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开放特征与产业转型_产业转型论文

德国经济开放特征与产业转型_产业转型论文

德国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国是一个在世界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史中后来居上的欧洲大国。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即将结束之时,德国才开始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产业转型。在这之前,虽然也有从英国进口机器和招聘技工的活动,使工场手工业在1820年前后有较大的发展;但真正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则是自1834年普鲁士关税同盟建立之后。普鲁士关税同盟,可能是世界经济史中较早的一次利用关税保护措施扶植经济开放下产业转型的政策尝试。在关税措施等的保护下,到1846年关税同盟各邦中的纺织工业已获较大发展,有纱厂313家、机械纺锭75万枚;另有毛纺业中的机械纺锭45万枚;蒸气机的使用也在增加,1846年共有1139台。1848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后,工业棉花消费量和机器织布机更是成倍增长,蒸汽机使用更为普遍,轻、重工业都迅速成长。1861年,机器制造厂的总数近10万家,工厂规模接近英国。1871年德国统一前夕,其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已达13.2%,高于法国,堪与英国匹敌。

德国的工业化转型起步较晚,发展却快,一方面,是由于其进口英国的最新机器和先进技术,利用了“后起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德国出于增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目的,在轻工业发展的同时,较早地重视发展生产资料和重工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转型已使德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结构,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分别占25%、40%和35%,现代产业结构的特征初现。到1939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工业就已相当发达,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享有盛名。不过,由于战争准备等原因,德国自1934年起建立了由政府控制的外贸体系,使其失去了大部分出口市场。这种由国家完全控制的外贸体系,影响了德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正常联系。至于二战期间和战争结束初期,以工业品换取各种德国所缺乏的原料,如石油,更是因为国内产业受到战争破坏、以及对外经济联系削弱而深受影响。

二战后的1946年—1948年,是德国经济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经济混乱和萎缩时期。这种情况,到1948年6月货币改革之后,才开始有所扭转。1949年,联邦德国举行第一次全国选举,同年又加入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标志德国重返经济开放和世界经济体系之中。1948年—1952年“欧洲复兴计划”在美国倡导下实施,使德国先后获得14亿美元的援助,用来支付扩大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进口;再加上同期德国已开始利用贷款购置新机器,重新组装工厂;这样,工业生产迅速恢复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1951年—1952年,德国出口外汇收入增加一倍,相应的外汇储备也增加一倍,外贸出口带动工业发展和产业演进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新阶段。为了保证出口稳定增加,德国在1951年成为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后就实施了以取消配额和降低关税为特征的出口“自由化”措施。继1951年降低工业品关税之后,又在1955年—1957年间多次“独自”降低关税,为此后德国产品出口创造条件。1953年,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口的所有商品种类的90%、从美元区进口的商品种类的50%已取消了配额;1956年后者取消配额的比重上升到90%。至此,除农产品、纺织品和陶瓷品外,德国大多数商品进口都“自由化”了。

对外贸易自由化、以及1958年成为正式生效的欧共体成员国,促进了德国商品出口和工业发展的正相关增长。1963年出口贸易依存度为16%,1973年上升为20%,1950年—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达7%。不仅如此,贸易出口还促进德国工业结构进一步向重化工业主导型转化。1950年,德国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0.8%,1960年为71.4%,1970年上升到74%;同期,化学工业的比重由1950年的9.2%上升到1970年的10.6%。到70年代前后,由于国际重化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又出现石油危机,德国工业结构面临新的转型压力和挑战。石油冶炼、钢铁、造船、金属等传统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重工业发展相对停滞;化学、汽车、飞机、电气机械等低能耗、低物耗、高附加值重化工业的发展则受到鼓励。另外,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了重视和强调;试图在世界新一轮的产业转型中抢占分工优势。1973年—1984年,德国工业年均增长0.6%,进入明显的低速调整期。其间,传统工业先后进行高新技术改造,1979年机械制造业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汽车业也开始实施化学、陶瓷等新材料替换部分钢材料的工艺革新,化工、石化工业呈现出向精细化工、生化产业倾斜发展的势头。

70年代以后的德国新一轮产业转型,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975年,第三产业比重在德国产业转型史中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虽然当时德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仍较美、日为低,但此后增长速度却相对较快。1973年—1984年,德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从3%和47.7%下降到2.2%和42.6%,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49.3%上升到55.3%。在第三产业中,包括技术咨询、教育和研究机构活动等其他服务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9.9%上升到13.6%,显示科研、教育、技术、信息等为工业高度化转型服务的产业分支日益成为德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为工业高度化转型服务的产业分支扩张,在制造业内部分工的变化中也有反映。1970年—1982年,德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但其技术部门的就业比重却从7.4%增加至9.1%。此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其固定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中也可以得到反映。1970年,德国物资生产部门(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总固定资本投资的比重为36%,1978年就下降到28.5%,而非物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则逐年上升。其中,服务业1978年投资占总固定资本投资的比重已达42.8%,为工业投资的1.7倍。

经过十多年的产业转型阶段,德国的工业发展在对外贸易持续扩大的背景下重新开始恢复增长。1984年—1991年,工业年均增长率为2.7%,工业结构也获得一定程度的调整。机械、化工、电气、汽车制造业成为工业的支柱,它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40%。对外贸易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统一后的德国1991年商品和劳务出口为8240亿马克,顺差198亿马克,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为29.4%。在总体经济增长方面前景仍不明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国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尤其是诸如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美国晚,投资力度又较美、日为小,故而产业转型尚未完全到位,也没有形成面向21世纪的国际产业分工的优势,因此,难以保证德国经济稳定而高速地增长。

表现之一,就是德国近年来研究和发展费用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自1993年起更落后于美、日,而且,这种落后是在其尖端技术等开发和利用现状已经处于美、日之下发生的,所以情势更加严峻。1992年,德国在世界加工工业产品贸易中的份额为17.3%,高于美国的15.5%和日本的13.9%;可是,在世界尖端技术交易中的份额为14.3%,低于美国的28.8%和日本的17.7%。在微电子和通讯技术创新方面,1994年向德国专利局申请的微电子专利中,美国占52%项,是德国279项的约2倍,日本占831项,是德国的近3倍。至于办公技术专利,德国的情况更差,德国申报70项、美国申报401项、日本申报7069项。这些数字都表明:德国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均面临着被抛在后面的危险。

当然,德国政府和产业界现在已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旁观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十多年之后,德国政府近年来已开始提供每年8.4亿美元经费资助生物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1991年—1994年,投资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公司增加了100多个,除了联邦政府之外,州政府和产业界本身也已同时着手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1994年,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就支持和帮助科学家建立新技术公司。1993年,德国公司投在生物技术产业上的资金,在国外的比在国内的多7.5%,反映了德国公司非常重视高新技术开发的国际合作和国外资源。1994年,德国拜洱公司在美国加州伯克莱的工厂,就追加1亿美元用于已投入3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开发中去。总之,德国政府和企业正试图在面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开放与产业转型中形成尽可能多的国际产业分工优势。

标签:;  ;  ;  ;  

德国经济开放特征与产业转型_产业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