思想导引,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专业导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专业思想。适时地对大学生施以专业导引,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专业的特点、优势和前景,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热爱专业、奉献专业的精神,增强信心,激发斗志。三是发展导引,促进大学生德才兼备地发展。引导大学生涵养心智,树立远大理想,及时鼓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大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让大学生的特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激励”为主旨的联动教育机制

“激励”,即激发鼓励[21](P174),内含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激励,即通过对正确思想和道德行为给予肯定性评价,并予以适当的奖励,使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得以弘扬。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受教育者思想矛盾转化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教育者通过有益的方法,激发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实践过程。激励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先进思想、高尚品德等予以肯定,实际上,它是社会对个人和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性评价。

激励能给大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特别是给其内心带来满足感,诸如自豪感、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幸福感等等。“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22](P345)激励实际上也是对大学生不道德行为、不正确思想的否定,因为肯定了正确东西,也就否定了那些不正确的、错误的东西。思想道德建设的激励,是一种大学生“治道”内化的激励,是用社会所张扬的“道”鼓舞、鞭策大学生的方式。这种激励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可持续进行。这种激励不是某几个人或某几个部门可以完成的,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需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师齐抓共管的作用,需要各个部门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需要将激励应用于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中建立联动实施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大学生“治道”内化的激励,一要完善机构,创新体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工团师齐抓共管的体制,真正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治道”内化的任务落到实处。一定要变“党务干部和辅导员少数人做的事”为整个学校和全体教职工、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做的事。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23](P226)二要健全制度,强化保障。要构建科学的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诱导制度、行为导向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平台运行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并实现社会制度与学校制度的对接配套,确保大学生“治道”内化的常态进行。[25]三要创新手段,全面激活。要注重环境激励与情感激励的结合,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的结合,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的结合,集体激励与个人激励的结合,因人、因地、因事巧妙地运用激励手段。四要定期评估,扬善抑恶。“德育工作的质量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德育评估工作是使德育由软变硬,由虚到实的重要措施。”[24]要通过定期评估,督促相关单位及个人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发挥激励的正强化和负强化作用,通过外部条件来调节、规范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标签:;  ;  ;  ;  ;  ;  ;  ;  ;  ;  ;  

论“治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的内化_道德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