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改善人力资源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力资源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认为,由于我国的资源可供量与需要量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因此,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关键是改善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2.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优化人口素质。3.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投入结构。4.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5.改革分配制度,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同等参与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内涵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后来一些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从本学科出发,提出了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想上还是一致的。基本意思有三个:(1)“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必须发展。经济不发展,任何问题都无法解决。(2)经济中人口、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3)发展必须持久稳定,其标志是按人平均的世界财富,不应当随着世代的更替而下降,当代人的发展不能靠牺牲后代人的发展去维持。犹如世界银行负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副行长塞拉杰尔汀(1995)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给予子孙后代和我们一样多的甚至更多的人均财富。”

从中国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

首先,是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客观要求。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非常有限。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少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石油为1/8,天然气为1/20,森林为1/7,草地为1/2,水为63%。在未来的岁月里,如果不走持续发展道路,不用说满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就是当代人的发展,许多资源也将难以支持。《2000年的中国》课题组的学者曾经假定,国民经济继续以现有方式增长,年增长速度为7.5%。在这个假定下,他们对2000年中国资源供求缺口作过分析(见下表)。

2000年国民收入以7.5%的速度增长时一些主要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资源 水 能源森林蓄 生铁铁矿

(亿立方) (亿立方) (亿立方米) (万吨) (亿吨)

可能供给的量 6499 12 121 577013.5

增长的需求量 684115-12 200 7500 3.0

供需缺口量1063 6-1279 17301.65

缺口程度%15.633-5040 2355

资料转引自《企业家》1996年第3期第6页。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源数量与资源的可供量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未来的年代如果继续实行传统的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必然走向死胡同。

其次,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恶化的生态环境要求持续发展。1985~1993年,全国废气排放总量年均增长5.1%。由于废气排放量增长过快,酸雨区面积逐年增加。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水体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和推算,全国七大水系有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全国有一半的水体不符合渔业水质要求,1/4的水体不符合农业灌溉水质标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面积有增无减。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期增加20万平方公里。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北方地区沙漠化面积由50、60年代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长到80年代2100平方公里。全国现有草地4亿公顷,其中严重退化达7330万公顷。

再次,是巨大人口压力的客观要求。目前全国总人口已突破12亿,占世界人口的21.4%。人口膨胀必将带来消费膨胀,这又会加剧资源、环境的压力。人口众多,但科学文化素质低。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必须也只有通过协调发展才能解决。

最后,我国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和政策框架。我国在80年代已经把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保护耕地列为三大基本国策。在条法方面,我国现在已有5部环境保护法,8部资源法,300多个环境标准。

二、人力资源质量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比如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转过来,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人力资源素质不高,高质量的企业家队伍尚未建立起来,等等。但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劳动力素质,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现代经济发展证明,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言,物质资本的多寡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1)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它不仅能开发自然资源,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其不足。二战后,日本和西德物质资本相当不足,资源奇缺,没有先进的技术,但由于它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合理地组合生产要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弥补了其资源、资金、技术方面的不足,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2)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发挥倍数效应。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提高劳动者素质,实际上是增加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者技能的搞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按倍数计算的。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1900~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加4.5倍,利润只增加3.5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利润却增加17.55倍,利润增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5倍。[①a]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突出的问题是,总量丰富而质量偏低。其表现:(1)文盲半文盲多,青年文盲占1/3强。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文盲率为15.9%,全国共有文盲、半文盲1.8亿,占总人口的22.2%,其中青年竟占了36.1%,意味着我国有6500万青年几乎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在打工潮、经商潮的强力冲击下,全国每年约有200万青少年失学,这其中又将有大量新文盲出现。(2)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在全国近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中级分别约为80%和18%,达到高级的只有2%。全国已评聘的技师只有34万人,高级技师不过2000多人。[②a]青年是我国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它们的技能更令人担忧。团中央青工部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城市企业8000万青年职工中,实有技能达到高级工的比重只有3%,达到中级和低级的比全国城镇职工平均水平分别低8个和高7个百分点。(3)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且面临着巨大的流失。仅以职工文化技术结构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市为例,工业系统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仅占3.55%,中级只占22.38%,分别比实际需要相差2个和18个百分点。广州市一度曾以它的独有优势吸引全国人才,人才总量达到40万,但要实现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才总量需要达到86万人,即每年净增加4万人,但现在每年只能从高校、中专毕业生和正常渠道进入2万人。[③a]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就是在科技专业人员十分稀缺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外流、早逝、改行三大漏洞的大量流失。

人力资源素质可以具体分为能力素质和精神素质两个方面。上面所言为能力素质,精神素质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劳动积极性不高。据中国社科院调查,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平均得分仅0.548分,显见其能力的发挥是较差的;职业道德水平差,许多人工作不负责任,缺乏起码的行为规范,甚至利用职业岗位这种“资源”牟取不正当利益;相当多的人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态度上消极、保守,缺乏竞争、创业、开拓的主动精神,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

上述诸多情况说明,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和采取其它改革措施,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改善人力资源质量的若干建议

1.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转变观念,首先是转变“官念”。要求各级官员转换思想,真正懂得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战略。中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物质资源、资金都相对缺乏,不论从长期角度看,还是从当前的发展角度看,中国都只能走开发人力资源的道路,通过对于“人”的强化利用来发展经济。人口众多并不意味着必然落后,人口之所以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素质低下,因此,越是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越是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越是建设资金紧张,越是要强化人力资本投入。总之,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应成为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2.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优化人口素质。人力资源数量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人力资源质量与人口数量成反比。该规律也适用于发展中的我国。因此,“控制人口,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未来半个世纪我国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

3.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强度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材料,1992年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5.7%,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而我国多年在3%以下徘徊,人均教育经费只有美国、日本的1/150,印度的2/3。[①b]教育投资不仅数额少,而且投资结构也不合理。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初等教育发展不足。为此,第一,要广开财源,大力吸收企业、民间、国外投资基金等多种来源的资金,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第二,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大大增加教育财政支出,使教育经费短缺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第三,教育投资的重点放在扫盲教育、基础教育,重心是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我国国情看,限于财力物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因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强化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前提下主要负责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4.加强思想教育,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为此,要大力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加强市场经济道德观教育,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加强形势教育,使广大劳动者提高劳动积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竞争、创新、开拓的主体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劳动者思想素质水平。同时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为劳动者提高思想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5.改革分配制度,把人力投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资放在同等位置,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诸多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经营者和普通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技术的热情。其症结无不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突出的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偏低,一个高级技工的收入顶点是相当于科级干部的数百元收入,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是风毛麟角。说到收入低下,习惯做法是提高工资。其实,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工资是为了劳动者能力恢复的费用支付,它与固定资本为了重置提取折旧的区别仅仅在于:工资是为了生产中劳动力的重现;折旧是生产中物的条件的重置。在正常条件下,提高工资是表明劳动力支出增大而要求补偿增加。显而易见,通过提高工资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劳动者学习技术和更新知识的积极性的问题。

我以为,根本之策还是在于承认人力资源投资的资本属性,与物质资本共同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众所周知,劳动者学习文化、技术、更新知识时要与物资资本投资一样支付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既然物质资本投资者可以获取资本收益,按照资本平等的原则,人力资本投资同样要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如果人力资本投资仅仅只有成本补偿而无资本收益,它的投资积极性是不可能高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积极性。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包括经营者和科技人员)是根据收入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身发展方式的。如果社会所提供的机会不是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或者说不通过提高自身素质而能获取更多收入,从而劳动者技术进步的“机会成本”过大。那么劳动者当然就会放弃技术学习的投资,而转向其它获得收入的机会(比如改行)。尽管这些机会对有些资产特定性很高的劳动者来说并非合算,但这并不违背市场原则。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产权明晰的要求,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劳动产权制度,以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使劳动者真正按照劳动付出和贡献大小获得劳动收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以保证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另一方面按照劳动者对其素质提高的投资量获得资本收益,以强化提高劳动技能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科技人员、经营者投资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

注释:

①a 《江汉论坛》1996年第7期,第61页。

②a 《经济参考报》1996年8月10日第3版。

③a 《科技日报》1996年3月8日第7版。

①b 《国际商报》1995年11月13日第5版。

标签:;  ;  ;  ;  ;  ;  

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_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