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论文_宋桥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论文_宋桥

济南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山东省 250000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化遗产。对古建筑进行适当的修缮,关键就是维护现状以及恢复原状。因此文章就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修缮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

我国的历史长河长达五千年之久,大量的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被先人遗留了下来。由于大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我国相当一部分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修缮保护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迫在眉睫。

一、古建筑修缮工作的特点

(一)古建筑修缮的特殊性

古建筑修缮应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文物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古建筑,都有自己不同的技术和风格。要尊重当地的传统技术和时代特点。”“尽量不干预”及“保持原状”的原则。修缮前应对原构架各构件的材料、材质、法式、做法、尺寸、风格特征、损坏情况作认真的勘察、测绘、摄影、记录,并以此作为编制修缮方案的主要依据。由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殊性质,在修缮中,不能追求焕然一新,而是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根据古建筑材料,合理选择修复材料,使用的修复材料要和原有的砖石、木材和土相匹配,使古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彰显古建筑的原貌。

(二)古建筑修缮设计的专业性

古建筑的修缮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古建筑的风格与当地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对当地人文资料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建筑物修建时的背景,从而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历史史实,贴近古建筑的原貌。

(三)古建筑修缮施工的复杂性

文物保护工程的施工阶段直接关系到文物保护工程的质量,也是修缮工作的核心部分。施工方要精心组织施工,遵守文物保护工程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完成质量目标。古建筑修缮工程对施工水平和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修缮工程技术人员要通过史料记载,掌握古建筑的施工过程,准确、科学的选择施工工艺。在文物保护工程中,要切实保证传统建筑工艺。在进行古建筑修缮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古韵,不能只追求“焕然一新”的效果。古建筑的色彩多采用然矿物质颜料,其颜色明度、彩度很柔和,因其化学性能稳定所以色彩延年持久,但当前修缮中使用的颜料,多数为化工材料,其颜色强烈且生硬,持久性不好,也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原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修缮办法

(一)古建筑工程小木作环节的修缮工作

园林工程古建筑的小木作,指板门、窗户、栏杆、楼梯等属于木作的结构。对于板门方面,由于板门由多块木条拼合而成,时间一长造成木条出现裂缝现象,裂缝不大的可以进行小木丝的镶缝处理,对于裂缝很大的需要增加几块木条,补齐板门原来的宽度,进行板门的重新拼合处理,这样在外观上也比镶缝处理的效果要好。对于窗户的修缮工作,窗户时间长久发生变形,需要先拆卸下窗户来,然后补齐窗户原来的尺寸,进行窗户的重新拼合处理。对于窗户边框部门出现的糟朽,要进行剔除,然后钉补完整,保持尽量保留窗户原本结构的原则。对于天花的修缮工作,由于井口天花是支块木条组成的方格式天花,天花板由支块木条分块安装。天花常出现整体塌陷现象。对于这种天花塌陷,可以进行天花底部木板的支撑托付工作,再用千斤顶进行顶平,通过上部的铁拉条吊装,使天花处于梁架的梁枋处。井口天花板出现裂痕的,用钉补齐整,保持尽量保留井口天花板原本结构的原则,残裂部分进行井口天花板原来尺寸的补齐。对于井口天花板的支条断裂,可以在支条的交接出进行钉拉铁板的处理,因为井口天花板的支条长度不一,有 3种档次之分,导致井口天花板支条相接部分不牢固。采用的铁板标准宽度为 5~7cm,厚度为 3mm,剔槽要安置在支条的底部。天花板顶部的帽儿梁经常发生长度不够的现象,使帽儿梁的两端不能在天花板梁架上搭立,对于这种现象采用的修缮工作是将帽儿梁吊装在附近大梁上。

(二)古建筑木作工程中斗拱的修缮技术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中,斗拱具有很多小巧的构件,构件的结构具有复杂性、易变形性交叉结合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斗拱发生变形扭曲、劈裂、斗耳脱落、糟朽等现象。对斗拱进行修缮工作时,考虑到斗拱是由斗、昂、栱、枋构成,所以要进行分别修缮处理。对于斗方面,劈裂为 2半、斗断面还能相互对齐的,可以采用粘结的方法进行修缮。斗断面不能相互对齐的或者斗已经发生严重糟朽现象的,需要进行斗的更换工作。斗耳的断落可以根据斗耳原来的尺寸样式进行补配工作,然后粘牢固定。对于斗平压扁程度超过3mm的可以在斗口处添加硬木薄板进行补齐。一些地方在处理斗平压扁时通过在斗底垫板的方法进行补齐高度,这种修缮做法过程很简单,但不应用在文物建筑上。对于栱方面,劈裂但没有断开的栱可以进行灌缝隙处理,没有糟朽现象的栱进行灌浆黏合,糟朽现象很严重的要锯掉后接排。根据原有棒头的大小用硬杂木进行代替,硬杂木的长度要长出原有长度的 2~4 倍。在硬杂木的两端进行栱的黏合,用直径 12mm 的螺栓固定。在昂方面最常见的是昂嘴发生断裂、脱落。昂嘴的脱落要根据昂嘴原来的尺寸用硬杂木进行代替,裂缝处的黏结方法与栱一样。硬杂木需要和旧构件。在枋方面有正心枋、外拽枋等,这类构件的长度保持和面阔相同。对于枋斜劈处的裂纹进行灌缝隙粘固处理或螺栓加固处理。枋出现的糟朽部分少于断面面积的 1/3 进行剔除,然后用木料钉补齐。枋出现的糟朽部分大于断面面积的 1/3 进行及时更换处理。

(三)古建筑木作工程斗栱的更换修缮技术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的斗栱更换需要定出更换斗栱构件的原本标准尺寸大小。由于古建筑木作工程的斗栱相同构件不完全相同。所以在进行古建筑木作工程的斗栱更换时,先要进行斗栱的仔细研究,观察出斗栱的变化规律,制定出斗栱构件的标准尺寸样式,然后加以修缮施工。对于斗栱需要更换的木料,要采用相同树种的木干材料,做好更换构件的样式,留出卯的部分;对于中小型斗拱构件的更换工作,可以根据构件方位临时开卯,保证斗栱构件可以相互严密搭接;对于需要迁建的古建筑木作工程,要把整个斗栱拆卸下来,依次编上编号,进行正式安装时根据编号进行拼装工作;对于斗栱的联系构件可以在安装时进行制作,例如正心枋、外拽枋构件。古建筑木作工程施工现场可以满足拼装条件的,可以进行局部构件的拼装;对于古建筑木作工程的小拼装环节,要控制好累计的偏差。斗栱构件更换设计完成后,还要严格按斗栱构件的设计的允许误差进行设计环节的检验,在斗栱构件进行架设工作中,杆件工作安装完毕后要测量上拱度。

总之,在进行古建筑木作工程的实践修缮工作时,要根据古建筑木作工程的保护法则,坚持古建筑木作工程修旧如旧的原则性,在修缮技术上不断结合前人的经验,完善改进,使中国的园林工程中的古建筑木作工程可以长久的保持。

参考文献:

[1]张鹏,江华蓥.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探索[J].价值工程,2012,31(24)

[2]李伯瑞.试论我国古建筑修缮中争议性问题的处理——以佛山祖庙修缮工程为例[J].古建园林技术,2011(03)

[3]张金风.砖石结构古建筑修缮中的规范应用问题[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22(02)

论文作者:宋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古建筑木作工程如何修缮分析论文_宋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