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建筑行业良好发展的同时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使建筑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需要严格实施工程造价控制,将成本投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分析,提出了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重点及措施
引言
工程造价是构成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建设项目的投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合理应用各项资源,随时纠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确保工程项目管理预期目标顺利实现,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因此,建设单位需要不断加强造价管理工作,对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对造价、进度等方面的全方位控制。
虽然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可忽视,因为施工阶段是设计的具体体现,工程变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等,都需要得到很好地控制,但是设计阶段更为重要,我国现阶段诸多项目建设方把造价控制的重点普遍放在了施工上,当前要效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把控制重点转到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和设计阶段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工程造价的基本含义
工程造价指的是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者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投资费用。对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不但是为了防止项目投资突破限额,还能够促进施工、建设、设计等管理工作的开展,使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般的建设项目都具备周期长、产品单件性、固定性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等特点,因此建设工程的造价非常复杂,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在整个项目建设期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即在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全过程造价控制指的是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建设实施和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提前计算,积极参与建设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处理好先进技术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控制工程造价观念落实到设计和施工技术当中,为项目管理者在投资决策、设计和施工等过程提供指导,确保项目的投资效益。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及措施
2.1准备阶段造价控制
在项目的准备阶段,首先应认真收集资料,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等。其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评估市场前景,确定工程规模及建造标准。在此基础上深化设计方案,明确项目的总规模、结构形式、装修标准、立面效果、机电系统等并以此为依据,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工程估算。工程投资估算的编制,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对工程造价可能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建设期间价格浮动系数,使项目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并留有余地,让投资预算在控制项目总投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工程造价控制还要在筹备阶段明确造价控制的重点,规定造价控制的岗位职责,在落实具体责任的基础上开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一项工程项目做出投资决策以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在于设计。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对于工程项目的最终造价的影响很大。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具体来说,需选择专业性及技术能力较强的设计单位,对于工程项目予以合理的设计。工程造价人员所要做的就是对于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核,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若概算造价超过立项的估算总投资,造价人员应结合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便于日后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造价把控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此环节,主要是帮助建设企业以及设计工作者对造价的科学把控,实施限额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调整技术工艺与经济水平直接的协调关系,进而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其中,实施限额设计要求要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专业设计文件作出决策。
2.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需要确保招投标价格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并在此过程中,以合同为切入点,实现造价风险管控。基于这种认识,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投标方进行梳理,选择资质良好的投标方,避免信誉不好的建筑企业进入到招投标工作中。
2.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指在完成图纸的设计工作之后,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继续开展施工造价控制工作。项目施工阶段,首先应明确建设、施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要求施工单位作好从施工质量、工期、安全、计量计价、支付、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承诺,作好合同签订工作;施工单位需要全面了解施工合同,特别需要注意工程变更、验收工作、索赔和违约等问题;施工阶段还需要关注施工材料的市场浮动情况,准确把握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避免材料价格变化带来的施工成本增加问题;施工阶段的一些过程实施记录,如施工日志、监理日志、影像资料往往容易忽视其完整性、关联性,使得如一些按实计取的措施费、变更、索赔往往因缺乏相关佐证依据,在结算环节引发争议;施工阶段还需要注意程序问题,比如一些需要设计、地勘单位现场确认的程序必须履行到位,否则与此相关的需要增加的费用也会因缺乏技术部门的认定而引发结算争议;此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做好质量和工期的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质量或者安全问题,导致施工工期延长问题,进而出现施工经济损失。施工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也属于施工成本,因此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会增加整个项目的施工成本,因此在对施工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时,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对工程造价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2.5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编制好工程结算书。竣工后,施工企业应当及时提交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额工程结算表,工程量与签证工程量和工程实际竣工图纸一致。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竣工图纸和施工现场,按照专业定额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程,对每一项进行核对,检查是否存在过量计算、重算、伪造、误算的现象。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最终结算的真实性。2)重视施工签证,积极组织索赔。工程索赔是施工企业因非自身原因造成损失后,根据合同文件,向业主要求经济赔偿或延长施工期限的环节。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应注意签证问题,如设计变更、施工中断、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造成的效率降低等。非承包商人为阻挠或合同规定的,应当允许建设单位或者监理项目。积极开展的签证工作,并及时提交索赔计划,以求索赔在解决中全面成功,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及法律手段,在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施工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采取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并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最终将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整个建设项目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毓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要点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18,(8):28-29.
[2]陈冬青.探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J].建设知识:学术刊,2017,(04):263-264.
[3]张婧宇.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实现路径探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39(10):194-195.
[4]付欣.关于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186.
[5]陶德林.房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成本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11):177-178.
论文作者:胡艳豪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