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CT和X线对诊断敏感的对比研究论文_王猛

(吉林市传染病医院 吉林吉林 132002)【摘 要】目的:对比研究行CT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研究,对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即于确诊前,50例患者均开展了CT和X线,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敏感性。结果:50患者经实验到检查、临床病史观察,经CT检查,检出强直性脊柱炎者47例,检出率94.0%%;50例患者经X线检查,检出强直性脊柱炎者40例,检出率80.0%例。影像学检查,检出率相比X线明显低于CT,差异有意义(P<0.05);在病变检查中,0级、I级病变检出率CT检查明显高于X线,P<0.05;在二级病变检查中,CT和X线相比无差异,P>0.05。诊断敏感性相比,CT优于X线,P<0.05。结论:在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CT和X线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在病变检出率上,CT要明显优于X线,特别是在0级、I级病变检出率,CT检出率较高,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值得推广。【关键词】CT;X线;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306-0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骶髂关节、脊柱附着点出现炎症反应为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以僵硬、腰背部疼痛、脊柱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其也是四肢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早期,病情较为隐匿;多数患者病情早期主要出现骶髂关节受损,如发现不及时,或是不进行早期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残疾,对生活、工作、身心健康均会产生严重影响[2]。因此,尽早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诊断,对提高治疗、预后效果均具有显著的疗效。目前,临床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应用CT、X线检查,但不同检查诊断方法不同,故诊断效果不同。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对比CT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敏感性,纳入5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开展研究。5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28例、22例,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37.57±11.25)岁,病程在1-3年之病,病程均值(2.05±0.55)年。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诊断标准:参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患者腰背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并以腰骶部出现僵硬感,早晨起或是久坐、久站时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两侧或是间歇性出现腰痛、臀部出现疼痛)、实验室检查(患者白细胞计数出现上升现象,血沉率增快,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HLA-B27抗原检测呈现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即IgG、IgA、IgM水平增加,行类风湿因子测定,结果呈阴性)确诊[3]。结合临床检查确诊。同时将合并有恶性肿瘤者、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意识障碍者排除;家属不愿参与研究者排除。1.2 方法50例患者均开展CT和X线检查,即对骶髂关节进行检查。X线检查:在行X线检查时,需加拍胸椎、颈椎、腰椎正侧位检查,同时对于两则的髋、踝、腰关节进行检查。采用X线仪器进行拍片,即针对病变部位、累及部位等均开展X线摄片。CT检查:对双侧骶髂关节,应用CT扫描仪进行连续扫描。层厚为3--5mm,扫描范围:双侧髋关节、部分椎体、双侧骶髂关节等,分析于骨窗、软组织窗进行观察[4]。检查后,将影像学完整的资料整理好,发于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对其进行分析,即分析病变部位、病变累及范围、相邻关节改变情况等。共同给出诊断意见,最后对CT和X线检查图像进行分析,并做进一步对比。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敏感性。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标准,即分析五级:0级为正常,1级:出现可疑变化,仅可见骶髂关节间隙不清,且出现稍有模糊现象。2级:出现轻度异常现象,可见局限性的硬化、侵蚀等,关节间隙没有出现变化。3级,出现明显异常现象,中度或是进展性的强直性脊柱炎,并伴有一项或是一项以上的改变,且关节间隙增宽,并出现硬化、侵蚀等现象,部分出现强直。4级:出现严重异常现象,并有完全性关节强直现象[5]。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21.0统计,变量资料,用[()]表示 ,t检验;定性资料,用(%)表示,()检验,2组数据据差异显著,且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2 结果2.1 CT和X线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分析50例患者经实验到检查、临床病史观察,经CT检查,检出强直性脊柱炎者47例,检出率94.0%;50例患者经X线检查,检出强直性脊柱炎者40例,检出率80%,检出率相比,CT明显高于X线,P<0.05。详见表1。2.2 CT和X线于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检出率分析在病变检查中,0级、I级病变检出率CT检查明显高于X线,P<0.05;在二级病变检查中,CT和X线相比无差异,P>0.05。诊断敏感性相比,CT优于X线,P<0.05,见表2。表1 CT和X线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检出率分析 检查项目 例数 检出率 CT 50例 47(94.0) X线 50例 40(80.0) -- 4.3324 P -- 0.0374 表2 CT和X线于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检出率分析 检查项目 例数 0级 1级 2级 CT 50例 20(40.0) 9(18.0) 12(24.0) X线 50例 10(20.0) 2(4.0) 11(22.0) -- 4.7619 5.0051 0.0565 P -- 0.0290 0.0253 0.8122 2.3CT和X线影像学表现X线:1级:关节间隙不清,2级骶髂关节面骨质受侵犯,关节间隙没有明显狭窄;3级:骶髂关节骨质受侵蚀,关节面毛糙,骨质被破坏,间隙不清。4级:无关节间隙,有骨小梁通过,并出现关节强直。CT表现:1级:骶髂关节连续性欠佳,皮质不清;2级:骶髂关节面变毛糙,周这可见硬化带,间隙无明显狭窄。3级:骨质破坏,间隙明显变窄。4级关节骨性出现强直。3 讨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出现多因骶髂关节出现慢性炎症病变,以炎性现骨化为主要特征,临床多数患者以腰背部疼痛、活动受损及僵硬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进步,到晚期,患者还会出现畸形、脊柱强直等,严重影响功能,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6]。临床统计,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且男性病情较重,但病因无完整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其的出现与免疫、环境、感染等有关[7]。且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会对外周关节产生侵犯,影响髋关节,即关节出现狭窄、关节强直等表现,故尽早做出相应的诊断,对提高疗效有一定意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理出现滑膜炎,病变组织会出现明显的渗出与水肿,且在进展中,还会出现病理变化,即以炎症为主,出现增殖性改变,最后诱发关节骨性强直[8]。因此,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即CT、X线检查来观察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本次研究示:X线检出率明显低于CT;在病变检查中,0级、I级病变检出率CT检查明显高于X线,P<0.05;诊断敏感性相比,CT优于X线,P<0.05。故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可将CT检查做为常规检查诊断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更值得推广。综上所述,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CT灵敏性明优于X线,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谢雷,尹继权,赵添雄,等.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0):1335-1336.[2]高镇伟,杨少民,方卫华.X线、CT和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5):45-47.[3]尚发展,王甲鹏,何超.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3):500-503.[4]施崇敏.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0):106-107.[5]程立平.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58-59.[6]蓝伟君.X线、CT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4):428-430.[7]洪春扣.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6):25+27.[8]聂建.CT与X线、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作用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03):53-54.

论文作者:王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CT和X线对诊断敏感的对比研究论文_王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