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

唐静[1]2014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微观主体,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利率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决定,在给银行带来利率风险的同时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且存在很多不足和缺点,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首先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种类,并将其分为一般性利率风险和特殊性利率风险,本文第三章利用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能力,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和久期缺口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商业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并评价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本文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一章针对前文利率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了的利率风险日益凸显,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利率风险并且提高自身应对利率风险的能力。现阶段应在充分运用传统理论风险管理办法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利用衍生工具等来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逐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刘湘云[2]2007年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且涉及千家万户;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与管理问题已成为金融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机理存在收入效应、市值效应和动态效应等三种途径,从而银行利率风险计量必须全面考虑这三种效应。其次,基于利率敏感性标准重新划分商业银行业务,并遵循动态、精确和理性原则对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率敏感性业务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识别:研究表明,不同的银行利率敏感性业务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形式有所区别。从操作上讲,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可以分为单一利率风险和综合利率风险;相应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也包括单一利率风险计量和综合利率风险计量两个层次。本文采取“先单一后综合”的利率风险计量路径,先运用各种调整久期分析研究一些特殊银行业务的利率风险计量,如有隐含期权的可赎回债券、含有违约风险的逾期贷款等。其三,从收益曲线非平移和利率期限结构等利率动态行为角度考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计量问题;本文提出,若要测度利率变化对银行未来净值和预期收益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利率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非平移等利率动态行为,来构建相应的随机久期模型。其四,构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基本框架,根据民生银行2005年年报进行实例计算和效率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期权调整久期、违约调整久期、考虑收益率曲线非平移的随机久期和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随机久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利率风险计量精确度。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随机久期免疫模型,结合中国民生银行实例分析得出,相对传统久期免疫策略来说,动态随机久期免疫策略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研究中采用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与特殊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尤其是为了构建一个客观实用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模型,本文在定量分析中非常注重随机积分、随机微分、线性规划及数理统计工具和计算机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①建模方法主要采用动态随机模拟法;②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和广义矩分析法(GMM):③模型检验采用历史数据拟合法。

黄玉娟[3]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迅速上升,利率风险将逐渐上升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利率风险管理也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政策,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缺少科学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新形势,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构建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和研究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文献综述,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分析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来源、利率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等理论。第三部分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通过大量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第四部分对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包括组织体系、利率风险衡量和管理技术、产品定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部分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提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罗志方[4]2011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中最早市场化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利率。本文概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介绍了我国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了西方商业银行识别、测量利率风险及防范利率风险的策略。通过探讨同业拆借利率与商业银行利率结构的关系选取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利率的代表。实证部分选择30天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选用84个样本数据,运用ARMA模型对所选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首先,通过处理得到平稳性时间序列,初步判断模型阶数。然后,通过综合比较各模型的Adjusted R-squared、AIC和SC值,对p和q定阶。最后,验证了ARMA(3,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研究认为,ARMA模型能取得理想的短期预测效果,该模型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来自银行自身,另外一方面来自银行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就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采取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能够在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中有效的管理利率风险,避免遭受损失。同时监管部门也要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各方面,为商业银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夏琦晔[5]2000年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不仅规定银行的整体利率水平,而且确定各个档次的利率水平,而市场融资利率又大大高于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造成实行上的双轨利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本文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为论题,旨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我国利率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阐明商业银行实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势在必行,进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设想,以求达到减轻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使银行盈利结构摆脱传统的存贷利差形式呈多元化发展的作用。 本文分三大部分,思路为:利率风险管理基本原理介绍,必要性分析及现状分析,经验借鉴及管理设想提出。 第一部分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介绍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系统,提出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开展规范化的利率风险管理操作。 第二部分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提出及现状分析。阐明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实施的必然性及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我国目前的利率结构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负面影响。指出当务之急是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状况出发,针对现实的利率结构,实行利率风险管理。 第三部分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设想。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充分利用金融市场,运用金融工具,以实现对利率风险的规避和驾驭。

鲁盾, 石果[6]2003年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的变动平稳且易于预测,利率风险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附属职能。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利率的变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也随之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资产、负债的市值因利率变动而变动,并波及清偿能力,进而引发流动性问题。因此,加强利率风险监控,已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

琚娟娟[7]2008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水平会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会给市场主体造成影响,而作为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商业银行更是直接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利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和净市场价值产生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课题,研究和探索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放松利率管制,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为止,世界上众多国家完成了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同时,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发展出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面、彻底完成,届时,中资银行能否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利率风险乃至完成对银行风险的全面管理,缩小与外资银行进行竞争的差距,是理论界、银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利率管制,尽管利率风险管理得到了商业银行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其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经验滞后于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主要还是停留在信用风险管理,对利率风险管理也多止步于“缺口管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较先进的持续期管理、VAR管理、净现金流量管理、动态模拟分析还很少。而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引入还刚刚起步。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尝试对利率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借鉴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探讨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其面临的利率风险及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体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和利率风险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利率市场化概述,先对利率市场化的涵义进行介绍,明确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再介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主要进程。我国自1992年开始考虑放开利率,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决定,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摸索,已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道路,即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放开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三部分介绍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波动更加频繁而且难以预测,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提高,具体来说利率市场化会使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环境有所改观,能够落实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使竞争进入新层次,促使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也会使商业银行的资金定价能力面临考验,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向主动型转变。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和进程中,商业银行会面临阶段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波动风险、逆向选择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也会面临恒久性风险,主要表现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其中重新定价风险和内含选择权风险是我国面临的两个主要利率风险。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论述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与管理。首先介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的一般方法,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VaR风险价值分析以及模拟分析;接着介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其中表内管理策略主要有投资组合管理、利率制定和新产品开发策略、贷款组合策略、经纪存款策略、借入资金策略,表外管理策略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及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期权合同;其次分析各种利率衡量与管理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提出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由于金融资产市场价值不易确定等因素影响,持续期管理方法在我国存在困难,衍生工具运用形式单一且不常应用。同时,本文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的存在性和管理现状。2004年以后我国进入了升息周期,央行不断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利率上升的情景中,贷款多以长期为主,存款多以短期为主,这种短存长贷的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我国目前处于升息周期的商业银行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部分最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内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方法上缺乏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的技术手段及数据支持、缺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规避风险的工具、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资源匮乏和缺乏有效的外部金融市场。第五部分论述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旨在有针对性的从七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根据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如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利率风险转移机制和利率风险补偿机制,还应选择适合我国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如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资产证券化,提高资产流动性和变现性、将Shibor应用于产品创新等,同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建设以及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转变机制,使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本文的主要贡献:1、本文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新进程,分析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并用最新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利用最新推出的Shibor来管理利率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做法;3、针对我国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建立系统化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然而,由于作者才疏学浅,其结构、观点、及逻辑演绎难免有不妥之处。同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涉及的环节非常多,覆盖面广,笔者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环节、考虑所有的因素,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难免不全面、不成熟;而且,由于研究始终具有时效性与递进性的特点,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如: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在利率风险衡量方法上应积极探索持续期模型与动态模拟模型相结合的模式;以及如何使用创新的利率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的问题,等等。希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加深度的研究。

杨春霞[8]2009年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中最早市场化的利率。本文概述了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征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利率风险的种类、度量和管理技术,简要阐述了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产生、发展和现状,探讨了同业拆借利率与商业银行利率结构的关系。实证部分选择30天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选用84个样本数据,运用ARMA模型对所选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首先,通过处理得到平稳性时间序列,初步判断模型阶数。然后,通过综合比较各模型的Adjusted R-squared、AIC和SC值,对p和q定阶。最后,验证了ARMA(2,2)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研究认为,ARMA模型能取得理想的短期预测效果,该模型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预测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建议应该从综合管理系统入手规避和防范利率风险,强调建立针对相关利率的预测模型,强化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建立市场利率信息收集反馈和分析系统,进而利用预测模型对利率的变动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此外,应从内控体系和外部环境等多角度规避利率风险,注重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加快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职思思[9]2013年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金融市场化稳步推进的阶段。利率市场化将有助于改善金融市场环境,使金融系统的运行和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从而引导整个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经济达到均衡。但是,国际实践经验也表明,这个过程将是长期、曲折的,它虽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的自主定价权,但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所以抗冲击能力不强,想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具有很大的风险的,这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冲击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的过程中,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文章主要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其中对商业银行在市场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状况将进行重点数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探索出一些有效地方法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现状,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国际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改革条件进行梳理,分析可能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再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现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实证部分采用缺口模型进行论证,揭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在当今的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严重,利率风险管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检测和控制还处于初级阶段,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十分不合理。其次,通过实证分析能够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率波动频繁,就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分析银行的外部环境,发现国家监管机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货币金融市场不够完善,这些都将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对此,文章在最后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比如,不断强化商业银行自身对利率风险的防范管理;学会科学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加快完善外部监管环境及金融市场的建设等等,更好的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贾少柳[10]2015年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相继放开同业及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有存款利率这一领域尚未完成。利率市场化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完善金融市场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是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金融市场的基础要素,是开放经济的需要,是融入国际大市场的必备条件。在价格上,存款利率上限逐渐放开,2014年11月下旬,人民银行宣布扩大储蓄机构存款利率浮动的范围,允许各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增高至基准利率的1.2倍。2015年3月初,央行再次发文,继续调整储蓄机构本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再次调整为1.3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存款利率仍有0.2-0.3倍(基于当前基准率)的上升空间。当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为平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票据直贴利率维持低位。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本年度3月开始的降息仅仅是2015年货币宽松的开端,年内还将持续向下调整利率。考虑到经济仍处于扩张放缓周期,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负债端的冲击,存款利率上行的可能性很大,这就会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新的市场环境中,银行逐渐调整行业策略,如何降低利率风险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保持发展、稳定经营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概括总结、数据对照、实证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手段对利率市场化概念及银行业利率风险控制模式进行探究与分析。首先,本文概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变革历程,内容涵盖金融市场各个领域,包括对于货币市场利率变革的介绍,关于债券市场的利息率和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联系数据资料探讨利率市场化变革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其次,引入西方金融市场完善的利率风险控制模式和风险衡量的方法;再次,结合银行业现状,整理各机构上市年报,选取合适的模型和变量来进行利率风险控制的实证研究。最终,针对结果,对商业银行如何降低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利率风险,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保证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转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研究[D]. 唐静. 天津财经大学. 2014

[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研究[D]. 刘湘云. 暨南大学. 2007

[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 黄玉娟. 山东大学. 2007

[4].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罗志方. 山东大学. 2011

[5].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D]. 夏琦晔. 东北农业大学. 2000

[6].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J]. 鲁盾, 石果.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

[7].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琚娟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08

[8]. 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风险研究[D]. 杨春霞. 青岛大学. 2009

[9].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 职思思. 河南大学. 2013

[10].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贾少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