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论文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论文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许振华

夏津县科学技术局 山东德州 253200

[摘 要] 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的优化及创新,国内财政经济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事业机构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属于经济长远可靠发展的前提条件,持续提高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由此提高国家财政收益。文章就当前事业机构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为不断提高事业机构经济管理与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整体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事业机构;经济管控;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核心的社会组织,既要全面履行各部门职能,又要不计盈利服务社会民众,但该种公益性属性却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环境发展的要求。为此,若想提高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就需要针对管理的现状,采取科学措施,做好早期预算,保障事业机构各个部门之间产生正常有序的良性循环,推动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建设的整体发展,提高其社会服务质量[1]

1 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有序循环之间的关系

事业机构经济管理阶段,得到了财政管理机制的变革和深化,优化了会计财政机制方面的监督制度,有效融合内外监督工作,从事业机构本身的经济管理过程积极响应各项财政经济方针。而财政经济的有序循环主要指财政和经济间可以以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存在,得到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促使财政和经济相结合与集中。事业机构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的有序循环均是依靠经济制度变革和国家经济发展来决定的,许多经济关系依旧有模糊的现象,若要把市场经济盘活,事业机构本身的经济控制是全社会以及国家财政经济方面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强化事业机构内部会计管理机制,促使事业机构内部经济的科学管理可以为财政经济的有序循环提供保障,而财政经济的有序循环也可以反过来推动事业机构的经济管理活动,给予事业机构经济管理活动诸多导向与指标。若要进一步提高事业机构经济及财政经济的有序循环,就需要在确定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有序循环的内部联系的前提下,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方可有效加强体制建立。

2 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有序循环的基本现况

2.1 经济管理人员水平低

首先,事业单位中并没有设置经济管理的专职岗位,很多事业单位都将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分配给财务部门来完成。多数经济管理人员,在事业单位当中并不能充分发挥本身价值,如此以来一定会形成人才的大量流失。最后,缺少系统健全的人员培训制度。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非常少,并且培训内容也相对较滞后,所以根本不适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

2.2 对经济管理认知不足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或自己单位收入,导致很多管理者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完成经济管理并不重要,这一认知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难以提高当前核心竞争力。

这以后,我开始经常在学区做课,在不断的磨练中,我逐渐形成了果断、自然、精细的教学风格。我所做的《草原》《威尼斯小艇》《翠鸟》等研究课和公开课,赢得五棵松学区语文教师的高度称赞,我也很快就成为了五棵松学区的教学骨干。

2.3 管理制度欠缺,执行力差

(2)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美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掌握诸多领域核心技术,占据长期科技创新发展优势。中国在基础研究投入及产出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基础研发总投入在不断增长,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重较小。未来中国不仅要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模式,更要集中力量打破因核心技术缺失带来的桎梏。

3 推动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有序循环的建议

3.1 加强授权的控制

首先,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应该设置独立的授权控制部门,而且其职责不能和其他的部门平行。同时,也要对授权控制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进行明确规定,以方便授权控制部门顺利的开展相关工作。二是事业内部的重大资金流动必须经由相关部门的授权,比如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去向等,以加强相关人员的意识,保证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尽可能的降低资金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一般而言,如果事业单位需要使用金额较大的资金,就需要事业单位内部的党委给予授权,再由相关的管理者,将具体的权利内容分配给相关人员,由其实际负责资金的流动,对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负有权利和责任。加强财政资金的授权控制可以有效的约束相关管理者的行为,避免其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出现舞弊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避免资金的浪费[3]

“大白天的,咱们几十号人想隐蔽穿过日军防线是不可能的,不如这样,兵分二路,我们反正穿着鬼子军装,押着你们四个从大路走。而你们游击队,绕道前往距离马家五六公里的清莲村一带实行袭扰,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你们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吴参谋建议道。

事业单位并未充分重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也没有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和控制办法,导致人员在资金使用中违规操作;事业单位甚至没有资金使用的标准和规定作为参照,致使私自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现象严重。同时,财政资金管理监督执行力较差,财务人员没有重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无责任意识。因此,在资金决算和预算中常出现实效性差、会计信息不准确、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等现象,最终引起资金管理失控现象[2]

3.2 增强风险意识

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现时期的市场经济有了非常大的转变,然而在创造丰富物资的情况下,也使财务风险有所增大,在此情况下,提高经济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便成了现时期急需处理的重要问题。首先,需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同时工作人员也需加强风险防范。其次,强化事业单位中经济管理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有效做好财务指标对比工作,如此可以充分辨识和防范经济风险,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及时构建并且健全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降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风险。

3.3 确定事业机构经济控制目标

经济控制建设确定单位经济控制目标,是推动财政经济稳定循环的基础保证。事业机构经济管理目标,不仅要迎合社会大众服务的要求,还应当拓展筹资途径,减少事业机构日常运作方面不必要的支出,降低国家财政压力。基于此,事业机构便会有一定的方向性开展经济管理活动,既迎合经济机制变革的要求,又提高事业机构服务质量,在较大限度上给予事业机构和国家财政大量的发展空间,大幅度提高其发展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稳定循环息息相关,采取规范的经济管理行为,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进展。当前,事业机构经济管理及财政经济稳定循环还有很多不足,唯有持续优化事业结构经济管理体系,完善财政职能和确定事业机构经济管理目标,方可不断提高事业机构经济管理效果,并促进财政经济得到良性循环,使之朝着自由化、标准化、体系化以及规范化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相树清,徐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J].经贸实践,2017(23):158.

[2]龚芳.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56.

[3]吴娓娓.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分析[J].中国商论,2017(27):156-157.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和财政经济良性循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