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论文_龙丽群 李冠中

浅谈新时期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论文_龙丽群 李冠中

广东省五华县龙村中学 514400 

当今时代,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外出农民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于是,大批的留守学生就出现了。留守学生在校表现出的性格特征主要为:内向、胆怯、木讷、不善与人交往,还有的暴露出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面对留守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只有关爱留守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才会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老师真心关爱“留守学生”

老师应有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给予“留守学生”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学生”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尊重留守孩子,不得歧视留守学生。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留守学生”本身缺乏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自卑情绪,从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二、营造温暖、和谐的班集体

在留守学生中,有不少由于家庭和自身的一些原因,养成衣物不整齐、作业拖拉、不太讲卫生等不良的习惯。这些习惯可以在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勤俭朴实、学习刻苦的班集体中改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常常是在随大流中养成的。学生从不自觉到逐渐有所收敛,再到自觉克服,班集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帮助一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外,班集体还能发挥它团结互助的作用。刘海,平时跟爷爷住在一起。前一段时间他的爷爷病了,他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这对一个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多么艰难呀!学生们都向他伸出了友爱的手,每天轮流帮他做家务、照顾爷爷,让他顺利度过这一难关。有人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留守学生只有在温暖、和谐的班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这些“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亲不在身边,周末没有人带他们出去玩,节假日也无人带去旅游,到外面世界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生活十分单调,常常觉得无聊、寂寞、空虚。当人空虚无聊时,坏毛病最容易侵入他们的脑海中,这时候他们最容易变坏,容易结交社会上坏朋友。我们老师要利用好时间,在班级里多开展丰富多彩、有益的业余文娱活动,如绘画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包饺子比赛、拔河比赛等。重阳生活节时,老师可以带学生去登高,让学生体会到是幸福美好的。如班队活动中,可以开展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教会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四、加强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使留守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广大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要对留守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力和态度。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留守学生普遍缺少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留守学生心中,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他们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教育的本质是爱,老师要用爱去尊重、信任、爱护和关心这些学生,把温暖的教育推向每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在关爱中成长,使每一位留守学生都在温暖的爱中感受到亲情般的抚慰。

论文作者:龙丽群 李冠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浅谈新时期农村学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论文_龙丽群 李冠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