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与分型的临床价值论文_闫蓉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与分型的临床价值论文_闫蓉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222000

摘要:目的: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和分型的临床价值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对所有的患者都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同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对于选取的本组80例肺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诊断鳞癌52例(65.0%),腺癌6例((7.5%),小细胞癌22例(27.5%)。在经过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的检查诊断后有肺癌77例,其中鳞癌51例,诊断符合率98.1 %;腺癌5例,诊断符合率83.3%;小细胞癌21例,诊断符合率95.5%。结论:采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进行肺癌的诊断检查有着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其费用低,患者也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

关键词: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肺癌诊断;临床价值

肺癌是发生于气管、支气管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又称支气管肺癌。肺癌占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 ~ 9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疾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肺癌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的疑似肺癌患者往往需要通过各种病理学检查方法来确诊,如细胞病理学、活检组织病理学。纤维支气管镜自1967 年应用于临床,已大大提高了肺癌的确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对于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然后通过手术治疗以及病理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确诊。男62例,女18例,年龄34 - 78岁,平均56.8岁,患者主要表现咳嗽者,咯血或痰中带血者,胸痛,胸闷、气促,声音嘶哑等。

1.2方法

对于所有的患者的都需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用药、局部麻醉及操作步骤,标本处理均按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抵达可窥见的病变上方后,先将其表面覆盖物予以清理,先刷检涂片后,对准病变直视下活检。对纤维支气管镜下不能窥见病变者,根据CT资料,对相应支气管进行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所取标本送病理学、细胞学检查。

1.3细胞病理学诊断标准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及灌洗液TCT 诊断均采用盲法进行。采用5 级分类诊断法将细胞检查结果分为:I 级,阴性,未发现肿瘤细胞;II 级,轻度核异质细胞;III 级,重度核异质细胞;IV 级可疑癌细胞;V 级阳性,发现癌细胞。阳性病例,尽量根据细胞形态,对其进行组织学分型,即腺癌细胞、鳞癌细胞、小细胞癌细胞等。以细胞学诊断大于和等于IV 级,作为癌细胞学诊断的阳性阈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组织病理学诊断

对肺组织HE 切片进行盲法诊断。病理学诊断表述分为4 种基本类型:即I类,明确的病理诊断,并能按照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点,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II 类,不确定的病理诊断;III 类,描述性病理诊断;IV 类,无法做出病理诊断。将组织学诊断不确定的(即不除外癌、考虑癌等诊断)及其以上的诊断作为组织学阳性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的影像学、内镜检查、术中观察和术后病理等资料,对肿瘤进行大体分型,发生在段支气管及其以上部位的肿瘤定为中央型,在段支气管远端的肿瘤分为周边型。

1.5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核查数据;用 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各病理类型与性别、年龄分析,行 χ2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0例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鳞癌52例(65.0%),腺癌6例(7.5%),小细胞癌22例(27.5%)。经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肺癌77例,其中鳞癌51例,诊断符合率98.1%;腺癌5例,诊断符合率83.3%;小细胞癌21例,诊断符合率95.5%。

3讨论

肺癌已经成为我国呼吸道常见的一种癌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临床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纤维支气管镜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科学、更直观的依据。其具体作用:①能够详细地检查段和段以下支气管,发现可疑病变;②能够行气管内膜刷检和活检,同时也可以灌洗支气管,提供病理标本;③了解叶和叶段支气管的解剖学结构,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癌细胞可维持原有形态特征,不会发生挤压变形。尤其对于小细胞未化分癌的特点显著(细胞体积小,大小各异,葡萄状、条状排列,胞浆少,核小或呈裸核阵。因此与活检组织相比,该方法的阳性率和分型符合率较高。但肺癌的众多类型中小细胞癌听占的比例较小,对于高分化鳞癌或腺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的细胞异型小,并且没有组织结构,因此很难掌握其形态特征}s.司,且细胞易退变而误诊。组织切片能够保留完整的组织结构,细胞完整,可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或)特殊染色,利于分型。因此,与组织活检相比,刷片总分型符合率较低,可以将两种方法相结合,通过相互补充提高分型符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80例肺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鳞癌52例(65.0%),腺癌6例(7.5%),小细胞癌22例(27.5%)。经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肺癌77例,其中鳞癌51例,诊断符合率98.1%;腺癌5例,诊断符合率83.3%;小细胞癌21例,诊断符合率95.5%。充分证实了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上的重要性,与活检相比,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时使用毛刷可以减少与肿瘤的接触面积,毛刷易伸到活检钳达不到的细支气管内,并且毛刷刷检涂片后,还能通过生理盐水灌洗,离心沉淀、涂片,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因此刷检有较多机会获取癌细胞。

综上所述,采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进行肺癌的诊断检查有着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其费用低,患者也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

参考文献:

[1]冯立范,徐传和,戴茂贤.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及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04:664-665+680.

[2]高金莹. 改良后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术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3]赵成艳,王敏,何晓琳,项南. 刷检、肺穿细胞学及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0:1635-1638.

论文作者:闫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与分型的临床价值论文_闫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