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论文

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论文

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苏艳平

(河南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 历史档案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的使命,本文通过介绍历史档案文化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指出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要紧跟时代发展,从不同途径宣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关键词: 历史档案;档案文化;媒体融合;文化传播;传承

历史档案是人们在过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考查、留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历史档案使先民的事迹、经验与思想存活于今,它充当着不同时代的纽带。2019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当日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历史档案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文明,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归属感、民族自豪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承,使人们在时代前行的道路上有底气、有自信、有方向。

①江水、淮水并用,淮水在优先满足当地发展用水的条件下,余水可用于北调。在淮河枯水年多抽江水,淮河丰水年多用淮水。

传播是传承历史档案文化的重要方式,历史档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传播。在中国过去五千年的社会发展中,记录中国悠长历史的,是以甲骨、青铜器、金石、竹简、缣帛、纸张为介质的档案。它们是国家的往来文书或是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占卜时产生的文件。它们往往只流转于国家机构内的少数人,档案文化的受众很小,传播速度极为缓慢。在现代社会,这些极其珍贵的档案资料也基本上被收藏保护起来,以免造成破损,公众很难直接、便捷的探知历史的真相,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更是难以为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真实历史的渴望愈加强烈,把“藏在深闺”的历史档案适时展现出来,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媒体的使命。

一、历史档案文化传播的传统形态

长期以来,纸媒一直在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珍藏着自1892年以来的上千万张历史照片。依托于此打造的《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家记忆(典藏版)》图书,以小故事讲述大历史,以小细节呈现大时代,让百年历史风云穿越时空,与当代人对话,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的纪念。经过创新的纸媒,更加受到读者的喜爱。故宫首款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于2019年1月正式发售。该书项目组通过对现存文献、历史档案及故宫博物院的大量文物进行梳理、参考,忠实还原了乾隆三十六年的历史。该书以“实体书籍+手机应用”的独特方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到乾隆年间,互动解谜的游戏式阅读体验,使其还未正式面世,就成为一款“爆红”文创产品。

另外,展览也是传播历史档案文化的途径之一。2018年12月,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办的“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百余件组档案文献反映了丝路沿线国家在外交、贸易、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往历史。此次展览增强了人们保护和传承珍贵文献遗产的意识与责任,使古代丝路的辉煌历史再次得以生动展示,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举办历史档案展览可以使人们真切地看到、感受到我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从而使中国人民产生心灵的共鸣与民族自豪感,使外国人民对中国有更深入地了解和认可。

互联网的兴起大大增加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而手机的普及更是极大地满足了公众便捷获取信息的需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物理相加”,而是传统媒体融入互联网大海后,没有被吞噬,而是获得了互联网基因,不断壮大自己。

二、“档案类”经典纪录片的建设

教学课件的制作要从幻灯片的版式背景设计出发,在设计完成后确定整个教学课件的配色方案,在修饰教学内容时可以方便地按配色方案进行设置,版式设计目的在于可以有效地规划整个教学课件的内容,应该减少页面中的文字,将文字尽量用图片或图形进行修饰,让学生对知识点映象深刻,提升教学效果。

上海市档案局制作的微纪录片《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讲述了党的早期历史和上海独特的城市记忆。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湖北卫视联合制作的文献纪录片《丰碑》,再现了1921年到1949年共产党人在湖北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以及湖北人民为中国革命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2019年3月,故宫影视研究所根据故宫文物南迁档案文献资料,宣布将推出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的电影项目,同时故宫还将推出以故宫文物南迁为主题的纪录片项目,让公众知晓在战火威胁下的一次真正的民族文化抢救行动。

近年来,“档案类”纪录片陆续呈现在了公众的生活中。它们以原始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现代技术和电视媒体对所要播出的历史档案进行深度加工,塑造出具有高制作水准的档案文化纪录片,吸引了大批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观众。

上述经典“档案解密类”电视栏目,均与各大视频网络播放平台如优酷、爱奇艺、腾讯合作,为不能准时观看电视的观众提供更便捷获取历史档案文化的途径。另外,它们均在微博平台开设了门户。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微博粉丝数量高达7万,已然为历史档案文化构建了广泛的传播基础。不论是视频网络播放平台还是微博,均开设了用户评论与转发功能。用户、“粉丝”可以对所观看的栏目内容进行评论,栏目组可以参考有价值的评论对栏目进行改进,形成栏目与观众的良性互动。用户对视频的转发,又能进一步传播历史档案文化。

三、移动互联催生历史档案文化传播形式多元化

这些传统的历史档案文化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丰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但由于它们传播的单向性以及传播渠道的不足,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受到一定的局限。

“档案解密类”电视栏目其中如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北京卫视的《档案》、湖北卫视的《大揭秘》、江西卫视的《经典传奇》、河北卫视的《穿越经典》、安徽卫视的《揭秘》以及广东电视台的《解密档案》,一直坚持以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资料为方向,通过围绕历史题材,以独特的讲述方式和全新的视觉奇观全方位还原古今中外经典大事件的精彩细节。真实的历史事件,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观众如身临其境般的观看体验,使这些栏目不仅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观众群,还吸引了之前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的群体,开启了历史档案文化传播的新模式。

桃花的眼睛变瞎,跟了空法师有关,了空法师出家前,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少年,桃花被他深深地迷恋住了。后来,他还是受了戒,就在他受戒的那一天,桃花就突然疯了,过了几年,她的眼睛也瞎了。据说,桃花太痴情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望穿秋水的她,因为无望而非常痛苦,泪水涟涟,后来,泪水越来越少,流出来的泪水是红色的,已经凝成了血珠子,再后来,她的眼睛再也看不清楚了。

历史档案文化依托新媒体的强大功能,扩宽历史档案文化传播的渠道,借助于新媒体数量庞大的用户群,突破传统历史档案文化传播方式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实现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沟通。

若涉及数量或程度,可用“as much+不可数名词+as”和“as many+可数名词复数+as”。如:

四、结语

传播技术的变迁,无不深刻重塑媒体传播方式。任何一种形式的媒体,都有其存在的土壤和价值。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不是新生事物代替旧有事物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关系。移动互联时代,尤其是5G技术的到来,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媒体格局也将发生新一轮的剧变。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媒体要紧随移动优先的国家发展策略,不断研究历史档案,保证所传播历史档案文化的内容品质,推进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向广、深发展,从而强化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为复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助力。

参考文献:

[1]户华为.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N].光明日报,2019-06-17.

[2]李扬.故宫首款互动解谜游戏书未面世已爆红[N].文汇报,2018-11-16.

[3]张曼.中外“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N].新华社,2018-12-05.

[4]潘子璇.故宫:“文物南迁”的传奇历史将被搬上大屏幕[N].新民晚报,2019-03-29.

[5]王雅婧.我们所面临的全媒体传播[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4-22.

[6]许德斌.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途径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04.

中图分类号: G27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139-02

作者简介: 苏艳平,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标签:;  ;  ;  ;  ;  ;  

历史档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