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彬
贵阳第一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0003
摘要:最近几年,国内交通建筑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瞩目的成绩。随之而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引起了业界关注,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在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都使用了对应的措施,但公路建设质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自进入WTO后,建设项目入驻国际市场,此时更要增强质量管理意识。路基路面施工作为道路施工最基础的方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稳定性与使用时间。
关键词:路基;路面;质量控制
1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1道路路基方面的问题
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下,一些道路会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路面出现裂缝;在千差万别的地质构造中,有些纵向的构造排布不够均匀,路面表层就会凹凸不平。我国土地构造也存在着多样性,水文条件也各不相同,一些路面经常出现塌陷的情况。综上所述,问题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特别是我国复杂的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存在,使得路面裂缝、塌方等问题时有发生。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道路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当地地质、水文等的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创新性的对公路路基路面方面进行控制。
1.2道路路面方面的问题
道路路面出现问题,其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前面所说,来自于路基内部,另一类来自于道路路面本身。针对路面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路面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不能偷工减料,用上足够好的材料,这才是提升路面质量的最直接手段。另外,路面的质量同时需要施工的工人按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细节都符合国家的法定标准。
2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做好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为了有效地做好对路基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要点: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必须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充分探讨,基于项目方案特点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制订关于工程质量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不同部门职责;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确保遵章操作。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对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全面控制。
2.2做好筑路材料的质量控制
质量合格的筑路材料,是确保道路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必须重视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需采取以下措施:需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充分审查,确保其符合资质要求;在材料进场之前,需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对材料进行按比例抽查,加强对其的储存、保管等环节控制,使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需要;如施工期恰逢雨季,必需做好对材料的遮盖保护工作,减少雨淋对材料的影响,尽量避免雨水渗入材料当中而引起材料的含水量增加,过后需检测材料的含水量,一旦含水量超标,就要及时采取翻晒等措施。
2.3填方段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路堤填方的施工时,首先需做好碾压试验工作,试验路段长度≥50m。通过试验确定填料的各方面参数,如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压实机型、碾压的速度、碾压遍数等指标。将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呈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后,再进行下阶段环节施工,并参考这些工艺参数来指导施工。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测定,压实过程中应对填料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压实后应检查填料的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做好临时排水和防护措施(如路肩培土,草袋护肩等),避免路肩和边坡受雨水冲刷造成拉槽、坍塌。路堤施工按照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施工技术要求执行,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后再填筑路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挖方段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前需清理开挖路段的杂物,如杂草、碎屑等。路基施工严格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执行,对开路基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信息。路基挖方施工前应核查地面横坡,确定边坡开挖线,应从上向下开挖,采用机械开挖,禁止任何形式的爆破,严禁掏坡脚施工。需设置完善的临时排水设施,便于在雨天能及时将水引入附近的排水沟中。
3路面质量的控制要点
3.1原材料
在应用原材料时,道路施工必须满足作业要求与质量标准,原材料质量是否满足作业标准将直接影响路基路面施工。但在现场作业中,很多承建商并未按照质量要求作业,在使用原材料时把不达标的材料投入其中,为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效使用,这都影响了材料稳定性与使用性能。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还受交通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施工期间未能很好的放置原材料,随意摆放的情况严重,原本质量达标的材料长期搁置在空气中,很可能受外界因素影响减小质量标准,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锈与变形。
3.2运输搅拌
沥青性质关系着混合料质量,在使用沥青前必须做好检测工作,让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从搅拌时间来看:搅拌周期越长,混合料就越均匀,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时间最好以所有矿料全部覆盖、混合料搅拌均匀为宜。烘干之后的集料含水量在1%以内,加入沥青拌合料后,不存在块状、花白料与集料离析的情况。加热时间控制在6h以内,不能多次加热,这样才能避免老化。当拌合设备储料面向自卸车卸料后,不能与摊铺机撞击,通常粗集料会滚向四周车厢,混合料沿着地板车厢滚向摊铺机料斗,而细集料留在其中,这样才能减少卸料离析。为了避免卸料期间出现集料离析,在卸料期间最好分成前中后三次卸料,并且一次性卸载储料仓提供的卸料,这样才能确保混合料温度,避免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对于气温较低或者运距较远的运料车最好增加篷布,由于料仓提供的料多为中间细料,周边料粗,运料车的运量会结合能力与运距进行增减,一次卸料很可能让粗集料出现离析的情况。在运输期间要避免紧急性刹车,并且摊铺速度与拌合能力有所富余,这样才能控制好由于振动出现的离析问题。
3.3摊铺
为了确保沥青面层符合平整度要求,必须把握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不间断、均匀、缓慢、连续的摊铺有助于提高路面平整度,让铺面生成搓板。当前的摊铺机大多数为自动找平,摊铺过程必须连续,一旦操作失误或者不够重视,很可能影响停顿处的平整度。在供料跟不上节奏的情况下,摊铺就会中断,基准线由于张力不够或者间距太大出现问题,所有摊铺与拌合能力必须匹配,摊铺过程不能停机,若出现暂时断料,摊铺机的气压超限,需立即停止振捣或者接通加热器,事实上摊铺机很容易打滑,所以摊铺温度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这样摊铺进度才能一致。若气压太低,原有的摊铺速度很可能影响受力系统,履带式摊铺机松紧超限就会让摊铺速度出现脉冲,熨平板上下浮动,路面平整度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会让单位混合料受振捣出现变化,摊铺是结合预先设定进行控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个精确的基准线。
4结束语
总之,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道路建设的路基路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相关企业对于道路建设的质量一定要重视起来,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多种环境、人力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所以提高道路路基路面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张惠邦.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21.
[2]李羚.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4839.
[3]亢晓波.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7):133.
[4]周德煜.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11(7):147-148.
论文作者:李兴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卸料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含水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