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彭君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医院 311300

摘要:目的 了解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相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疗程为期30天的Clayton 康复方案,对照组中则不采用有关康复锻炼。对患者疗程前后的相关临床症状,结合Fugl Meyer 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BartheI 指数的综合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较大程度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Barthel 指数提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

脑梗死偏瘫是一种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影响大,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1]。有研究报道指出,对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2]。本研究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5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将116例经脑 CT及MRI检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偏瘫,生命体征均维持稳定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4-79岁,平均63.0±8.4岁,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26例。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45-78岁,平均62.6±8.3岁,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发现,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每日均经静脉滴注川芎嗪和脑复康以及胞二磷胆碱等有关药物进行一次基础治疗,急性期时可结合具体病情,适量给予20%甘露醇对患者脑水肿情况进行控制。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发病24h之后,每日进行一次为期半小时的康复锻炼。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两方面。被动运动包括:加强患者肩部、腕部、手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部等个关节部位多方向的运动。以平缓柔和的方式,逐渐增加运动幅度,使之逐渐达到最大幅度。再逐渐增加多关节的联合运动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可适当配合使用合适的按摩手法。主动运动则主要为由简至繁的运动方式,由卧位至坐位,再向立位和行走逐渐进行。首先患者可集中注意单个关节的运动,使其他关节处于自然的状态。接着维持特定关节处于特定姿势下运动其他关节。再以相同的方式锻炼,逐渐达到控制整个肢体的状态。接着可结合棍棒操、滑轮操、皮球操以及个别手指操等锻炼,对身体的各关节部位的运动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进行针对性的锻炼。最后,患者可进行行走方面的锻炼。可由坐位练习开始,逐渐锻炼各关节器官的协调以及运动能力[2,3]。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有关康复锻炼。

1. 3 评价方法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照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中的相关判定标准进行评分。并结合简式 Fugl-Meyer 评分法以及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法,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价[3]。

1. 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法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法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国内研究趋势

经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以“脑梗死偏瘫”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与之相关的文献报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详见图1。

2.2 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关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结合康复治疗的实验组,在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以及FMA值和MBI值的得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伴随康复医学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对于患者采用康复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临床实践对于此方式认可度较高。可在患者的有关生命体征维持稳定,没有明显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症状没有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现代医学认为当脑梗死情况出现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结构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及重新组织的能力[4]。因而,采取合理的运动功能模式进行辅助锻炼,可有效的改善和回复患者正常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程度。早期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修复,抑制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也可印制患者肌肉痉挛以及其他病理性的运动的发生,防止关节畸形的发生,同时改善血液以及淋巴循环的状态,促进患者本体感觉以及皮质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对于5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与未采用有关康复治疗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情况经过治疗后,有明显的降低,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FMA及MBI值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采用Clayton 康复治疗方案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减少致残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好的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坚,梁德贞,梁琴等.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125-127.

[2]蔡亦强,郑兢,吴赛珍等.早期起立床站立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2):924-925.

[3]康可歆.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

[4]慕海芹.康复护理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20):86-87.

论文作者:彭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彭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