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现状及展望论文_梁利平

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现状及展望论文_梁利平

梁利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持续发展,各个高校积极开展校区建设,使得高校基本建设,达到了空前水平。新时期,开展高校基本建设,对于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利用率等,有着较高的要求,提高对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模式,有着必要性。在高校基建过程中,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在梳理高校基建管理几种常见模式的基础上,对每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基建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校;基建;管理模式

引言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持续发展,各个高校积极开展校区建设,使得高校基本建设,达到了空前水平。新时期,开展高校基本建设,对于资源合理配置、资金利用率等,有着较高的要求,提高对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模式,有着必要性。

1高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概念

在高等学校实施基本建设,对基本建设的立项、设计、招投标以及具体施工等要素进行控制协调的行为,称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高校基建管理与校外的施工管理不完全等同,与工程质量管理也有所区别,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项管理。

2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现状

2.1代建模式

该模式下,高校基建部门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报批、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与共管模式相比,代建模式使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来管理与某工程建设相关的各项事务。对高校基建部门而言,高校也不再管理工程项目中的具体事务,其核心是管理好代建单位。代建模式下,高校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精力,项目管理公司也能更好的发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因而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关注代建模式。全国第一例实施代建模式的试点工程为北京市回龙观医院1号病房楼,建设完成后,工程造价、质量、工期均在控制范围之类,效果良好,但目前在高校还缺乏比较典型的案例。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代建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也有利于高校的减员增效。

2.2共管模式

共管模式是指高校基建部门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协助管理,这可以包括项目实施的全部阶段,也可以包括部分阶段。此模式下,高校基建部门与项目管理公司是合同关系,项目管理公司能对工程的总投资造价进行监督,并协助基建部门管理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由于项目管理公司具有专业化的工程管理队伍,因此与自管模式相比,共管模式能够大大减少高校基建部门对人员的投入,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基建部门采取了此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而言,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力量较薄弱的基建部门可考虑采用此模式,项目管理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但是,目前社会上真正具备资质和水平的项目管理公司乏善可陈,所以采取此模式的高校应该要谨慎的对相关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综合评估和考察。

2.3工程总承包模式

该管理模式是工程总承包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建设实施,完工后交于业主使用的管理模式,即交钥匙工程。该管理模式的好处是业主只需同总承包单位签订实施合同,只与总承包单位进行协调,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由总承包单位自己组织管理,业主只需宏观控制即可。作为甲方,高校基建部门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前期手续,工程勘察设计、规划、施工管理均由工程总承包方负责,待所有工程竣工后再移交高校。该模式适合于基建经验较为缺乏的高校,同时对高校的捐赠项目也比较适用。

2.4PPP招标采购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中,PPP模式逐渐被应用。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中,应用PPP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规范招标程序。采取公开招标以及非公开招标相互结合的形式,可保证建设单位符合高校基本建设施工的资质以及条件需求,合理筛选不合要求的建设单位,进而控制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能够保证招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减少工作漏洞。(2)合理控制项目风险,实现高效融资。采取PPP招标采购模式,在基本建设初期,做好风险的有效把控,能够减少承建商以及投资商的风险。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能够促使承建单位优化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创新施工工艺,进而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技术含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3)提高管理水平。采取PPP模式,能够推动基本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成本把控。

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中,PPP模式的应用途径:(1)成立PPP项目管理部门。通过采取此方式,使得采购模式和基本建设招标相互融合,规范招标,提升招标的公平化和透明化水平。(2)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指导,减少直接干预,给施工单位一定的自主权,进而减少基本建设工程融资以及招标风险,使得PPP模式适用范围不断扩大。(3)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高校基本建设管理中,PPP模式的应用,能够改善项目招标不规范问题,推动此项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要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3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发展方向

从目前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应用实际情况来说,其呈现出精细化、多样化特点,是发展方向的重要特性。

3.1精细化管理模式

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主要是从人员、流程以及细节入手,采取系列措施,提高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措施如下:(1)人员方面。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人员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各项管理工作,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具体,推动管理者科学决策。(2)工作流程。一般来说,高校基本建设工作是在暑假或者寒假等时间段进行,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的要求较高。基于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实行工作流程精细化观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科学组织施工,重点考虑资金、材料供应、天气等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3)细节方面。做好统筹规划,减少施工浪费,保证工程建设的效益。

3.2多样化

从现行的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来说,在招标、建设、施工管理等工作中,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各个环节的基本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因为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而且管理工作要求不同,因此适用的管理模式也不同。合理选择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应用措施,能够保证高校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在选择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时,要坚持以下原则:(1)利弊原则。当前的各类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具体应用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的利弊关系,留下其优势,对其缺点和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优化管理模式。对此在工程项目当中如果是涉及到了相关部门时必须要及时地沟通解决,把管理模式不断进行优化,从而为顺利开展基建工程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2)差异性原则。因为学校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开展基本建设管理工作,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各个学校文化和管理思路不同,管理队伍要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力求获得不错的管理效果。

结语

高校的基建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技术性,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目前,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在项目具体实施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好项目立项、招标、建设等的管理工作。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要坚持利弊原则和差异性原则,优选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秋全.高校基建项目的代建制管理模式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

[2]罗振.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3]韩兴蓉.PPP项目招标采购管理模式在高校基建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42(5):198-199.

论文作者:梁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高校基建管理模式现状及展望论文_梁利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