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新世纪城市的典范_南京特大城市论文

长江三角洲是新世纪城市的典范_南京特大城市论文

长三角是新世纪城市范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范例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联合国人口学家的说法,今年,2002年,人类将在不知不觉中越过一个伟大里程碑: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上六十亿人中,超过半数将居住在城市里。从2000年到2025年,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五十亿;城市居民将从占世界人口的47%上升到61%。这种爆炸式成长,绝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到了2015年,“百万人城市”,即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358座,其中亚洲将多达153座。有27座人口将达一千万以上的“大都市”,亚洲占18座。主要的挑战在新兴的爆发城市里。

一、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属性

我们在研究项目“城市未来21”中划了一个自认为十分重要的界限,分出两种发展中城市。

一种是“对付非正式超限发展的城市”。其代表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印度次大陆的很多城市、绝大部分穆斯林中东城市、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贫困城市。其特点是人口增长快捷,迁移和自然增长两方面同样厉害;而其经济严重依赖非正式行业;分困非常普遍,非正规住房区域范围很大;环境和公共卫生的基本问题突出;管理困难、问题多。在这样的城市中有一种悖论,人们仍然大量涌进这些城市来,抱着过好日子的希望,在那些城市拼命生孩子,但是他们往往受骗上当。

今天,我主要不想讲那类城市,因为中国,至少它的最发达区域,已经远远超出,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此类城市我们称为“应付奋力成长的城市”。这是中等收入迅速发展世界中特有的城市。这里,人口增长在减少,某些城市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前景,经济成长依然迅速,但是有来自其它国家的新挑战。繁荣兴旺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此外我们还分辨出第三种城市,特别具有欧洲的特征:“应付老龄化的成熟城市”。这些城市的特点是人口稳定或者下降,有老龄化和家庭裂变的挑战,经济成长和转型缓慢,社会两极分化。中国当然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但是城市的人口历史决定着,在今后三十年里,将相当迅速地向这方面移动。

自我们提出这种分类以来,我已意识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城市采取混合的状态。我怀疑,目前很多中国城市也是如此。当然,对任何城市规划专家来说,这一点并不特别令人吃惊:我们总是把它们称为多元城市,大家一贯承认,拉美和非洲城市是多元城市。的确,今天的伦敦和纽约,洛杉机和新加坡也是多元的。我相信中国华东相关城市(即长江三角洲)属于第二类区域城市。

这些城市倒有个好消息:由于都市化,人口增长势头回挫,因为人们注意到,生孩子的经济价值下跌,同时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成本高涨。这就进一步产生当头一棒的效应:相对于必须照顾的老老少少,处于工作年龄的人数激增。我们需要再插一句:只要艾滋病的灾祸不殃及他们。

好消息还没有完呢。在这些城市,从非正规经济向正规经济的伟大过渡正方兴未艾。它们对于外来投资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与发达城市相比,它们以较低工资提供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而经济上的成长,正在为耐用消费品产生庞大的国内市场,小汽车、冰箱、个人电脑等的消费者与日俱增。这是现在你们华东城市的经典处境。事实上,现在华东地区很大程度上和英国在二百年以前工业革命初期所起的作用相似。它简直就是“世界的工厂”。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外来投资总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城市,现在一些拉美和亚洲城市正在去工业化,吃了苦头才知道悔不当初。关键出路在于,要不断买进高一级的东西,迈向复杂生产层次,从粗加工到高级制造,然后进入高级服务领域。

这样一来,你们这批城市就都陷于异乎寻常的力本论状态之中,也就是产业走马灯式快捷过渡,似乎是一口气完成各个经济发展阶段。确切地说,不同阶层的人口正在通过不同的阶段,肩并肩地前进。在闹市商业区,可以看到光灿灿的新建高层写字楼,里面的全球性公司在提供高级商业服务;沿着动脉的高速公路,漂亮的郊区工厂正在大批制造消费品。而在城郊结合部,则有可怜的非正规贫民窟群,人们靠打零工,卖小玩意儿勉强度日。这些城市同时处于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政策走向一定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首先是向高级制造业,然后是向高级服务业迈进,始终占据全球性竞争的先机。像新加坡和香港就是榜样:短短35年,就从贫困城市摇身一变成为超一流发展的世界城市;它们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不止一次彻底翻新其经济,先是低级制造业,然后是高级制造业,然后变为区域服务中心。诚然,城市无法独自规定所有的必要政策:国家必须提供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但是,城市能做到的很多,尤其是给予适度的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的话;最近二十年里陆陆续续已经下放了不少自主权。当务之急,城市必须帮最贫困的公民融入主流经济和主流社会,而且这是能够办到的。

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是必须教育他们的公民,全体公民,尤其是最贫穷的。这要花钱,而他们可能没有钱。但是我们有一个方法:通过技术。

第二把重要的钥匙,是要帮助他们把住房正规化:通过公众自助,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让他们慢慢把非正规建造的区域改造成为中产阶级的居民区。在无数的拉美城市中,这种现象正方兴未艾。在很多东亚城市——香港、新加坡、汉城,方式则不同:城市自己出面,拆掉非正规居民区,提供高质量住房,先出租,再出售。我预期中国会走这条政策通道。

二、特大城市区的未来

关于特大城市区,通过分析,我们得出欧洲的例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有)有英格兰东南部,三角洲都市区和意大利北方的伦巴第地区,其它地方的例子有,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东京大阪走廊、巴西的“金三角”。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它是一种新的形式:二十至五十个城镇组成特大城市,地理上分开,但功能联网,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大城市聚集在一起,从新的功能分工汲取巨大的经济力量。这些地方既是独立实体,大部分居民在附近工作,大部分工人是本地居民,又是更大的功能城市的一部分,由密集的人流和信息流沿着汽车道、高速铁路线和电讯电缆往来而联系在一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二十世纪末的新兴城市形式,并将在二十一世纪普及。

中国已经至少拥有两个经典的特大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拥有约二千五百万人口,包含香港、广州,七个中等城市和十三个县,外加中国四个特区中的两个,深圳和珠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人口也在二千五百万以上,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和宁波,还有很多小一些的城市,是世界上六个特大城市之一。

这种特大城市是21世纪新城市的范例。它们得益于一个劳动大市场,枢纽的作用和服务的集聚。不过亚洲发展银行1997年度报告曾关注于此题目,它也提醒人们,城市组织中存在着巨大问题:没有妥善干预,解决这些问题的话,特大城市将变得空间越发拥挤,环境越发污染,生活越发不健康,价格越发昂贵,社会分化越发严重。如果外来投资受阻,将出现一个下降螺旋线:特大城市的比较优势将缩小,解决日益严重的问题的资源也会相应地减少。

亚洲开发银行建议,政府应能有所作为,从提供服务转变为便于别人提供服务,包括公私合伙制提供供水和公共交通服务,通过良好构思的战略规划,实行基础设施的逐步到位。

这些城市的成长步伐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压力,因为全球先进服务功能的增加导致租金水平的逐级升高,随之挤压其它活动。这一点在东京、香港和新加坡已有过表现,其制造业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衰退了。但是随着人们毫不留情地内迁,也给住房用地施加了压力,而把新住房的建造推向两个极端:市中心高了更高,稠密了更稠密,比如香港,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远了更远,离开城市中心达100千米,比如东京,该市政府已通过法令,要求新办公楼配居住设施。随之造成长时间坐车上下班——东京的情况每天单程长达2小时,这是城市消极面貌的经典例子。另一后果是横跨整个大都市地区的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到处蔓延,建造公共交通和规定交通限制只是杯水车薪。

这些世界上最新的大城市地区,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增长,有这样的危险哪把保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如果这样,将来肯定要感到遗憾。随着成本提高,特别是土地的成本高企,投资者完全可以扛起家伙继续上路,前往欠发达的区域。城市没有资源,也没有业务能力来解决问题。这是亚洲新特大城市的中心窘境。我对中国的特大城市摆脱这一命运是抱有希望的。

附录

根据世界城市值1-12排序的城市

A.第一位的世界城市

12:伦敦、巴黎、纽约、东京

10:芝加哥、法兰克福、香港、洛杉矶、米兰、新加坡

B.第二位的世界城市

9:旧金山、悉尼、多伦多、苏黎世

8:布鲁塞尔、马德里、墨西哥城、圣保罗

7:莫斯科、汉城

C.第三位的世界城市

6:阿姆斯特丹、波士顿、加拉加斯、达拉斯、杜塞尔多夫、日内瓦、休斯敦、雅加达、约翰内斯堡、墨尔本、大阪、布拉格、圣地亚哥、台北、华盛顿

5:曼谷、北京、罗马、斯德哥尔摩、华沙

4:亚特兰大、巴塞罗那、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布达佩斯、哥本哈根、汉堡、伊期坦布尔、吉隆坡、马尼拉、迈阿密、明尼阿波利斯。蒙特里尔、慕尼黑、上海。

标签:;  ;  ;  ;  

长江三角洲是新世纪城市的典范_南京特大城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