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青林

刘青林

射洪县中医院功能科 四川射洪 629200

【摘 要】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和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经直肠超声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体表超声检查和经直肠超声检查,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85例患者中有53例经过体表超声检查确诊,准确率62.35%;有73例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准确率为85.88%。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体表超声检查,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直肠超声;肛瘘;诊断;应用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一种肛管直肠出现概率较高的疾病,通常是因为肛周脓肿、溃烂等原因造成的。近年来,患有肛瘘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早期的准确诊断与治疗是减轻肛瘘患者病痛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肛瘘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的关键是准确诊断内口的位置和瘘管的走向及其与括约肌的关系,明确支管的数目、走向与括约肌的关系尤为关键。因此,这就对肛瘘的确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是当前确诊肛瘘的先进技术和主要手段,在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经直肠超声诊断属于一种相对先进的诊断技术,此项操作技术操作简单,且影像显示清晰。对此,为了进一步分析TRUS,本文以此为研究视角,通过与经体表超声检查肛瘘技术相比较,探讨经直肠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和诊断效果。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经直肠超声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1.1± 10.3 岁。病程3-9(3.76±0.53)d。85例病例中经手术证实低位单纯性肛瘘4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4例,高位单纯性肛瘘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3例。临床表现:有明显的肛周红肿和疼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波动,部分患者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1.2 方法。对85例肛瘘患者均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和经体表超声检查肛瘘两种检查方法。经直肠超声检查开始时病人采用左侧卧位,将套有避孕套的探头轻缓伸入直肠,仔细辨认直肠下端及肛管,详细记录瘘管走行及与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和内口的位置,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绘制描述瘘管及脓肿走向的示意图。经体表超声检查时,以病人的肛门为中心,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扇形扫描,发现病变后观察病变的情况,判断病变与肛缘的距离和有无肛瘘发生。常规法及肛瘘的诊断标准参照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表明,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肛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体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P<0.05)。85例患者中有53例经过体表超声检查确诊,准确率62.35%;有73例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确诊,准确率为85.88%。在误诊和漏诊数量上,经直肠超声检查的百分比明显要低于经体表超声检查的百分比。

表1 经直肠超声检查肛瘘与经体表超声检查肛瘘结果比较 n=85

3 讨论

肛瘘是肛肠外科中的常见病,是肛管直肠与肛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一般由内口、瘘管、支管、外口组成。就其特征而言,肛瘘为肛周的炎性病变,病变周围血流信号增多是肛周炎性病变的一大指征。通常,肛瘘男女都可发病,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手术是肛瘘治疗的主要措施,而手术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和处理内口,彻底清除所有感染的瘘管及其支管,避免损伤重要的肌肉并保护好肛门的生理功能。因此,术前准确的评估肛瘘瘘管的走形、数目,内口的位置及支管的分布走形情况尤为重要。

目前,应用于复杂肛瘘术前诊断并能协助寻找内口的影像检查包括:窦道 X 线造影、肛管直肠内超声、窦道 C T 造影、磁共振成像(M RI)几种。在这些诊断和检查技术应用中,不同的诊断方式会取得不同的诊断效果,其技术的诊断的准确率直接关系到外科手术的效果。尽管诊断肛瘘的方法越来越多,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作为一种方便快捷、无创性的检查技术,在肛瘘诊断方面的价值已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经直肠超声检查与经体表超声检查,是目前超声诊断肛瘘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两种检查技术诊断肛瘘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肛瘘的准确率远远高于经体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体表超声诊断肛瘘的准确率并不理想。由此可见,经直肠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率比较高的肛瘘诊断方法,目前在临床中备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经直肠超声检查肛瘘时,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而体表超声检查肛瘘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肛周脓肿进行扫描,从而对患者是否发生肛瘘进行诊断,这项技术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不会感觉到痛苦。因此,对于不同的肛瘘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超声检查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才能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选择手术切口提供可靠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为肛瘘患者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肛瘘的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桂芳,谢昭鹏. 超声检查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超声医学,2015,12.

[2] 陈富军,谢敏,彭旭东,等.经体表高频超声检查在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2):56-57.

[3] Regadas FS,Murad-Regadas SM,Lima DM,et al. Anal canal anatomy showed by three-dimensional anorectal ultrasonography[J].Surg Endosc,2007,21(12):2207-2211.

[4] 熊芳,黄斌,秦澎湃,等.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与旋转式腔内探头术前超声评估肛瘘准确性的比较[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20-24.

论文作者:刘青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经直肠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青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