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_张丹骥

广州紫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0530

摘要:制药和化学工业产生的溶剂和废气污染严重,难以管理,容易引起环境问题。它已成为废气处理领域的关键和难点。文章介绍了制药和化工行业溶剂废气产生和排放的特点。系统分析了溶剂废气处理的现状。针对目前溶剂废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药用化学溶剂废气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药化工;溶剂废气;治理;对策

溶剂废气是汽车尾气和烟尘之后的第三大空气污染源。它属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认为是"十二五"减少污染目标。溶剂废气和有机废气成分相对复杂,包括芳烃:苯,甲苯,苯乙烯等;酮:环己酮,甲乙酮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间苯二甲酸甲酯,香蕉水等;醇:甲醇,乙醇,丁醇,异丙醇等。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常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对于这种特性,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是不同的。排放分布如下:非化学过程为51%,运输为37%,化学过程为7%,燃料燃烧为3%,其他过程为2%。化学公司的无组织排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管道,泵,设备等的泄漏。同时,来自挥发性物质的有害气体被引入环境中。第二是轻石化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石油产品的蒸气在环境中挥发并污染空气。在化学工业中,制药和化学工业占有很大份额。本文讨论了制药和化学工业中溶剂废气处理的问题和对策。

一、溶剂废气产生与排放特点分析

1.1溶剂废气的产生

在制药和化学工业中,生产过程中的溶剂消耗很高,其基本上是低沸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作为废气输送,产生大量溶剂废气。根据调查,溶剂气体占药物化学总排放量的95%以上(按质量计)。根据醇类,卤代烃,苯,醚,酮,脂类和有机胺等的分类,有数十种溶剂流出物,如甲醇,二氯甲烷,矿物油精,甲苯,丙酮,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溶剂流出物。

制药和化学工业中溶剂废气的生产特性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溶剂废气。点源是指来自封闭空间的废气,如反应容器,储罐等;面源是指从开放空间排放的废气,例如废水处理车间。产生的溶剂排放量取决于溶剂的类型(例如沸点等),外部条件(例如温度,压力等),生产过程的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水平和其他因素。通常,沸点越低,溶剂越容易挥发,废气排放量越高。生产过程水平,管理水平和设备水平越高,废气排放量越低。

1.2排放特点

溶剂排放的性质主要与药物和化学产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有关,它们表现在以下几点:

(1)排放点多,排放量大,无组织排放量大。药品和化学产品的产率低,溶剂消耗高。几乎每个生产设施都是溶剂排放的排放点。每家公司都有数十甚至数百种溶剂废气,大部分溶剂废气都很低且无组织。工厂边界处的溶剂废气浓度高。

(2)间歇性排放。反应过程基本上是不连续的反应,溶剂废气也间歇地排出。

(3)排放不稳定。溶剂排放的组成是复杂的,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变化很大。同一组装置可在不同时间排放不同性质的污染物。

(4)溶剂废气具有广泛的影响。溶剂废气中的大多数VOCs具有气味特性,嗅阈值较低,轻微扩散具有广泛的影响。

(5)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反应过程中的物料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事故的危险性高,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好,导致许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溶剂废气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溶剂废气治理现状

(1)源头控制已初见成效:大多数制药和化工企业都引入了清洁生产审核系统,冷凝法已被广泛用于回收溶剂,大多数溶剂都被回收利用。在推出清洁生产后,一些公司将溶剂消耗量减少了50%。

(2)建立更先进的控制溶剂排放的技术,进行点源处理以回收溶剂;在污染处引入精加工和稀释以控制环境。点源处理废气和其他无组织溶剂排放由废气收集系统进行收集,使生产车间环境满足职业卫生和环境要求。

2.2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溶剂废气处理领域,过去使用的大部分技术都是通过活性炭吸附处理的,因为与目前进入中国的日本,美国和欧洲公司相比,中国国内公司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活性炭吸附效率下降速度很快,实际治理效果不好。当使用活性炭处理废弃时,需要经常更换活性炭,这不仅令人烦恼,换下来的活性炭需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处置,导致运行成本非常高。

2.3更换活性炭应该停止生产线的运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由于活性炭吸附过程存在操作问题,操作成本高,再生困难,净化效果不稳定等,许多公司支持非催化燃烧的解吸和浓缩,并且通常活性炭变得饱和。它没有被解吸或更换,污染控制效果也丧失了。事实上,许多废气处理设备的活性炭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更换,环保检查和监测无法跟上漏洞。抗污染成本高,非法成本低。缺乏合适,彻底,简单,易于管理的VOC处理技术和环保部门监测方法的落后是重要原因。

三、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防治对策

鉴于目前溶剂废气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制药和化学工业的废气排放特点,除了进一步严格的环境立法监测,加快适应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环境改善预防和控制废气污染系统的可操作性是防治和控制制药和化工行业废气污染的关键。

3.1溶剂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排放控制标准(TVOC)的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构成了监测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技术基础。由于缺乏可靠和有效的溶剂排放标准,没有污染控制指标可以表征当前环境标准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因此,有必要制定制药和化工行业废气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指标。由于药品和化学产品种类繁多,新产品迅速更新。对于难以实施单一产品TVOC排放控制指标的产品,可制定溶剂回收率控制指标以提高有机溶剂的回收率。

3.2制定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及适用的指导解决方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生产和环保设备水平并提高环境检测的措施或设施的准确性。有必要制定预防和控制制药和化工企业污染物污染的技术规范,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1)概述在制药、化工等行业的废气处理污染的经验和教训,考虑到包括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特点和溶剂废气的特性,并结合环保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为制药和化工企业提供溶剂废气的防污染技术规范。(2)规范制药、化工企业的基本建设要求,包括规划选址,总体布局,工艺规划和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施工支持,消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环境监测。(3)结合清洁生产,过程控制和最终处理,利用末端处理技术工艺,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废气处理技术。

结束语

简而言之,空气污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环境问题之一。制药和化工企业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溶剂排放。因此,制药和化工企业防止和控制溶剂废气污染的关键是选择适当和可行的预防和控制废气污染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水中硫化物[J].林斌.分析化学.2014(05)

[2]水环境污染事件中苯胺的测定与方法选择[J].吕玲.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02)

[3]衍生气相色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周钧.中国环境监测.2014(02)

[4]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J].江蕾,分析化学.2014(03)

[5]高效液相色谱/间接紫外检测法分离测定脂肪胺[J].卜泓.分析测试学报.2014(02)

[6]混合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J].王怡.分析测试学报.2013(12)

[7]化合物的固相萃取净化条件的比较[J].李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12)

[8]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固化后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J].马辉星.复旦学报.2013(06)

[9]广州市海珠区地表水中致嗅物质及毒性分析[J].刘明.湖泊科学.2013(06)

[10]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气中的甲酸、乙酸和丙酸[J].吴星.北方环境.2013(09)

论文作者:张丹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论文_张丹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