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开苦降法治疗30例脾胃病疗效研究论文_寻芳

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合盛村卫生室410327

【摘 要】目的 探讨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 年 2月至2015 年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观察组(n=30)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患者为80.00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对照组患者为16.67 %,P<0.05。结论 辛开苦降法可有效改善脾胃病患者的脾胃不适感,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辛开苦降法;脾胃病;疗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迅速加快,不合理饮食、不规律饮食所造成的脾胃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对脾胃疾病的治疗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通过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传统西医治疗法虽然可以短期内改善症状,但是患者病情易迁延、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理论认为“脾主水谷精微运化”,因此在治疗胃病疾病时,习惯进行“脾胃同治”,从病源处进行疾病治疗[1],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基于此,本次研究采用辛开苦降法进行脾胃疾病的临床治疗,并与传统西医治疗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 年 2月至2015 年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中医辛开苦降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8 例,年龄22~54 岁,平均年龄29.13±5.47 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41±1.76 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 例,女性患者9 例,年龄19~48 岁,平均年龄28.65±5.61 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27±1.51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 患者伴有精神疾病或孕妇、哺乳期内患者;② 患者年龄≥70 岁,或患者年龄≤ 10岁;③ 患者伴有严重的肝、肾、心脏功能病变;④ 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前15 d内,曾接受过其他脾胃疾病治疗;⑤ 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辛开苦降法进行治疗,即 基本处方:人参 6 g、黄芩 6 g、半夏 9 g、干姜 6 g、黄连 3 g、大枣 4 粒、炙甘草 3 g,清窍不利患者加用白芷、石菖蒲,随证加减,痰热瘀阻患者加用瓜蒌、外感暑湿患者加用藿香,随证加减,肺湿证患者加用前胡、桔梗,随证加减,胃胀、反酸患者人参、大枣减量,随证加减,上述诸药加水煎煮,取300 mL水煎液为1剂,1剂/d,bid,早晚各服一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疗效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嗳气、反酸、胃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治疗后患者嗳气、反酸、胃胀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出院后无需使用药物继续治疗;有效:疗后患者嗳气、反酸、胃胀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出院后仍需使用药物进行继续治疗;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脾胃疾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脾胃疾病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疾病,脾胃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果。目前临床上对脾胃疾病的治疗多采用西医治疗法,但是由于西医治疗患者不良反应较多,难以满足人们对临床治疗的需求。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已经有数千年的临床历史,其中辛开苦降法即为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方法,辛开苦降法是我国中医的传统八法之一,属于温情合法,其主要通过辛味药物和苦味药物的联合运用,辛味药升举阳气,苦寒药物泻下通降,两种药物相须为用,达到以偏治偏,以助脾胃升降功能的恢复[4]。本次所使用的基本处方为半夏泻心汤,方中黄连取其苦寒之性,以解胸中燥热,干姜辛温散寒,有助脾胃升降,半夏与黄连配伍,以达降逆止呕之功,桂枝与干姜配伍,增强温脾、散寒之功效,方中辛味药与苦味药合理配伍,共奏“通达气机、缓解积聚”之功,同时中医采用辩证施治,通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证候的变化,对原有处方量进行加减,或针对出现的新证候,增加或减少方中的药物,从而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一方面也通过对给药剂量的合理掌握,有效的降低了因给药剂量不合理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中医辛开苦降治疗法通过进行“脾胃同治”,治标兼治本,在改善患者脾胃疾病临床症状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辛开苦降治疗法通过配伍方中诸药,在对脾胃疾病治疗的同时,对其他脏腑进行调理,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减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辛开苦降法可有效改善脾胃病患者的脾胃不适感,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文军,刘平,刘家良,等.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评述与进展,2011,32(13):402-406.

[2]王全芳.辛开苦降法治疗50例脾胃病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6):2131-2132.

[3]Longacre AV,Imaeda A,Garcia-Tsao G,et al. A pilot project examining the predicted preferences of patients and physicians in the primary prophylaxis of variceal hemorrhage[J]. Hepatology,2008,47:169-76.

[4]王跃明.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7(7):70-71.

论文作者:寻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辛开苦降法治疗30例脾胃病疗效研究论文_寻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