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对策论文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对策论文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对策

周游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尽管我国土地面积比较大,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我国土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土地整治工作势在必行。但是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存发展。因此,针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极为重要。

关键词: 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 引言

在我国土地整治的对象可以分为建筑用地以及农用土地两个方面。前者可以通过在不改变原有土地利用性质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合理的改造,从而实现建筑用地高效、合理的整治。后者,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土地面积被用于种植,所以,农用土地整治的目的在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此发挥出土地的最大潜力,实现我国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农用土地整治是保证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并且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因此,我国主要进行的是对后者的整治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的逐步开展,使得我国土地整治正在发生着由单一到综合整治的转变,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确保今后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历程

在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阶段可主要分为四个:首先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起步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实施。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废弃矿场的重新开垦以及对未开发的土地进行开发,从而实现我国耕地面积的迅速增加。其次就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农用土地整治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这一通知文件的实施。在该阶段首次明确提出了土地整治这一政策概念,并同时确定了其工作内涵,主要进行了对无序、无规范土地的整治工作,初步实现了土地整治的有序、规范化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改善了耕地质量。再者就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综合整治阶段,标志着从上个阶段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政府提出的“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整治口号的提出。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整治土地工作,实现耕地面积以及质量的进一步增加与提高。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现在,是以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标志,经过了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开始步入正轨,相关政策基本完善,所以,在最后现如今这个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各农业土地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

3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地形复杂,使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工作中由于项目涉及面广,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项目实施协调量大等原因,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一昧的追求耕地数量的增加

土地整治项目的审查要求只片面的注重耕地面积,耕地规模是否符合要求,不仅如此,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完成后,多数的验收要求也是针对于土地面积而制定的,而对于项目的耕地质量却没有相应的评判设计标准。这虽然保证了耕地面积的增加但往往会导致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完成之后耕地质量的不均一,使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达不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该土地之后的开发利用。

3.2 项目实施完成后疏于管理

由于我国土地整治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该项目审批到执行都在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因此,土地整治项目的具体实施环节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土地整治的后期维护方面,我国还是有待于提高。不然,一旦项目实施完成之后,整治的土地由于维护不当甚至缺乏维护很容易会导致土地整治的失效,必须进行土地二次整治现象的发生。

3.3 不能够协调好群众

DEA 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均为因子分析所提取的公共因子,由于因子分析得出的各因子数据中有部分为负值,而 DEA 分析要求所有决策单元的指标数据必须为正,否则将不能求解其相对有效性,因此,需要对公共因子的相关数据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以使其转化为正值。本文较为认可并运用无量纲化的方法对公共因子的数据进行处理。为了降低区域因素、财政等情况带来的影响,结合DEA需要保证样本的条件最好相同,在DEA测算阶段,本文只选取市北区29家机构进行测算。

3.4 项目前期规划不足,项目难以顺利开展

通过当地政府以及当地工作干部对人们群众的沟通交流,充分做好宣传工作,注重培养人们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中,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如此,通过调动人们群众的土地整治积极性,还有利于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避免不了土地产权的转移,如若不能明确土地产权转移的合法性就很容易导致土地产权纠纷的产生,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况且,现如今农村的土地产权机制由于不能够明确产权流通转移利益以及责任,已经不再满足现在的产权转移要求。所以,为了更加清楚的确定法律与相关利益之间的关系,完善土地产权机制尤为重要。完善土地产权机制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土地整治实施时土地产权合法、合理的流动以及土地归属的确定,从而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以及人们群众合法利益的保障。避免了产权纠纷的发生,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加高效、快捷的推进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4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解决措施

4.1 调动人们群众土地整治的积极性

首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之前应该是提前对当地土地进行勘察,并依据勘察数据来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土地整治项目顺利、高效的开展。但是我国土地整治项目中还是存在这类问题,因为前期规划设计的不足,导致项目实施缺乏相应的指导,造成项目施工混乱、效率低的项目屡见不鲜。其次,土地整治缺乏协调性,导致同一项目有多个部分投资,项目进展混乱,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就是土地整治项目审批缺乏相应的标准以及制度约束,导致实施完成后,不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整治项目都可以审批合格现象的发生。这一缺陷也是导致土地整治项目开展混乱,项目实施结束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4.2 土地整治投资多元化

由于土地的特殊性质,使得初期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方主要是国家。但国家常常会因为资金的短缺而不能大规模的、迅速的进行土地整治工作,使得土地整治工作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社会对用地的需求。因此,为了更方便、有效的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以及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多元化土地整治投资势在必行。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支持下,通过与国际合作、引用外资等方式实现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多元化,从而减缓国家投资压力,保质保量的快速推进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4.3 完善土地产权机制

而当我们反思本次疫苗事件时不难发现,本次事件的成因有二。其一,疫苗厂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职业道德,放松产品质量监管;其二,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的问题也甚嚣尘上。面对以上的社会问题,站在儿童健康权法律保护的视角上,如何确认和保护少年儿童应有的权利,使之不受违法侵害,是一项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法律课题。

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搭建电线杆、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而触及到群众的自身利益,一旦没有协调好这之间的矛盾,不能够调动人们群众的集体利益意识就很容易导致土地整治项目延期的发生,严重妨碍了项目开展的进度。

4.4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整治方案

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地形地貌差异很大,给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之前,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整治方案,通过提前进行勘察工作、考察评估地形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的风土文化,充分做好整治的准备工作,因地制宜,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整治避免因为盲目整治而导致整治效果不合格现象的发生。比如: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城乡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土地整治工作很难实施。所以,必须针对该地区近几十年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地域的土地资源配置情况,从而来制定出合适有效的整治措施。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点亏都不肯吃:一种是度量太小,吃了点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好像被刮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要跳脚,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是心眼太小,吃了亏就怪到他人头上,让别人怨声载道,自己也因小失大。做人要收敛,不止是喜要收敛,苦也要收敛,抱怨要少点,亏也要吃点。

环境要素中的基准指代与传统意义上的指代有所不同,存在指代关系的两个要素并不是指向同一实体,而是一种关联关系,即通过先行环境要素来确定照应环境要素的具体位置.从表2中可看出,这种类型的指代占整个环境要素指代的16%,所以其识别与否对于指代消解系统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已标注的语料中,对这种指代关系进行统计得出,照应环境要素基本上都是以“周围”“附近”“外面”这种抽象的地理位置词开头,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抽象环境要素的词典进行识别,然后再找出其对应的先行要素.这仅仅是初步的构想,具体实现还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土地整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城乡土地整治以及建筑用地整治。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大多是城乡种植用地,加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种植用地不断减少。因此,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进行城乡土地整治工作尤为必要。在土地整治过程有着片面追求耕地面积、项目数量;项目完成后缺乏管理;不能够协调好人们群众等等问题,严重妨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为了保证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的潜能,促进社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梁,冯 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6-7.

[2]唐秀美,潘瑜春,刘 玉,等.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8(03):35-42.

[3]刘民培,李 颖,颜洪平,等.海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2):28-30.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12-0139-02

收稿日期: 2019-2-19

作者简介: 周 游(1989-),男,湖南长沙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土地规划设计方面工作。

标签:;  ;  ;  ;  

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保障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